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摄影构成与个人风格相互促进

摄影构成与个人风格相互促进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摄影有章法可循又不拘泥于章法,构图之后,个人摄影风格的形成才真正促进了整个摄影艺术的向前发展。摄影风格就是摄影家通过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特征、艺术特点和思想境界,并由此而形成的艺术个性。摄影风格的形成必须借助摄影构成才能体现,一位优秀的摄影师必然也是能熟练运用各种构成形式的大家。遵守摄影构成规则,可以推动摄影风格的形成,而突破一定的构图形式则能促进风格的发展。

摄影构成与个人风格相互促进

摄影有章法可循又不拘泥于章法,构图之后,个人摄影风格的形成才真正促进了整个摄影艺术的向前发展。

如果说摄影构成是一种规范体系,那么各个摄影者依据摄影构图的基本规范进行创作,并不必然形成内容和形式雷同的作品。摄影者不断进行摄影实践,就有可能创作出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作品。这种特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摄影师独特的风格。

摄影风格就是摄影家通过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特征、艺术特点和思想境界,并由此而形成的艺术个性。与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相比,摄影是一个新兴艺术门类,借助近代科学技术,法国人盖尔和尼埃普斯发明了摄影术,从1839年法国政府公布其发明成果至今不过两百年。虽然仍有人认为摄影是技术而不是艺术,但摄影已经被人们广泛运用并得到了飞跃性发展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近两百年来,人们对摄影的探索孜孜不倦,摄影史上产生了不少摄影大师,也形成了许多为人称道的摄影风格。纵观古今中外摄影史,风格多样、流派繁多,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之势。从摄影诞生之初,其写实风格就凸显无疑,到后来经过创新发展,形成了诸如绘画主义摄影、印象派摄影、自然主义摄影、纯粹派摄影、新现实主义摄影、超现实主义摄影、抽象摄影、堪地摄影、达达派摄影、主观主义摄影等摄影风格。

人们的审美不会停滞不前,思维方式更是在不断更新发展,摄影风格的多样化发展有其必然性。这不仅是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以及人们需求多元的事实使然,也是拍摄者审美差异化的必然结果。外在环境和内在情感与境界的差异共同作用于摄影风格多样化的形成,不允许多样化存在,就会抹杀摄影的创造力,也会抹杀所有艺术门类的创造力。多样化风格的发展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驱动力,多样化澎湃的时期,也是艺术最为鲜活的时期。摄影师的摄影风格越鲜明、越有艺术性,其未来就越能长久、美丽以至走向永恒。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观众审美和欣赏水平日益提高,艺术也不断向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位发展,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向人们的心灵深处开掘始终是摄影风格魅力之所在。

摄影风格的形成必须借助摄影构成才能体现,一位优秀的摄影师必然也是能熟练运用各种构成形式的大家。但摄影构成是一种风格达成的手段,不是束缚。遵守摄影构成规则,可以推动摄影风格的形成,而突破一定的构图形式则能促进风格的发展。

摄影发展之初,写实性摄影占据主导地位,摄影家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摄影的纪实特性。摄影刚被引入中国时,中国摄影家也是将摄影等同于自然本身,以“高度相似性”为准,即使后来发展到画意摄影,其实也是建立在最初摄影纪实的基础之上的。纪实就是对现实生活如实地记录,然而摄影不能记录全部事实,必须有所选择,对主体凸显、陪体细节的处理、环境关系的建立等都要讲究“章法”,只有遵守章法,才能抓住决定性瞬间,从而创作出佳品。以布列松的一系列作品为例,正是因为他对构图形式的精确掌握和熟练运用,才能敏锐地抓住每一个精彩瞬间,从而铸就了他自己的摄影风格。写实摄影一直是主流且经久不衰的流派,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能够揭露现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状,具有非凡的历史价值。摄影风格因每个摄影师的审美、关注点的差异而不同,如侯登科的“麦客”等系列作品与解海龙的《大眼睛的小姑娘》等“希望工程”系列作品,同属纪实又各具特色。侯登科与解海龙相比,他对拍摄对象的选择和场景的记录都显得更为随意,而解海龙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精心选择甚至设计的结果,在摄影构图的严谨性上更下功夫。侯登科的“麦客”系列是他跟踪这一群体将近十年所得,每一幅作品都是他对这一群体真实生活状态的记录,也是他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理解。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系列作品则通过摄影激发了人们对山区贫困儿童求学困境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以及慈善事业的发展。

图4-18 侯登科:《麦客》,20世纪90年代

图4-19 解海龙:《大眼睛的小姑娘》,1991年

超现实主义摄影的兴起是摄影风格对构图形式的突破的结果,也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流派。摄影师注重挖掘新的、未被探讨过的关于人的“心灵世界”,基于一瞬间的梦幻、灵感、怪诞想法而创作出“有意思”的作品。他们并不遵循传统的构图形式、比例关系、色彩构成、光线构成等,而是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技巧达成“意识”的表达。比如他们经常利用剪刀、糨糊以及多次曝光等暗房技术作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随意堆砌、拼凑、改组画面构图,任意采用夸张、变形、象征等表现手法还原自己的想象,从而达成超现实的、抽象的艺术境界。摄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现实的真实还原或者以摄影来画意都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当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就有了更多的精力来关注自身的精神世界,对于个人心灵意志的表达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需求。超现实主义摄影正是迎合了这一趋势,其荒诞、神秘的风格让许多人看起来不知所谓,却也因为其自由、奔放的个性化色彩而吸引了不少粉丝。摄影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和各种各样的摄影艺术流派所创作出来的摄影艺术作品,使人们得到了丰富多彩的视听享受,拓展了人们的视听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王小慧,著名的旅德华人艺术家,是一位导演、建筑师作家、社会活动家,更是一名极具个性的摄影师。前德国慕尼黑市市长曾经惊叹王小慧的工作状态:“难以置信,一个人怎么能够做那么多,如果说这是六个人的话,六个人可能几十年也做不成这么多事情。”她自己说她处于“精神疯狂”的状态,外表柔弱精致,内心却十分狂野不羁。她的摄影作品风格突出,直指人的心灵,因为她所有的作品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西方的,而是她自己的。敬一丹在采访王小慧时说过一段话:“往事让小慧体会到了生活的力量,使她在艺术的道路上马不停蹄,用她的相机和笔记录下自己的一切,而这也使得她重新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家园。”王小慧的人生和艺术都是她的生命本身,正如她自己所说,她的生命是一场大的“行为艺术”。她的摄影作品中那种对生、死、爱的探索,与她的人生经历无法分割开来。“这本书我读了三遍,看一遍流一次泪。”让陈鲁豫发出如此感慨的王小慧的自传《我的视觉日记》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是一本日记,一本她对自己生命轨迹的记录,也是王小慧摄影成长史的记录。

1991年以前的王小慧,抛开时代所给予的生命磨砺之外,算得上是一帆风顺了,恢复高考之后被同济大学建筑系录取并攻读了硕士学位,正如她自己所说:“戴着同济大学的红色校徽在外面走,常会招人多看几眼,大概这个小的虚荣使得我显得如照片上那样志得意满。”[4]1986年与丈夫俞霖远赴德国留学,这五年期间,王小慧开始了旅行和摄影的生活。身边有俞霖的陪伴,爱情甜蜜,在丈夫的支持下,摄影作品集结成册,写的书也得以出版发行。这一时期她的摄影作品追求表现手法上极致的“美”,且美得富有个性,“个性的自我表达”是她这一时期的摄影风格。如她的作品《试图带走珍贵的东西》,她用烛光象征那些有形和无形的“珍贵东西”,在裸露的女性胸前造成模糊的光影效果,以传达出“珍贵的东西你带不走”的创作意图,很有创意且个性突出。

【案例精选】唯美摄影艺术的个性化表达:王小慧《试图带走珍贵的东西》

图4-20 王小慧:《试图带走珍贵的东西》,1990年

这幅《试图带走珍贵的东西》一式两帧,画面中的小女孩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胸前的烛光,烛光照映着女孩的身体,她的胸口、肩胛骨、下巴的轮廓清晰却若隐若现,极具美感。而当女孩试图移走烛光时,光和女孩清晰的轮廓瞬间被打乱,显得朦胧缥缈,完全失去了真实感。光和女孩静止的那一瞬间是最为美妙的一瞬,你无法带走。光或者女孩的美丽在那一刻缺一不可,如若没有光,就是一片黯淡;如果没有女孩,光也就失去了意义。每一瞬间的刚刚完整,任何一样珍贵的东西,你都带不走。

1991年10月,王小慧的生命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折,一场车祸带走了她最心爱的人以及她自己的健康美貌。躺在病床上已经奄奄一息的她,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相机拍下自己在病床上的样子。她既不能对准焦,也无法精确构图进行画面布局,她只是想记录下眼前这一切,真实的一切。她在生死之间的自拍照将柔弱外表之下坚强、勇敢的性情表露无遗。从这场车祸的自拍照起,王小慧的摄影风格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如果说刚开始她是个性化表达,那么现在她开始关注人实际生活中的状态了;如果说她以前追求作品的纯粹和爱,现在则开始聚焦对生命本真的探索了。她在行走中感受生活,实现着生命的意义,完成着她的艺术人生。她的艺术不再拘泥于形式上的美,而是将生活中的丑陋转化成了艺术中的“真”,由真而美。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她在经历如此创伤的时候仍然还能坚持拍照。我想换做一个男人也不见得如王小慧一般坚强。俞霖的去世夺走了她的精神支柱,也等于抽走了她的一半生命,另一半则在病床上垂死挣扎,可能面临瘫痪的危险。她也意识到她或许此生不能旅行或者拍照了,这等于是一场灭顶之灾。许多人经历这些或许会万念俱灰,哪里还能想得起拍照,想得起对自己生命的记录呢?但王小慧做到了,或许正如她自己在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相机早已经是她的器官,布满了牵动着她的神经:“相机是我的眼睛,是一个冷静客观的第三只眼,这第三只眼伴我左右,既熟悉又陌生,它旁观并记录着我的日日夜夜,我的喜怒哀乐。”正因为如此,她的作品都是她与生命的对话,衍生出了无穷的意义。

图4-21 王小慧的自拍照

自从王小慧经历了人生的巨大创伤之后,她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她用一个人的生命完成着别人几生都做不完的事。所有的时间都被工作和艺术创作填充,“累到不想吃东西只想眯一会”成了她的常态。别人称赞她的成就,惊叹于她的艺术创作,被她在极大的痛苦之中走出来的勇气所折服。在观众、朋友、镜头前,王小慧永远优雅、美丽,带着一弯浅浅的笑容。然而,大家眼里的成功真的就可以弥补她生命中曾经的缺失吗?她已经从新的恋情、新的生活、一次又一次事业的巨大成功中获得了快乐吗?这些答案都在她的作品之中。看到她的“我的孩子梦”系列作品时,没有人不为之动容。她渴望做一个妻子,做一个母亲,然而却只能在孤独里挣扎。黑暗中王小慧渴望、忧伤的眼神和俯视着她残缺不全的娃娃,传递着强烈的寒意,让人替她惋惜的同时不禁潸然泪下。

王小慧曾经在采访中表示,快乐和幸福是女人一生所求,如果要在事业和爱情之间进行选择,她认为大多数女性会舍弃事业而选择爱情。爱情破灭的王小慧并不能从事业的巨大成功里找到慰藉,于是她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快乐的来源,频繁地带着相机和笔记本远行,记录行走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没有丈夫,没有孩子,“脖子上一把钥匙,手里一只皮箱”便是王小慧的家。王小慧的旅行并不是出去透透风或到此一游而已。她的相机作为她的眼睛而存在,她用她的眼睛寻找着全世界各种各样的人的眼睛。“所有人物都直接面对照相机镜头,每一次对话可能都是毫无准备的,但是快门声响起的那一瞬间,拍摄者和被摄者同时处于一种最为自然的状态中。”这种面对面的直接对视,让王小慧的人像摄影真实而美丽,每一幅照片都有直指人心灵的部分,或善良,或淳朴,或坚毅,或迷惑,或失望,或恐惧,使她的镜头下的所有作品都鲜活起来,都有了王小慧自己对命运进行探索的痕迹。“我也愿意用相机去触摸我想触摸的人,以至于他的灵魂,我不愿冷眼看世界。”她相信拍摄对人的抚摸是一种温柔,并由于这种温柔才赢得了被摄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图4-22 王小慧:《我的孩子梦》

图4-23 王小慧:“从眼睛到眼睛”系列作品

“从眼睛到眼睛”这一系列照片的拍摄是王小慧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人及其经历的关注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她的作品在这个阶段,对于美的定义彻底摆脱了形式的束缚,完全追求“真实自然”,她只关注人的眼睛里所传递出来的本质的人性之光。

王小慧镜头下的花是抽象摄影的一个典型代表。把花和性建立联系并不是王小慧的发明,之所以她的作品能够出彩,除了她简约、通透的摄影风格之外,更重要的是她把对“性”的理解融入其中:如果没有精神世界的融合,就不会有身体上的亲密接触。“性”之所以是美好的,是因为它如同花儿一般富有灵性。《花之性》《花之灵》拍的是一朵马蒂莲,从构图的角度来看,她的拍摄手法和用光都平淡无奇,真正的魅力在于她的视角,用花探索“性”,由此可见王小慧的奇巧心思。王小慧才华出众,相貌出彩,追求者如云,然而在俞霖去世之后,她没有再婚,她有新的男朋友,也会与他人共进晚餐。在男女关系以及对“性”的理解上,王小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知,并且将自己的这份感知融入作品之中。

(www.xing528.com)

图4-24 王小慧:《花之性》

图4-25 王小慧:《花之灵》

花卉是“女性”的代表,许多女性摄影家都会通过花卉摄影来表达女性的特性,并要求社会重视、理解女性。王小慧拍摄花卉不仅出于对女性地位的呼唤,而且融入了她自己对女性的认知。她并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就是她自己,她运用独特的视角,把对花卉等事物的感受借用自己的艺术创作手段表现出来。她的“花之性”系列的观念摄影,将花作为一个符号,利用花瓣的形态和意象来隐喻女性的性器官。由于花卉本身的柔软温和质地,使得观者在看到这些摄影作品时,第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花朵的柔美与质感,而王小慧借助艺术创作,在其作品中除了传递出女性的柔美之外,还将花瓣与植物自身的毛刺结合到一起进行摄影构图,使人们立马联想到性器官,给人以更真实的视觉刺激。

王小慧的摄影风格就是她生命风格的体现,她通过记录自己的生命和对生命的感悟建立起自己的艺术体系。她所探讨的关于生、死、爱的话题,都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叩击着人们的心灵。她用镜头记录每一个真实而生动的人像,拍摄他们的眼睛,似乎从他们的眼睛里可以看到他们生命的轨迹。她拍摄花卉,通过花卉探讨女性的美;她拍摄人体、泰国的妓女来探讨两性关系和生命的意义。正是因为没有人知道自己未来的生命将通往哪里,将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开启怎样的旅程,正是因为“生命的意义”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才使得王小慧的摄影作品为人所称道。因为她不仅看到了自己的命运,更关注别人的命运,既有知名演员、主持人、企业家、银行家、政府官员,也有街头的乞丐、妓女、贫困儿童。冯骥才评价王小慧及其作品的一段话非常准确:“这些美好瞬间的真爱,不期而遇的欢愉,还有淡淡的惋惜,构成一种低调的人生诗,一种又苦又美的心境,一种抓住感动了她的事物便牢牢不放而刻骨铭心的气质,这是好的作品,其实也是她自己。”

许多一生致力于拍摄某一种摄影类型的摄影师,比如焦波,他把艺术之根深深地扎在了自己生长的那片土地、村庄,在大量的乡村摄影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焦波的代表摄影作品集《俺爹俺娘》感人肺腑,其中任何一幅作品都会催人泪下。“孝”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德行,焦波拍摄了大量父母的照片和视频,希望通过摄影的方式将父母永远留在身边。他把“孝”的伦理价值观融入照片中,叩击了所有人心灵最为柔软的部分。焦波的摄影实践也是极为成功的典范。他的作品是内部形式的变化,他把对父母的拍摄不断深入,使照片更加细致、富有表现力。但与摄影师焦波不同,王小慧摄影风格在形式上并不是固定的,把她归结为抽象派摄影师、纪实派摄影师都不足以概括她的摄影生涯。她最大的特点是将摄影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紧密结合,将自己的生命融入艺术,使得艺术的风格随着生命的历程而发生变化,她的这种变化属于外部风格的变换。

真正好的摄影作品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开掘出新的意义,比如布列松作品的历史价值。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视觉震撼,许多摄影师穷其一生追逐摄影形式的极致表达,为摄影器材所绑架。同时,利用科技软件不断组合、剪辑出华丽而炫酷的照片的哗众取宠现象也非常多,各大网站流出的所谓“最”作品到底算不算别具风味的特点,是不是独特的摄影风格,还有待考量。有血有肉的优秀作品会自己说话,是不是“超华丽”“超古典”“超震撼”,并不能凭网站或者杂志社一句简单的标语来断定,而是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才能加以确认。

【案例精选】华丽经得起考验: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与象共舞》

图4-26 〔美〕理查德·阿维顿(Richard Avedon):《与象共舞》(Dovima with Elephants),1955

刊登在《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杂志(1955年8月号)上,由阿维顿所拍摄的黑白时装摄影作品《与象共舞》(图4-26)中,朵薇玛穿着1955年款迪奥晚装,在一群大象中间优雅转身。这张照片足够华丽、经典,数十年以来都魅力十足。朵薇玛在阿维顿的镜头下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灵,优雅而尊贵地在大自然中舞蹈,她不仅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的女性魅力,也成为美丽的典范。除此之外,因为照片的构思和照片所传达的“人与自然、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也使这幅照片的华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幅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拍摄者——美国著名摄影师理查德·阿维顿(1923-2004),他的职业生涯被苏珊·桑塔格列为“上个世纪职业摄影的典范之一”。阿维顿的摄影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特色:他的拍摄对象都是摆拍的,被置于画面的最前方,背景是白色或深深浅浅的灰。他从来不使用自然光源,也不喜欢影子,他想方设法避免闪光灯打亮时在背景板上留下阴影。他也从来不试图掩饰人物的生理缺陷,皱纹、眼袋、疤痕在画面上很显眼,但就是这种不太有诱惑力的真实面貌,比完美更引起了观者的兴趣。

摄影风格能够经久不衰的那些流派,在某种程度上,其主题的表达一定程度上都会关注人类命运,关注人类精神与物质世界,关注公众议题,这是摄影的人文主义关怀。

如果我们把摄影放回到一个大的社会历史框架中去看,被人们广为传颂和记忆的照片有哪些?是那些运用了无数高科技和创作手法的摄影艺术作品吗?根本不是。没有摄影专业训练的人们永远也不会分析一张照片的艺术价值到底有多大,因为这和普通大众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人们之所以会一直记得罗伯特·卡帕、尤金·史密斯等人的作品,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中都承载了满满的人文主义关怀。他们的作品见证了人性的光辉,也见证了人类在苦难面前的勇敢和不放弃,他们的作品正是因为摄影师的人文主义情怀而拥有恒久魅力。

有人说纪实摄影是所有摄影样式中最具知识分子品格的摄影。为什么?就是因为纪实摄影饱含着人文主义关怀。知识分子是什么样的人群?是那些为了社会和谐而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身体力行、身先士卒的人。摄影风格无论如何变化莫测,都不离其宗,摄影必须有所思考,有着摄影家的情感和意识承载。有思想、有主张、有批判性,思考社会历史并且提升自己和他人公民人格,才是某一种摄影风格得以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其审美诉求也在不断扩展,摄影的纪实、画意或者抽象等形式的丰富多样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期待。人们对精神世界和自身心灵的关注度的提升,也决定了摄影风格最终都将走向人的内心,关注人的生命议题,关注人的心灵体验。摄影一直以来都是摄影师的情感表达,是摄影师的文化和情感的表现,是基于个人拍摄的一种感悟。一个摄影师的作品能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能不能将大众的情感通过手中的镜头传递出来,是时代更迭却恒久不变的衡量标准。镜头本身不会发声,但通过摄影师的操作却能在一瞬间为大众传递多种内涵,例如一种信息、一种气质、一种关怀、一种情绪等。

图4-27 崔岫闻:《天使》组图,2006年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女性的生活状态是否因为女性“解放”而变得更好,是否真的因为撑起了半边天而幸福?崔岫闻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对现代女性的情感、精神状态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崔岫闻对其作品作了一段这样的自述:

一个类似幻觉中的情节,也许铭刻一生!她是一个十三岁半的小孕妇,陷在夜晚的泥泞当中,不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等待命运的救助。这是一个场景,要用真实来还原,要用艺术手段来完成或升华。她不断地复制自己,或者说是繁衍自己。在她自己的周围,用各种姿势、各种方式。这个作品我试图不讲意义和为什么做这件作品或如何产生这件作品的。因为追问意义是最没有意义的一件事,在我看来。探究原因也不过是一个心理上的梳理过程而已,这可以写成日记。有关这个作品我只能说:我是一个中国艺术家,在我三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中,我所感受和经历的一切,通过艺术的方式而转换出的视觉图像就是这样的。

崔岫闻的自述很好地诠释了摄影直指内心的情感诉求。在“天使”系列摄影作品中,她尝试以新的媒介和方法去丰富和完善它,一个少女的形象不断地出现,并且以克隆的形式布满整个图像的空间。作品中未成年少女的天真气质、稚嫩的脸庞、成熟的身体以及看似不经意中显露出的性感诱惑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和视觉的反差。

技术的进步推动着摄影风格的发展,摄影是科技与艺术的集合体,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摄影领域都被明确地体现出来。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摄影的领域急速扩张,人们不再满足于模仿绘画的精心构图方式。拍摄速度提高后,可供拍摄的对象增多了,拍下一张清晰的照片变得很容易。相机的体积越来越小,但使得可拍摄的空间越来越大。摄影基于技术而发展起来,但又绝不是技术的附属品。摄影同样作为艺术而存在,好的艺术尤其具有时代和历史价值。

【案例精选】摄影的时代与历史价值:布列松《苦难的眼睛》《科技展览馆观影的群众》

图4-28 〔美〕布列松:《苦难的眼睛》,1948年,南京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拍摄了大量反映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的照片。在《苦难的眼睛》中,一个愁容满面的男孩正在排队买米,这是布列松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的。看到照片的第一眼,你就无法避开这个男孩的眼睛,你会不由自主地被他的忧伤所感染。布列松“信手拈来”定格了这一瞬间。这张照片饱含着他对战火中中国苦难民众的认知。1958年,布列松曾再次来华摄影采访,拍下了当时北京科技展览馆里观看电视的观众。他们在布列松的镜头下好奇而又精神专注。照片中人们的精神状态与前一幅的愁苦面容截然不同,有鲜明的反差。他这两个“决定性瞬间”的选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和历史价值。布列松说:“我感到最大的愉快,就是别人看了我的作品而感到真实。”

图4-29 〔美〕布列松:《科技展览馆观影的群众》,1958年,北京

一个摄影师要拍摄出具备时代和历史价值的作品,就必须学会对当下的社会环境进行真实还原。真实的实现,需要摄影师有一颗对时代极其敏感的心,能够准确判断作品中所选择的表现元素,可以非常准确地体现当下的时代特征,同时对于社会形势、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非常清醒的预判。摄影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对现实生活的记录。纪实摄影作品必须对时代性、历史性有所体现,这样才能被视为是合格的摄影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