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浸润文学修养的课堂展示交流途径,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构建浸润文学修养的课堂展示交流途径,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学习展示交流的舞台。课堂活动的期盼的“磁场”吸引力愈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干劲越足。抢答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所有的知识都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获得的,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展示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调动学生参与校本读本研修的积极性,构建浸润文学修养的磁场。

构建浸润文学修养的课堂展示交流途径,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学习展示交流的舞台。课堂活动的期盼的“磁场”吸引力愈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干劲越足。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知识让学生去探究,方法让学生去寻找,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语文教学实施或贯彻实践性原则,必须确认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必须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获得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的机会。”[2]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自主的发展。如在教学《修觉诗碑与十四行诗》时,笔者设计了丰富多彩课堂活动。有抢答,如:(1)“新津”地名的由来。(2)“杜甫诗碑”在哪里?(3)有哪些历史文化名人到过新津,并为新津题过诗?(4)《五津风物》中记载的新津内的十二处自然人文景点有哪些?……学生反应敏捷,踊跃发言,其中一位学生在谈到“新津地名的由来”时侃侃而谈:“岷江的五条支流——金马河、羊马河、杨柳河、西河、南河在修觉山山脚的一个古地名叫着六门水(也就是今天的邓公场)的地方汇合。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以后,这里逐渐形成了远近闻名的水陆码头——新津市(按《说文》,‘津’即‘渡口’)。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朝廷决定建一个新县,因为六门水新津的集市很有名,于是命名为‘新津县’。”抢答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所有的知识都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获得的,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有了课前综合实践活动,关注了我们的地方文化,拓宽了视野。

笔者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诵读、听英文诗歌朗诵、齐读等等。如:“自由诵读杜甫的三首五律《游修觉寺》《后游修觉寺》《题新津北桥楼》,交流自己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听汤姆·希德勒斯顿朗诵英文诗《Sonnet 18》(William Shakespeare)。”“齐读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的《第十八首》。说说你从哪些诗句或词中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反复品赏,咀嚼诵读,交流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学生结合已有的阅读体验,在小组内讨论“中国的格律诗和西方诗歌有哪些异同”。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在全班做交流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大家积极进行思考,纠正、补充、讨论、阐发,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最精彩的要数辩论环节了。在“不同文化在互相碰撞与交流中,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融合,这对中国和西方各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的辩论中,刚出示辩题,同学们便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辩论。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利大于弊”,少数学生认为是“弊大于利”。他们引经据典、对答如流,时而剑拔弩张、唇枪舌剑,时而欢呼雀跃、手舞足蹈。热烈的气氛刺激了他们对一些问题刨根问底的精神。询问、争辩、反驳,小组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思维碰撞,使得这场小小的辩论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高潮。在张与弛、静与动、热烈与严谨的辩论活动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间相互竞争,又不失人文关怀,在切磋琢磨中得到教益,智慧的潜能在默默地增长。(www.xing528.com)

诗是情感的结晶,是心灵舞蹈学校是同学们共同的家园。每天,大家都在这个大集体中学习、生活、成长。笔者设计了“课堂小练笔”:请你赋诗一首赞美我们美丽的学校。要求:1.积极向上的校园诗歌。2.自创。可以是格律诗,也可以是现代诗,也可以加入英语。3.赞美学校美丽的景色、老师或者学校生活,有具体的意象和意境。学生纷纷挥毫泼墨创作诗歌,有赞美学校美景的,有赞美老师辛勤工作的,有赞美同学友谊的……大家都用自己稚嫩的笔墨来表达情感,或高兴,或感激……

课堂上,还有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搜集整理的成果展示,如:学生制作PPT展示他们搜集整理出来的《五津风物》中记载的新津内的十二处自然人文景点,展示了他们制作的歌咏新津的诗的书签,用手抄报、读书卡片等交流自己搜集整理的西方国家的诗歌,更有学生现场创作并吟诵诗歌赞美我们美丽的校园等。

学生校本读本研修的热情激发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要让文学素养内化于心,还要靠大量浸润、滋养。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灵动、丰富、有趣的内容,激励、唤醒、鼓舞了学生。他们交流思想,分享智慧,提出很多独到的见解,碰撞出不少思维火花。他们的语言运动、逻辑、视觉、认识、情感等多元智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课堂展示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调动学生参与校本读本研修的积极性,构建浸润文学修养的磁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