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的融合:理论分析与优化探讨

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的融合:理论分析与优化探讨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林崇德指出,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学科相结合,是使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经过思考,笔者认为,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存在以下三个契合点。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这一素养对学生的要求恰恰与英语的“人文性”不谋而合,都要求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具有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的融合:理论分析与优化探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教育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培养人的未来发展上。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我国教育学者给出的回答从“双基目标”到“素质教育”,再到“核心素养”,这一系列的变化体现了我国教育目标的逐步“聚焦”。林崇德指出,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成了教育热点,但是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还需要渗透到课程体系中,因此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核心素养与课程的链接。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共性与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关系。核心素养与学科相结合,是使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

英语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不仅仅是在我国,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英语学科都是最重要的学科。英语的学科特性是英语课程建设的导向,对此,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与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为了更好地推进与实施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课程建设,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有哪些契合点?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又该怎样融合?”等。经过思考,笔者认为,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存在以下三个契合点。

(一)人文底蕴与英语的“人文性”特征相契合

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仅是人们交际不可或缺的工具,更承载着传承文化的重任,这也是英语的“人文性”精髓所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的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认识并吸收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优秀文化精华,并且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培养高尚情操。由此可知,英语的“人文性”注重的是,学生能感知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文化精神与文学魅力。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对人文底蕴所包含的三个方面的解读是:“人文积淀要求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的精华有所积累与沉淀,并能掌握最基本的人文思想中的认识与实践理论方法。人文情怀要求学生将人的价值放在重要位置,珍爱生命,努力追求幸福的发展。审美情趣要求学生对艺术有一定的感知和欣赏评价能力,理解并尊重其多样性与创意表现,在生活中也能发现和创造美。”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这一素养对学生的要求恰恰与英语的“人文性”不谋而合,都要求学生具有人文精神,具有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二)英语的“语言性”是学会学习的前提(www.xing528.com)

英语是以言语(语言)为本质的包含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多元素在内的一个综合体,因此语言是英语学科的核心与本质,“语言性”是英语学科最根本的特性。简而言之,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这一素养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掌握最基本的语言,如果没有扎实牢固的语言基础,那么学习方法、态度、习惯将只是空谈。

(三)健康生活是英语“工具性”的重要体现

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包含以下三层内容:其一,英语涵盖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其二,英语是与人交流、自我表达的工具。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英语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其三,英语是传承文化、传递社会价值观的工具。而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这一素养要求学生能健康文明地生活,珍爱生命,自信自强,积极乐观。英语不仅仅教会学生语言文字、如何与人交流,更重要的是,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健康、正确的价值观正是学生健康生活的前提,因此健康生活是英语“工具性”的重要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