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花雅之争:北管的崛起与文化碰撞

花雅之争:北管的崛起与文化碰撞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花雅之争是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沿袭了历来封建统治者分乐舞为雅俗两部的旧例,具有崇雅抑俗的倾向。花雅之争并不是匀速发展的,它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花部戏曲和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戏曲开始的第一回合较量发生于康熙初年。花雅的第二次交锋在乾隆中叶,这次是京腔秦腔之争。虽然皇室竭力地扶持昆剧,但是在花雅之争的长期拉锯战中,昆剧日衰已无可阻挡。

花雅之争:北管的崛起与文化碰撞

花雅之争是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花部和雅部之间的竞争,沿袭了历来封建统治者分乐舞为雅俗两部的旧例,具有崇雅抑俗的倾向。所谓雅,就是正的意思,即奉昆曲为雅乐正声;雅部就是昆腔。所谓花,就是杂,言其声腔花杂不纯,多为野调俗曲。故花部诸腔戏,又有“乱弹”的称谓,曾长期受到上层社会、士大夫的歧视而登不了“大雅之堂”。雅部与花部的划分,对戏曲声腔有明显的褒贬评价,是古代封建正统的“雅”“俗”观念对戏曲认识上的具体表现,所以戏曲史中把此时期“花部”诸腔和昆曲争夺剧坛地位的历史称为“花雅之争”。

花雅之争并不是匀速发展的,它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花部戏曲和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戏曲开始的第一回合较量发生于康熙初年。江西境内的弋阳腔进入北京演出,为了适合北京观众的口味而改用北方的方言演唱,这样就形成新的声腔,因其高亢挺拔,称为“高腔”,又称“京腔”。技艺高超的高腔与昆曲在争胜中取得优势,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进入宫廷,改变了昆曲在京城一花独秀的局面。

花雅的第二次交锋在乾隆中叶,这次是京腔秦腔之争。乾隆四十四年(1779),秦腔表演艺术大师魏长生进京,与昆、高二腔争胜,轰动京师,大有压倒后二者的势头,占取上风,一时间万人空巷前往看魏,以致“歌闻昆曲,辄哄然散去”。清廷出面,屡贴告示,禁止演出,魏长生被迫离京南下。不管怎么说,魏长生进京的演出扩大了秦腔的影响。(www.xing528.com)

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花部取得最终胜利。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帝八十大寿,高朗亭率徽班来京演出,以安庆花部,合京(即高腔)、秦二腔,组成三庆班,接着又有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即著名的四大徽班晋京,把二簧调带入北京,与京、秦、昆合演,形成南腔北调汇集一城的奇特景观。

虽然皇室竭力地扶持昆剧,但是在花雅之争的长期拉锯战中,昆剧日衰已无可阻挡。几经较量,花部诸腔终以“其文直质”“其音慷慨”的优势取代雅部昆曲王者地位,但是由于各种地方戏聚集北京等大城市,文化交流频繁,各种花部之间互相吸取经验,花部和雅部之间在竞争的同时也互相吸取经验。明朝后期到清代前期昆曲与弋阳腔相争相持的现象和乾隆末年徽班进京更是导致近代京剧诞生。

当这些花部戏曲在全国范围内漫延时,它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先后传入福建,此一时期也是福建北管的成熟期,在各地竞相上演,如康熙二十五年(1686)福州演出《邯郸梦》,嘉庆二十二年(1817)福州演出《绣襦记》,同治年间莆田演出《桃花扇》,光绪年间闽南戏班演出《百里奚》《蔡伯喈》,清末福州演出《紫玉钗》,泉州曾演出《桃花扇》,莆田曾演出《苏秦》(时间皆不详)……京剧及其他乱弹几成天下。从福建演出昆曲衰退的现象也可以看出清乾隆以后,整个大环境不利于昆曲发展的事实,但毕竟是曾极具影响力的剧种,因此在以花部乱弹为主的闽台北管中,又见到雅部昆腔的身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