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器乐类:风靡台湾的北管鼓吹乐

器乐类:风靡台湾的北管鼓吹乐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牌子的乐曲组成有联套、单曲联奏及单曲等类型。这类牌子合奏使用的乐器主要以大唢呐、小唢呐小鼓、通鼓、响盏、锣、大抄、小抄乐器,音响透亮、锣鼓喧天,大凡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庙会活动、戏棚搬演、日常娱乐等都需要鼓吹乐的热闹场景,在台湾鼓吹乐是最为人熟知的北管类型。

器乐类:风靡台湾的北管鼓吹乐

北管器乐合奏数量众多,这些器乐曲音响透亮、锣鼓喧天,大凡宗教仪式、庙会活动、戏棚搬演、日常娱乐等都需要鼓吹乐的热闹场景,广泛运用于音乐演出、宗教仪式、婚丧嫁娶、传统戏曲及各种民俗活动,它也经常用于道教仪式中作为开始科仪延香的过场音乐,有些音乐部分至今表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包括两种形态,一种属于鼓吹类的器乐合奏,另一类是丝竹类的器乐合奏。

(一)鼓吹乐

即以大唢呐、小唢呐(也称嗳仔,俗称小吹)、小鼓、通鼓、响盏、锣、大抄、小抄乐器等组成的器乐合奏曲,其牌名多见于宋元时期的南戏与北剧。有文献可征者,宋度宗咸淳间(1265—1294)已流传至杭州和江西南丰,江苏吴中也约在其时。从宋朝理学代表人物朱熹、陈淳、真德秀等人的禁戏资料推测,福建莆田地区和泉州、漳州等闽南一带也应当在光宗朝就流入戏文,其永嘉腔调也被当地“土腔”所替代,而形成莆腔戏文、泉腔戏文。宋宁宗嘉定九年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金迁都于汴京(今开封),北剧逐渐代替南戏,宋祥兴二年(1279)北统一后,随着元朝政治力量南下,北剧很快传播至南方,即徐渭所言:“元初,北方杂剧流入南徼,一时靡向风。”[27]

台湾,鼓吹乐称为牌子(pai5-chi2),艺人的手抄本中多写成“排子”,曲牌名也多见于元明时期的南曲或北曲,如《一江风》《新水令》《沽美酒》《步步娇》《折桂令》《江水儿》《侥侥令》《水仙子》《山坡羊》《天下乐》《普天乐》《画眉序》《下山虎》《玉如意》《火葫芦》《梁州序》《金孔雀》等。这些牌子的乐曲组成有联套、单曲联奏及单曲等类型。这类牌子合奏使用的乐器主要以大唢呐、小唢呐(也称嗳仔,俗称小吹)小鼓、通鼓、响盏、锣、大抄、小抄乐器,音响透亮、锣鼓喧天,大凡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庙会活动、戏棚搬演、日常娱乐等都需要鼓吹乐的热闹场景,在台湾鼓吹乐是最为人熟知的北管类型。但对于不以其为职业的北管子弟而言,学唱曲永远比学鼓吹来得高尚、体面。在他们看来,拥有丰富的曲目也容易让人称道,鼓吹只是闲暇之余的简单娱乐,在例行的馆阁活动中不过是排场前的热身,其地位远不及戏曲及细曲的演唱。共属于北管的四平戏之所以消失后仍留下四平锣鼓响彻云霄,也是源于其喧嚣的音响在人们生活中的需求性。它是从四平戏用在点将、交战、下船、结婚拜堂等场面的锣鼓击乐和唢呐曲,抽取出来成为独立吹打乐合奏,早期配合四平戏剧情和表演,按曲目分成套,每套相当于一回戏文。后逐渐形成四平锣鼓队。

闽粤外江戏、正字戏、西秦戏、赵家堡锣鼓队等作为北管的一部分,也存在大量的锣鼓经。(www.xing528.com)

(二)丝竹乐

丝竹音乐在我国的流播传承历史十分久远,《周礼·春宫》一书中就有“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记载;《晋书·乐志》中也有“丝竹更相知”的说法。以丝竹乐器构成的合奏形式在闽台多数北管中存在。如广东汕尾一带西秦戏的“文畔”、闽粤汉剧的文场乐器、漳州南词的十全腔、泉州北管中的谱、台湾北管中的弦谱(hian5-aghoo2ghoo2)等。丝竹乐曲可以独立演奏,也可作为歌唱或戏曲的伴奏或场景音乐。

根据乐曲组成的不同,可分为联章和单章两类,联章是由若干乐段组成,演奏时从头至尾不停顿,其单位称之为“套”,不同馆阁间的乐章安排方式不尽相同,如台湾北管《上四套》,鹿港黄种煦、台中馀乐轩、彰化集乐轩等馆阁的演奏顺序皆为《醉扶登楼》→《满堂红》→《梅雀争春》→《大八板》,而台北新店广明轩则为《将军令》→《百花串》→《令尾》→《大八板》等联章。单章弦谱由单一乐曲组成,多数弦谱属于此类,艺人多称“串”,代表性的曲目有《一支草》《一江风》《一年春》《一枝花》《一支香》《一支梅》《一条根》《一粒星》《一粒珠》《一串莲》《七寸莲》《七句诗》《七星剑》《二音》《二锦》《大八板》《八板头》《寄生草》《将军令》《百家春》《千里怨》《大开门》《小开门》《天下乐》《朝天子》《到春来》《水底鱼》《剪剪花》《寒江月》《雁落平沙》《平湖秋月》《雨打芭蕉》等。

丝竹合奏乐队编制弹性较大,以提弦(壳子弦)或京胡为领奏乐器。曲目数量较多,源流也较多元,吸收了多种民间小调和广东音乐,因具有共同的源流所以闽台多乐种北管之间有许多共同的曲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