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提问的设计与评价

教学提问的设计与评价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手段。长此以往,提问效率降低,起不到应该起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评价对于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教学提问的设计与评价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大家都意识到提问的重要之后,我们的课堂就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老师到处都是问题,但是问题往往浅层次,没水平,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其具体表现为:教师所提问题没有精心设计,往往比较随意,要么太难,要么太简单,太难的学生不会答,太容易的学生又不屑于回答;问题设计缺少梯度,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这样就造成特别优秀的学生和程度比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无所适从,要么吃不饱,要么没法消化;有时候教师的问题设置比例搭配不合理。

大部分教师课堂上提问多以识记性的低水平问题为主,提问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缺少真正让学生思考的理解性的高水平的问题;有的时候教师对问题表述不清晰,教师表述的时候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但是学生却往往不明所以,摸不着头脑;还有的时候老师留给学生可以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教师的回答就蹦出来了;有时还会出现提问对象的结构不合理,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很多老师喜欢提问程度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为所有人做出示范;还有的时候缺少有效的反馈和评价,答了和没答没什么区别。缺少教师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提升。长此以往,提问效率降低,起不到应该起的作用。

那么,该怎样设计教学提问呢?

(一)时机上:相机而动

教师的提问,要把握准时机,如果时机找到了,效果会大增:引入导语前后、读课文前、读课文后、教学重难点处、学生的思考无法顺利进行之时、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的时候、课堂气氛开始沉闷的时候。教师还要能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学习状态和文本的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提出的问题也要有所考虑,刚刚上课之时,要提问一些难度比较低的记忆知识来巩固学生的记忆,唤醒他们的学习状态;在学生正酣畅地思考之时,就要抛出一些分析性的问题让他们“趁热打铁”,提升逻辑思维的能力;当学生的注意力不太集中、临近下课之时,教师可以拿出他们兴趣点高的话题,甚至可以拿出一些与课程内容离得比较远的延展性话题让他们去思考和讨论。

(二)内容上:难易合理

现在的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老师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肯定是照顾课堂的大多数。但是两头的学生,也要有所考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有难易程度的区分,让一些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再向上拔一拔,让一些程度低的学生也有实现感。所以,教师课堂的提问既要有读课文、认生字、背词语这样识记型的问题,又要有辨是非、拓思维、引想象这样的高难度的问题。

(三)方式上:灵活多样

提问不只是教师有什么问什么,然后站在讲台上用期盼的眼神渴望学生的正确答案,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变换提问方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节课堂情绪,让学生们更愿意思考。提问有直问、曲问、追问、逆问、比较式提问、连问、谬问、插问、明知故问、话题式提问、散点式提问、总分式提问、启发式提问、情境式提问等。教师要选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进行提问,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升课堂的“互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四)表达上:清晰明了

课堂教学提问,不仅要把问题设置好,教师还要表达好,否则再好的问题也问不出效果。教师在表达的时候要做到清晰准确、言简意赅,有的时候老师就一个问题反复说,而每重复一遍,问题都或多或少地有所不同。学生就一直迷茫地看着老师,不知道老师到底想问的是什么。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语速也要适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慢了打乱课堂的节奏,太快了,学生又没有记忆和思考的时间。有教师经过实验表明:如果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挑战的语气提出问题,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显然比那些以平淡的、平铺直叙的、毫无感情色彩的语气提出问题要高很多。(www.xing528.com)

(五)范围上:指向全体

很多语文课堂的提问,教师都对准那些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因为正确答案只有从他们嘴里才能“撬出来”。但是,在一个班级里,怎么可能都是拔尖的好学生。那些学习一般的,甚至有些吃力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帮助。要让所有学生都有被提问的可能,要让他们的心中有所“戒备”,这样学生在课上才会集中精力,紧跟老师的思路。教师尤其要关注那些有点会还不太会,想举手还不太敢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还有一些坐在角落里的学生,也要给他们均等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开口”。

(六)节奏上:留足时间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似乎特别害怕课堂陷入沉默。为避免课堂空白,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往往太少。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之中,教师特意让课堂“热热闹闹”。教师不要咄咄逼人,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思考需要的时间通常以中等生的思维水平为准,时间太长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涣散,时间太短不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可能只是几秒钟的差别,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

(七)评价上:恰切到位

教学提问的过程不是要求学生给出标准答案的过程,而是思考的过程。既然是思考,必定就要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师的教学评价对于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抓住其中的关键点进行有效的评价。对于回答得不够准确的学生,可尝试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逐个提问,由浅入深;对于回答准确的学生,也不可就此了结不理,应该继续向更深处引导,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

这里我们还要强调一点,就是不仅老师自己要会提问,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在的很多课堂是“去问题”课堂,老师问学生还有没有问题,当听到学生说没有问题了,老师会很满意。老师以为没有问题了,就是教得好,学得好。问题意识薄弱的主要表现是“四不”:不敢问,不愿问,不会问,不能问。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天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有时没有问题,不是表明学生都学会了、都懂了,而是意味着他们已经不再继续思考了。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营造一种真诚的、热烈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质疑的勇气。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现身说法,告诉学生应该从哪些地方着手提问:文体的特点、新旧知识相同之处、教学的重难点之处,等等;第三,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质疑时间,为他们旁逸斜出的思维提供理论上和制度上的生存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