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闽南族群在东南亚的移居历程

闽南族群在东南亚的移居历程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闽南人的移民史看,其迁往东南亚的时间并不晚于迁往台湾,闽南移居海外的人数位居华人首位,特别以泉州、漳州、永春人居多。以至于在相当长时期内,东南亚的“福建人”就是闽南人的代称。宋元以降,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经商、无地农民、破产、手工业者纷纷搭乘商船,流入东南亚各地,不少人以经商为主,并因此殷富。

闽南族群在东南亚的移居历程

闽南人移民史看,其迁往东南亚的时间并不晚于迁往台湾,闽南移居海外的人数位居华人首位,特别以泉州、漳州、永春人居多。以至于在相当长时期内,东南亚的“福建人”就是闽南人的代称。“闽南籍华侨不仅出国最早,而且还占闽籍华侨的多数……闽南帮处于领导地位”[42]。虽然东南亚各民族杂居,文化背景复杂,语言种类繁多,但那里的华人社区中,长期以来最通行的语言就是闽南话,其通行程度甚至远远超过“普通话”,就连闽东人、莆仙人、客家人,也大多兼通闽南话,这种语言的通用性与权威性俨然使人们认为闽南话就是福建话,福建话就是闽南话。可见,语言对人类思维起制约作用,是确认同一文化的决定因素。闽南人把家乡的信仰、语言、文化、民俗带到东南亚,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濒临大海,与南洋海路相通的天然地理,为闽南人迁居南洋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形成了持续不断的海外移民过程。至迟在唐代,就有泉州地区的商人前往东南亚经商,并留居当地。宋元以降,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经商、无地农民、破产、手工业者纷纷搭乘商船,流入东南亚各地,不少人以经商为主,并因此殷富。明朝自朱棣即皇帝位后,国力强盛,造船及航海事业发达。明成祖决定派内官郑和率领舟师出使南洋、西洋。郑和下西洋从明永乐三年(1405)开始,至宣德八年(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历访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沿岸(包括东非)30多个国家。由于福建造船及航海事业发达,郑和常在闽逗留,督促造船,曾在闽南一带招募大批熟练水手及各种工作人员,便有不少应募者随船队出国而久居不归。郑和船队还调集驻福建卫所的军弁随舰出洋,郑和每次出使所带大批珍奇及中国瓷器、丝绸等名产,其中有不少货物在福建置办,因此刺激了福建商品经济发展,一批商人冒充水手、兵弁混迹船队出洋,流寓东南亚各国,成为这些国家的华侨。这些留居马来半岛、印尼、爪哇等地的华人,为多音乐或剧种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例如印尼的甘邦音乐,是由爪哇佳美兰音乐中的木琴与中国的扬琴二胡、月琴、笛子和铜锣等组成,其音乐名目繁多,有“爪哇佳美兰”、“巴厘佳美兰”、“巽他佳美兰”、“苏门答腊佳美兰”等之分,音阶也有“斯伦德罗”五声音阶和“佩洛格”七声音阶之分,据印度尼西亚的苏塔尔托分析认为,“斯伦德罗“五声音阶可能起源于中国民族五声调式音阶。

嘉靖末年后,漳州月港成为远东著名的海贸中心,“每岁孟夏以后,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弊大洋而下,而台、温、汀、漳诸处海贾往往相追逐,出入蛟门中”,“闽广之地,富商远贾,帆樯如栉,物化繁浩,应无虚日”[43]。商品输出输出,为福建带来巨额利润,白银成为明清主要货币,《广东新语》记载:“用银始于闽粤,以其地坑冶而海舶利耳。”[44]白银的存储,极大地满足了社会经济进步对货币增量的需求,有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大部分流入闽南,“东洋吕宋,地无他产,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即有货亦无几。”康熙四十二年(1703)准商船出洋用双桅,华侨出国有了合法的运输工具,于是“漳泉商人贸易东南洋者,逐年而多”。(www.xing528.com)

如果说,鸦片战争以前闽南人对外移民的主要目的地是台湾,此后对外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便是东南亚。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割占台湾,沿海人民前往台湾的去路被堵住了,他们不得不向南洋各地谋生,寻求生路。南安县丰州《陈氏族谱》的记载这一情况:“昔者每渡台湾,或在福州,近者割让,省会肃杀,乡之族人,变更计划,纷赴小吕宋各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夕,闽南人除了继续来到传统的移居地菲律宾群岛、马来西亚半岛及印尼等地外,还将移居地扩大到北婆罗洲、暹罗、柬埔寨、越南等地。鸦片战争以后,闽南人移民东南亚进入高潮,福建省年均出国人数从1841—1875年的1.5万人增加到1896—1900年的7万人。[45]1893年,清政府正式废除海禁,中国国门彻底被打开,时值东南亚经济进入全面开发时期,以潮州和闽人为主的华侨蜂拥而至,再次掀起继移居台湾之后的移居东南亚热潮。据统计,明末清初,南洋华侨总数约10万人,闽人则占70%~80%,这里所讲的闽人实际上指闽南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洋各地的闽籍华侨社会都相继形成。闽南人将闽南文化带到东南亚各国,至今都是联结着祖国与游子情丝的纽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