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茶艺:美学思想与艺术之美

中国茶艺:美学思想与艺术之美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融汇了道儒佛三教的思想。在茶事活动过程中,中国人重视精神追求,重视用心灵去体会茶之精神,使中国茶艺处处渗透着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东方圆融和谐的美学思想。3)淡泊闲适,中庸圆融淡泊闲适是中国茶人的性格特点,也是中国茶艺最重要的美学追求之一。佛家对中国茶艺的最大影响莫过于禅宗那种人人想超脱世俗困扰,使精神进入绝对自由之境界,并肯定个人生命价值的种种意念。

中国茶艺:美学思想与艺术之美

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融汇了道儒佛三教的思想。在茶事活动过程中,中国人重视精神追求,重视用心灵去体会茶之精神,使中国茶艺处处渗透着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东方圆融和谐美学思想。中国茶艺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崇尚自然、返璞归真

我国茶艺茶道与道、儒、佛三教哲学有深厚的渊源,古人认为“道”出自自然,即“道法自然”,受道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历代茶人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茶为自然之物,茶性清纯、淡雅、质朴,茶艺活动过程中,一切自然而然,毫不取巧雕饰,毫不矫揉造作,力求朴素简约,纯任心性,淡然无极,因此,“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就成为中国茶艺美学思想的核心。中国茶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主张用本地水煎本地所产之茶,如虎跑泉水泡龙井茶、谷帘泉水泡庐山云雾茶

②主张烹茶用天然之水,如泉水、雪水、雨水等。

③主张使用自然之茶。茶中不加各种化学香精香料色素,品出茶之真香本味本色。茶食茶点亦用纯自然原料加工,体现其自然淡雅之风味。

④主张用自产土制器皿烹茶。如许多民族喜欢用土陶罐煎茶,很多地方喜欢用紫砂壶泡茶。

陆游的《北岩采新茶用忘怀录中法煎饮欣然忘病之未去也》表现了我国茶人这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槐火初钻燧,松风自候汤。

携篮苔茎远,落爪雪芽长。

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

归时更清绝,竹影踏斜阳。

2)高雅脱俗,怡情悦性

中国茶艺从唐代开始就以文人雅士为主体,文人雅士群体一直对中国茶艺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文人雅士一方面追求崇高,追求浩然之气,使自己灵魂升华,追求借茶励志的操守,淡泊清尚的气度;另一方面,文人雅士们的茶事活动,文化内涵厚重,品茗时注重意境,茶具精巧典雅,气氛轻松愉悦,常和清谈、赏花、赏月、抚琴、吟诗联句、挥毫泼墨、鉴赏古董字画等相结合,深得愉情悦意、修身养性之真趣,这使中国茶艺表现出浪漫风雅、高雅脱俗、自然飘逸、怡情悦性的特点。

唐代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比较形象地表现了中国茶艺这种“高雅脱俗,怡情悦性”的风格。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www.xing528.com)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3)淡泊闲适,中庸圆融

淡泊闲适是中国茶人的性格特点,也是中国茶艺最重要的美学追求之一。茶性清净雅洁,茶的饮用也求淡,中国茶人常追求“君子之交淡如水”,追求淡泊闲适、随遇而安的生活。处人处事,追求圆融和谐的中庸之道。这种生活态度苏东坡的《人生赏心十六乐事》一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

暑至临流濯足,雨后登楼看山。

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

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乐邻吹箫。

晨兴半柱茗香,午倦一方藤枕。

开瓮勿逢陶府,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

客至汲泉煎茶,抚琴听者知意。

4)枯索静寂、悟道自省

茶之自然属性是清、静,饮茶可清心,这正是茶与佛教道教思想的切合点。佛家对中国茶艺的最大影响莫过于禅宗那种人人想超脱世俗困扰,使精神进入绝对自由之境界,并肯定个人生命价值的种种意念。例如,和尚坐禅时要求姿势端正,不偏不倚,心里高度宁静,以便与禅作心灵对话,实现顿悟成佛。赵州和尚从谂禅师(778—897年)“吃茶去”成为法门偈语,道理亦为如此。

道家与茶结缘,亦为茶可助道。汲泉煎茶,以茶助读,可使齿颊生香,飘飘欲仙,使心进入幽冥的神仙境界。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西陵道士茶歌》就体现了道士伴茶夜读,以茶助道,枯索静寂、悟道自省的情景,诗云: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城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