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赵家堡北管调查:赵氏后裔与北管的深厚渊源

赵家堡北管调查:赵氏后裔与北管的深厚渊源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家堡同时有南管和北管。赵甚水、赵中壬兄弟是赵氏第三十世世孙,赵甚水在民国时期曾任赵家堡甲长,平日从事木匠工作,赵中壬则务农。至少在陈松民的调查中,北管已使用皮黄唱腔而没有宋元南戏剧目了。另,赵家堡的《将军令》《满天星》在台湾北管的弦谱中可见曲牌名,《牡丹花》则在台湾细曲中可看到。

赵家堡北管调查:赵氏后裔与北管的深厚渊源

图3-26 赵家堡族谱 摄于2013年

这座绵延四百年后的“宋城”“闽南小汴京”,不仅保留着相当完整的原型风貌,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仍保留着宫廷官邸的宴乐及歌舞戏曲。即便流落他乡,在礼仪上仍保持着皇室的威严:每逢节庆或神诞,在赵氏府第门前便搭起八景图的屏风。屏风由十二片画有各种鸟兽、人物舞蹈图案的木板组成,每片高一丈、宽二尺,两旁上下有两个勾环可相互连结,最后用绳子串成一围古色古香壮丽可观的宫廷屏风,在屏风前摆上香案桌椅,围成一圈,赏歌听曲。赵家堡同时有南管和北管。南管包括用闽南方言演唱的芗剧、大车鼓、竹马戏。显然,是赵氏皇族入乡随俗后形成的。北管有两种,一种是北管清唱,属于戏曲类,用官话唱西皮二簧,因无表演而称为清唱。分文武场,使用的乐器京胡(俗称头手)、短柄月琴(俗称北弦)、壳子弦、板鼓、板、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响盏、钟等打击乐器。有时也唱昆曲,另加两支唢呐、笛。另一种是器乐合奏“六音”,使用乐器有二支大唢呐、扁鼓、小钹、钟、双音云锣打击乐等。偶尔也穿上戏服带化妆,在城中府第门前大石埕上表演。赵甚水、赵中壬兄弟是赵氏第三十世世孙,赵甚水在民国时期曾任赵家堡甲长,平日从事木匠工作,赵中壬则务农。兄弟俩在乐队中从事后场演奏,据赵氏兄弟和其他皇族后裔生前回忆,赵家堡里的歌舞活动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按说宋氏宗室应蓄养着唱南戏的小梨园班,据史记所载,在元兵的步步紧逼下,南宋建炎三年(1129)的冬天,宋高宗赵构大笔一挥,签下一纸调令,让赵匡胤七世孙赵子侁、赵子镠等赵宋宗室349人从临安杭州移居繁华的泉州城,管理皇族宗室事务的“南外宗正司”也随之迁到泉州。从绍定五年(1232)至景炎元年(1276)的45年中,逃往泉州南外宗正司的宗室多达3200余人。南迁泉州的宋室也带来中原的宫廷文化,不少宗室随带戏子家班以及永嘉杂剧等,在家中大肆演戏歌舞,以供娱乐,每逢宴集必招集伎乐。戏子家班多由童龄男女组成,被称为“戏仔”,又叫“七子班”。有些家班流散民间,与下南戏、上路戏同时存在,互相影响,又逐步演化为梨园戏,“七子班”也因此称为“小梨园”。据称过去戏班每次出演,为显示其来头比民间戏班高过一头的尊荣与气派,都要打三层凉伞,担两盏大红灯,一书“翰林院”,一书“××梨园班”,还得鸣锣开道。挑戏箱的扁担也要雕龙头凤尾,俨如官宦出巡,甚是威风而庄重。

图3-27 赵家堡戏班现年纪最大的艺人赵蓝叶

摄于2014年

这一支逃往漳州赵家堡的皇脉宗室是否也有随带这种小梨园班呢,现在不得而知。或许有也或许在仓促之间并没有随带戏班,后来的戏班不过是安定下来后在民间重新组建的。陈松民于20世纪80年代多次深入赵家堡,收集到赵甚水保存的一本祖辈传下来的六音工尺谱,其中有《牡丹花》《火石榴》《普庵咒》《朱罗儿》《六母令》《福连串》《上酒楼》《将军令》《满天星》等几十首曲牌,这些曲牌多见于宋朝民间音乐。宋朝开始宫廷乐开始逐渐转向市民,如果说宋代前的中国音乐史是宫廷音乐史,宋以后事实上已成为市民音乐史。虽然北宋立国之初,也如前代帝王一般,积极进行礼乐制度的建设,尤其强调雅乐的规范性,但也改变不了民间俗乐形态成为社会音乐生活的主流形态的事实。到了南宋,随着宫廷音乐机构时废时复,宫廷雅乐衰微,市民音乐发展,百乐兴起,娱乐场所由宫廷为主转以“瓦舍”“勾栏”为主,“耍闹去处,通宵不辍”。社会音乐生活十分丰富,有民间音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宋代的乐人拥有更多的人身自由,经济上也相对独立,他们走入瓦舍、勾栏进行商业演出,靠演出收入维持生活。宫廷乐人流入民间,实现“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互通。反之,宫廷所用乐工多采用“和雇”形式,乐人来自民间居多,到宫廷教习15~20天即用,更使得上流社会所谓的雅文化与民间音乐进一步融合,故当代最早的赵家堡戏班即使属于“小梨园”,也已经民间化了,特别随着赵室皇族的一路流亡颠沛,宫廷的戏班也早已融入民间艺人,上述保留的曲牌便可证明。至少在陈松民的调查中,北管已使用皮黄唱腔而没有宋元南戏剧目了。(www.xing528.com)

图3-28 赵氏祠堂前的戏台如今芳草凄凄 摄于2014年

今天,当我们早次踏上这块古老而充满传奇的皇家城堡时,时光更替,景物依旧,赵氏家族年轻一代多以搬离城堡,当年的老艺人也多半过世,赵家城堡内仍有一个赵姓后裔组织着一队戏班,奏八音或六音,以丧事或神诞庆典为主要商业活动,其六音使用的乐器为两支大唢呐、一面大鼓、一副钹、一个东锣和一个小锣,而八音则加铜锣、三弦和大广大弦三样乐器,主要以唢呐吹奏,锣鼓合拍的节奏为表现内容,祖宗留下的歌乐几无存留,仅余下其中的打击乐部分的锣鼓点,可安慰的是仍保留着宋元南戏以锣、鼓动、吹为主要乐器的遗制。该班社中最年长的艺人赵蓝叶已82高龄,不到10岁便开始学艺,曾与赵甚水、赵中壬同戏班。称习得曲目均为跟学而来的,共30余首,但至于吹奏什么曲牌并说不出来,因不识字,更无工尺谱留下,遗憾的是,当我们采访过赵蓝叶不久,便获悉赵蓝叶老人已过世。因没有乐谱,故难以简单判断曲目的性质,以赵家堡北管《普安咒》为例,考其历史,通常被认为是由南宋著名禅师普庵创作的佛家音乐,实际上因为宋代禅学文化的广泛影响,它广布于民间乐社之中成为常常演奏的曲牌之一。明代古谱《三教同声》采用流行的佛教音调首次将《普庵咒》以器乐曲的形式体现,后来的吹打乐、丝竹乐、昆曲、宫廷音乐等乐种中,这一曲牌得到广泛应用与传播。台湾北管的唱曲、牌子鼓吹乐和丝竹弦谱中都有,并且同一类型同一曲牌的作品便有不同旋律。如同属于牌子鼓吹乐的《普安咒》即为单曲联章,由母身、清、赞三部分构成,如图3-29。台湾北管弦谱中《普安咒》也有三首不同音乐形态,至于赵家堡《普安咒》属于哪种音乐形态,旋律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核查。漳浦杜浔唱外江戏的杜海通老人回忆,50年代县里组织汇演,赵家堡北管也独立组队参加,他们唱奏的风格与汉剧完全不一样,但旋律十分优美。另,赵家堡的《将军令》《满天星》在台湾北管的弦谱中可见曲牌名,《牡丹花》则在台湾细曲中可看到。又从早期使用的乐器看,也与台湾北管中大部分相近,由此初步断定其曲牌与台湾北管有一定关联。

图3-29 台湾北管《普安咒》谱式[51]

还有一个重要线索,赵氏家族在闽南泉州和漳州的两支血脉都先后辗转到台湾并生息繁衍下来。赵家堡赵室于清乾嘉年间随漳州乡人渡海至台湾及金门开垦谋生,后来在桃园大溪埔顶置田,集合族人创立赵鳌峰公号,建有台湾赵家堡[52]。泉州赵氏血脉,即宋太祖赵匡胤17世孙,则在更早的宋末元初,为避元兵追杀,再度从泉州一路迁至金门、澎湖、苗粟、台北,不断枝繁叶茂起来。因此,这些当年皇氏后裔享有的莺歌燕舞随着赵氏皇族传至台湾,与闽南其他汉人所建立的北管融为一体也是有可能的事情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