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花乡:推进垃圾分类,打造文明乡村与生态景观

黄花乡:推进垃圾分类,打造文明乡村与生态景观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两川”农村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创建“黄花乡文明实践垃圾分类积分系统”并推广实行。实施以治理羊槽河、胭脂川、黄花川为重点的黄花乡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和沙塘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湿地公园、水亭栈桥、观光步道。

黄花乡:推进垃圾分类,打造文明乡村与生态景观

【概况】黄花乡位于泾源县城东北部,东靠甘肃省平凉市,北接六盘山镇,西南与香水镇接壤,内辖六盘山国有林业局秋千架林场和沙塘林场,胭脂峡、秋千架和向阳温泉旅游景区分布境内,泾平公路、银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154.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466人。全乡户籍人口2787户11074人。辖区学校11所,其中村小学10所、中心幼儿园1所。有村级卫生室11个。所有村全部通自来水、广播电视、电话、网络。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大力实施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两川一河”流域整治为重点工作。

【脱贫攻坚】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指示,持续发力打好脱贫攻坚战。重点帮扶,紧盯8户边缘户、1户监测户、未脱贫户4户,按户需求,制订帮扶措施,落实责任;查补短板,结合“四查四补”查出问题159条,已经解决159条;坚持未贫先防,健全完善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对建档户进行动态调整。

【产业优化】调优苗木产业,按照调减低效过剩的、调增短缺高效的原则,今年完成樟子松退市1500亩、“四个一”工程1.4万亩,栽植“三棵树”6100株。壮大中蜂产业,大力推行“1+10”“大手连骨干拉小手”养殖模式,在原有养殖基础上,重点在向阳沙塘流域实施中华蜜蜂产业提质增效工程,以沙塘蜂窝沟中蜂繁育场为中心,通过“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大手拉小手+市场”的养殖模式,辐射建设中蜂规范化养殖场10处(村集体经营3处、养殖大户引领7处),悬崖蜜基地1处215箱,培育“大手”6名、骨干30名,发展蜂农143户,蜂群数量稳定在3000群以上,其中建档立卡户79户1648群,年产蜂蜜2万—3万公斤,养蜂收入达到150万元以上,全乡养蜂户年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提升旅游产业,在胭脂川腾退土地300余亩,种植了冬桃、芍药等,尤其是春季种植的油菜花“连亩成片”,形成“村居花海”景观。

【美丽家园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开展小城镇建设,新建绿化面积4888平方米,新建园路1151平方米,铺设人行道砖1358平方米,新栽道牙926米,新建排洪渠190米、石材栏杆380米,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展“两川一河”流域区域改造提升。推进“两川”(胭脂川和黄花川)农村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创建“黄花乡文明实践垃圾分类积分系统”并推广实行。实施以治理羊槽河、胭脂川、黄花川为重点的黄花乡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和沙塘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湿地公园、水亭栈桥、观光步道。结合“三改一整”和幸福农家123工程,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打造庙湾、华兴、店堡、平凉庄、羊槽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高质量完成下胭、沙塘美丽新村建设任务,大力引导农户开展人居环境改造,让乡村人居环境干净起来、靓丽起来。(www.xing528.com)

生态环境治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作为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提水质,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乡、村两级“河长制”组织体系,确定乡级河长10名、村级河长12名,按要求定期巡河检查,及时清理河道垃圾,确保河道沿岸干净整洁,保障全乡水污染形势总体向好,水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保清洁,按照“定专人、定职责、定区域、定岗位、定目标”的工作思路,实行层级负责制和“三张图”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环境整治力度,巩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落实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提高环境卫生整体质量。生态修复,深化思想认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实施生态环境修复项目,今年在秋千架栽植了丁香连翘、红叶李等树种,种植花草,将生态修复工作推向深入,经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乡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专项治理大气污染,结合积分制管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以乡村干部入户宣传的方式,动员带领群众积极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科学合理利用秸秆,科学拉运砂石等,专项开展扬尘、秸秆焚烧治理,坚持水、土、空气等共同治理,做好重点污染防治,巩固治理成效,纵横推进治理,为群众创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

民生事业】改厕171户,危房改造44户,捐建房2户,低保1049户1481人、残疾人救助415人,退役70人,60岁以上领取优抚金9人,共领取优抚金30人。多措施解决群众困难,保障群众生活,为群众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

【社会综合治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8起,答复信访件7起。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民风建设不断加强。因村制宜,科学设置,动态管理,将“积分制”与“移风易俗”“双评双定”、环境卫生整治等结合起来,以“积分制”鼓励村民参与乡村建设,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