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中对民间音乐文化实质的认识与传承的优化方法

教学中对民间音乐文化实质的认识与传承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是有继承性的。比如薅秧歌的历史传统继承。由于其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不大,男女老幼均可参与,参与面极广,又由于其乏味且耗时,因此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抒发情感和解困解乏的“薅秧歌”。有两位教师都曾以薅秧歌为题材进行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一位教师确定教学重点是薅秧歌能用自然的声音,恰当的速度、力度演唱歌曲《薅秧新歌》。

教学中对民间音乐文化实质的认识与传承的优化方法

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从文化特性与保护层面看,传统具有相对的民族性,先贤的智慧与辉煌,不仅是民族的历史,更应成为我们今天前进的动力。任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是对产生它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对前人遗留的艺术的继承。对于传统的继承,关键在于把握实质,当前,文化快餐化、泛社会化的现象使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面临断裂的危险,如何让传统通过“创造性转化”得到“创新型发展”,传统艺术要真正对当今社会发生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无论如何都离不开继承基础上的再创造,因此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教育,需要在把握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质基础上进行历史继承。

比如薅秧歌的历史传统继承。薅秧,是指我国南方种植水稻的地区,人们在插秧后不久就进行的一次除草拔秧的田间劳作。薅秧动作简单机械,或用脚踩,或用手拔,这种劳作简单乏味,技术含量不高但却是水稻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其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强度不大,男女老幼均可参与,参与面极广,又由于其乏味且耗时,因此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抒发情感和解困解乏的“薅秧歌”。

薅秧歌歌词以二二三节奏的七言句式为主,一首歌大都为四句,常与薅秧场景有关,如“下田栽秧排对排,说起薅秧齐出来”等,其余几句由第一句引发。薅秧歌的声腔高亢豪放,主要腔调有高腔、四平腔和喊歌,调式节拍灵活多变,旋律婉转悠扬,节奏相对自由,例如:

薅秧歌的一个特点是衬词拖腔婉转悠扬,令人回味无穷;另一大特点是节拍的变化,每当唱完偶数句时旋律的节拍就由三拍子变成四拍子,这种拍子上的变化使听众充满了新鲜感和无限的期待,经过拍子的变化让人又有一种在舞蹈感觉。但是,高亢的音调与中小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别是发音器官的发育特点不合,因此需要确定适合学生发音要求的相应音调。同时,民歌演唱者在演唱中随心所欲,节拍变化多端。民歌中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都很多,均分律动由于歌词词拍的影响,形成以“2”为基础的倍分律动,同时,均分律动还具有明显的非功能性,在许多情况下,其强弱拍的交替并不十分有规律,使自己有较大的回旋余地。非均分律动的大量运用是民歌一大特点。演唱时,节奏自由而富有弹性,便于内在感情的尽情抒发。在薅秧歌中,旋律的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结合的特征表现得十分突出,一句唱词中四二拍、四三拍自由变化,这种节拍的变化可以增强歌曲的律动感,但是一句唱词里从四二变成四三又变成四二拍,对演唱者(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要求极高,因此需要进行一定的规整。

最终,有关教师对歌曲的各方面进行反复的研究,观看薅秧歌传承人张永宽的演唱视频后,确定这首薅秧歌适合的调为E调,全曲以四三拍为主,偶数句的伴唱定为四四拍,增加旋律的舞蹈感,并根据薅秧歌的伴唱旋律,在歌曲的最前面加上一句伴唱旋律以达到吸引听众和帮助主唱找到音准的目的。

有两位教师都曾以薅秧歌为题材进行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一位教师确定教学重点是薅秧歌能用自然的声音,恰当的速度、力度演唱歌曲《薅秧新歌》。能准确把握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色彩及波音、顿音、下滑音、衬词。另一位教师确定教学难点是体验帮腔部分和即兴演唱部分。

案例:纳溪薅秧歌的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要给同学们分享的是其中的劳作歌:薅秧歌《太阳出来红艳艳》。

(视频欣赏《太阳出来红艳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中农民们都在做什么劳动。

生:拔草——薅秧——

师:每到插秧时节,农民们都要进行“插秧子”,插秧后不久又将进行一次除草拔秧的田间劳作,人们一边到用脚给秧苗松土将秧苗扶正,一边用手拔掉混在秧苗中的杂草和稗子,人们称这一农活为“薅秧子”。他们一边薅秧,一边摆龙门阵;一边拔草,一边打情骂俏等。他们自编自唱,见景生情,山川田坝、竹林草丛、姑娘小伙等都是他们即兴创作的元素。在长期的劳作实践中他们创造了纳溪薅秧歌,久而久之唱薅秧歌就成为薅秧劳作中统一节奏、消愁解闷、传递情意的一种交流方式。

师:我们纳溪的薅秧歌分别有“老鹰腔”“石包腔”“花河腔”等不同的腔调,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三种腔调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点。(PPT演示图片音乐)

生:——一个人扯起嗓子唱,其他人再跟着和。

师:对,这种叫一人提腔,众人帮腔,或者多人轮换提腔、众人合腔的演唱形式。提腔人嗓门高亢嘹亮,扯起嗓子一亮,仿佛山鸣谷应。激动人心,起到带头的作用,歌词第一句常常与薅秧的场景有关,后面歌词即兴编创,口头性、随意性强。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文艺工作者的收集整理后,我们纳溪文化馆老馆长提取了一些薅秧歌元素,创作了这首具有代表性的薅秧歌《太阳出来红艳艳》,我们再来欣赏一部分。

请同学们找出歌曲中哪个部分属于帮腔部分。请同学们试着学唱。这是我们纳溪民歌,当然要用我们的纳溪话来演唱了,“哟,依儿哟~嘿”,“依儿哟~喂”。他们是在薅秧劳作中唱的,我们再加上薅秧动作试试!谁去过乡下,见过薅秧?请同学来试着表演示范,老师规范动作合上节奏练习。(出示歌谱

师:我们加上前面的提腔部分一起来跟着老师学习一下。(教师读提腔部分,教师读帮腔部分,再请学生跟琴演唱)

师:薅秧过程中,农民们会即兴、随意地见到什么唱什么,你们听,你们能一次记住几个?能一口气唱完吗?跟我学一学:冬瓜、南瓜、茄子、黄瓜、番茄、豇豆儿、苦瓜儿、丝瓜儿、葱葱儿、蒜苗儿(要求用纳溪方言,先慢后快,然后加动作跟琴演唱)。(www.xing528.com)

(执教者: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龙洁)

本案例的执教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帮腔和衬词上,强调方言的运用和一唱众和的劳动场景。

案例:泸县薅秧歌教学片段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看谱聆听歌曲。(完整安静聆听,思考上面的问题,如果喜欢可以哑唱,请不要发出声音)

出示问题:说说你听到了哪些音色、演唱形式?分别体现在哪些乐句?

师:介绍男生唱的为主唱(独唱),众多人唱的叫伴唱(齐唱)。

主唱有几句,是哪几句?师引导生找准主唱合唱的位置。(先找主唱,剩下的为伴唱)

介绍主唱和伴唱的情境。(在薅秧时边薅秧边唱歌,很累,唱完一句歇一下,然后旁边的人帮忙接唱,就产生了主唱和帮腔)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学生看谱聆听歌曲。(小声唱,悄悄话的声音)

问题:说说你听到的——

1.语言有什么特点?(泸县话平翘舌不分)

2.旋律有哪些特点?

师:1.接下来跟着老师一起来感受第一句,同学们我们看这样唱和那样唱有什么区别。(示范唱第一句)

2.同学们知道“3”上面是什么记号吗?看看谱子里面还有哪些特殊记号。(以上这些装饰音都是我们这个旋律的特点,更能体现我们民歌的韵味)

(执教者:泸县城北小学谯春霞)

本案例与前一教学案例的相同处在于都强调方言与一唱众和的形式,不同点在于强调装饰音的了解学习。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内容被学生接受不是简单的施受行为,而是接受者对接受对象积极能动的再创造过程。面对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经常出现的民间音乐传统,学生缺乏相应的储备,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自己调动自己的个体经验和知识修养,认真倾听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的述说,把握民间音乐文化的实质,如薅秧歌,就要把握农耕时代劳作的特点,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进而体悟其要旨,领略其精妙,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再把这种感染和熏陶传递给学生,进而唤起学生的体验意识,进行主体参与其间的积极能动的再创造。

如果说教师在民间音乐采风的基础上对民间音乐的创编是二度创作,那么对学生而言,演唱教师创编的民间音乐作品就存在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表达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生产劳动的体验通过歌曲表现出来,借助语言、音视频等手段帮助学生正确分析、理解歌曲蕴含的感情,结合音乐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歌曲借助不同的音乐语言要素来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道理,如大调式歌曲音响明亮、自然稳定,具有庄重、快乐、满怀信心、乐观向上等情绪特点;小调式歌曲暗淡柔和,具有温柔娇媚、秀丽、忧郁、哀伤等情绪特点。以此提高学生对乐曲分析和歌唱情感表达的认识。民歌以五声调式为旋律框架,符合我们民族的审美,演唱者每次演唱民族调式歌曲的时候便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内心共鸣。教师在分析旋律演进和歌唱技巧时,要告诉学生旋律音的连续级进表达的是一种平和安详的音乐情绪,演唱时应该抒情如细流缓淌;旋律音的不断跳进表达的是一种颠动和跌宕的音乐情绪,演唱时应该激情如潮水奔涌。在旋律进行时每一次都层层递进,呈上升趋势,逐步走向高潮。如果我们不去对作品进行深入仔细的分析理解,用同等的力度、速度平铺直叙地去演唱,这样的演唱就会缺乏艺术的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