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懂得识别他人情绪:沟通中的关键技巧

懂得识别他人情绪:沟通中的关键技巧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咨询老师用“特殊”治疗方案对她进行治疗,三周后,小赵和她的“饥饿怪病”彻底拜拜了。小赵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同样适用“冰山理论”——看得见的“冰山”只占总体积的10%,其他90%的“冰山”肉眼看不到。在沟通中,看不到、藏得深的情绪正是造成沟通障碍的根源。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识别他人情绪的核心理念是,情绪不好时不要着急沟通。

懂得识别他人情绪:沟通中的关键技巧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她真的病了吗?

小赵考上大学后,家人、亲友都来祝福她,说她是山村里飞出了金凤凰。然而进入大学后不久,小赵高兴不起来了,因为她发现自己得了一种怪病,总是感觉很饿。饿了就吃,吃一点点马上就饿了,然后不到半小时,又感到饿了。就连晚上也睡不安稳,要起来吃上三四次东西。

小赵以为自己的肠胃不好,于是去看医生,检查结果却是一切正常。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怪病呢?到底要不要告诉家人?家人知道后又会怎样?身边没有一个朋友能说得上话,这种环境和饿的感觉让小赵十分痛苦。

偶尔的一次机会,小赵路过学校心理咨询室,她突发奇想,抱着倾诉一番的心理走了进去。她对咨询老师说,自己入校两个月来,经常感到饿,而且最近饥饿感越来越强烈,但到医院去检查,肠胃都没有问题。咨询老师细心地与她沟通、交流,最后发现,离家千里的小赵陷入了对新生活的恐惧情绪中,担心没有朋友会喜欢她,担心成绩没有以前优秀等,没有办法排解内心忧虑的她,选择了吃东西来满足内心对安全感的需要——这就是她身上怪病的根源。

心理咨询老师用“特殊”治疗方案对她进行治疗,三周后,小赵和她的“饥饿怪病”彻底拜拜了。

在沟通中,看不到、藏得深的情绪正是造成沟通障碍的根源。

小赵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同样适用“冰山理论”——看得见的“冰山”只占总体积的10%,其他90%的“冰山”肉眼看不到。在沟通中,看不到、藏得深的情绪正是造成沟通障碍的根源。比如你在办公室找一个人谈话,对方抱着一本书走过来。同事之间端着茶杯过来是人之常情,他为什么抱着一本书过来?这背后就可能会隐藏着一种与内心焦虑有关的情绪。可能他为当天的工作业绩不好而焦虑,也可能他听到了公司要裁员的小道消息而焦虑,此时,如果你识别不了他的情绪,谈话就进行不下去,即使勉强进行,沟通质量肯定也会大打折扣。

再比如,男人下班归来,一路上情绪低落,但到家门口时,变了个人似的,露出了笑脸。进门后,女人照常会问一下今天工作怎么样、累不累之类的家常话。此时,如果男人的话多,说明这一天是正常的,如果只是简短地说“没事”、“我很好”之类,女人们要注意了,背后可能隐藏着负面情绪,有可能是业务开展不顺利,也有可能是工作上发生错误招致领导的批评,等等。男人们都不愿意在女人面前表露情绪,因为男人认为在女人面前承认自己有问题、能力不足、情绪低落是有损尊严。为了不让另一半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让另一半安心生活,无论是没获得升迁、重大错误,甚至被裁员等工作问题,或者交通违规、家人生病等生活问题,男人们大都以“没事”、“我很好”之类话语敷衍对方。作为女人,这个时候如果相信男人说的“没事”、“我很好”就以为真没事,日积月累,男人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弄不好会出大问题。

生活中经常遇到找锁匠开锁的事情,在没有钥匙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自己打不开锁?有的可能会说,我们没有工具。事实上,给我们工具也未必开得了,因为我们不懂锁的内部结构。

锁匠厉害在哪里?他厉害在能听到一些我们听不到的声音,感觉到一些我们感觉不到的情况。同样的锁同样的工具,我们折腾大半天,挥汗如雨,锁就是开不了,而锁匠只要一小会儿,就听见“咔”的一声,锁开了。

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是人类最基本的四种情绪。在这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等。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还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等。识别他人情绪,要像锁匠了解锁的结构一样,了解任何人的内心组合,通过语言、行动、眼神,能听到一般人听不到的东西,感觉到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东西,甚至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如此,就能在沟通中掌握制胜策略。

一、察言观色感知他人情绪

如何察言观色?察言观色的实战技巧在第四章有全面的讲述,这里不再多言。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察言观色感知他人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

心理学家曾对五百名婴儿进行观察后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不一定能认识谁是爸爸谁是妈妈,但可以察觉他人情绪。一项英国最新研究显示,3个月大的宝宝就能辨别人声,并能察觉到他人悲伤的情绪;7个月大的孩子,感情色彩更为浓厚,明显地表现出对母亲的偏爱。当陌生人出现时,可停止微笑,并表现出察觉,甚至拒绝别人的摸、抱。周岁以后的孩子,在情绪上较为成熟,开始尝试与他人交往,喜欢探索周围的环境,已经知道母亲不会丢弃他,不再害怕离开母亲。(www.xing528.com)

就像读一本书、一幅地图一样,只要用心去读,一定能通过人的肢体语言读懂他的内心情绪。我们和孩子们相处时,请注意:当孩子用手紧紧地抓住你的手,或者突然改变平时的习惯,变得寡言少语,或变得喋喋不休,甚至出现一时性的口吃,说明他内心紧张;孩子咬指甲、吮衣角、吮手指等动作是向爸爸妈妈表达他内心的焦虑,以及需要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的愿望;孩子的天性是喜欢玩的,如果他不想参加小朋友们的活动、退缩,说明他内心此刻缺乏安全感或面临困境……

再举一些职场谈判的例子:与你交谈双手抱胸者,可能说明他刻意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毫无保留地和你交流信息。对方如果十指交叉紧扣明显感觉僵硬,说明他紧张或者愤怒。如果十指是自然抱合,并且说话时有适当摊开双手之类较随意的举止,说明对方是比较沉稳耐心者,有种一切皆在其掌控的意思。

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如果情绪不对,沟通内容就会被扭曲了。所以沟通内容之前,情绪层面一定要梳理好,不然误会只会越来越深。识别他人情绪的核心理念是,情绪不好时不要着急沟通。

二、求助专业人士

当根据自己的经验无法判断别人的情绪时,不要妄下论断,应转而求助专业人士。

N公司里,有一个叫小高的经理。在他眼中,女朋友是性格温柔、善解人意的人,但最近几个月女朋友经常乱发脾气,极易冲动,两人到餐馆去吃饭,搞不好也会和服务员吵起来。好好的一个人为什么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小高左思右想,也没有搞明白这是为什么。他也曾在公司内向一些女同事请教过,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带着困惑,小高偷偷咨询了心理医生。在心理医生的分析下,小高明白了,原来女朋友心情不好是因为找工作不顺利。

找不到工作心情不好,这是人之常情,一般人很快就会回复正常。为什么她却像得了顽症似的,几个月都好不了?尽管小高百般开导、劝慰,但她仍然难以摆脱那种情绪。

心理医生告诉小高:要了解一个人的情绪,可先了解一下这个人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小高的女朋友小的时候,经常通过哭闹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诉求,而父母对她这样的诉求总是百依百顺的,这使得她认为不管什么事只要用这个办法一定管用。于是,每每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她就向父母发脾气,然后父母就会来哄她。这个办法可以说她从小用到大——这就是她情绪化行为的由来。所以,毕业找工作遇到挫败,感到压力,父母又不在身边,男朋友就成了她发泄情绪的对象了。

三、不要被别人的不良情绪感染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校园里张贴海报,假称在一个活动中心举办晚会。然后他们在活动中心布置了“实验员”——根据心理学家们的要求做出不同的情绪状态。晚上,参加晚会的人陆续来了。

实验一:“实验员”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都阴沉着脸,好像在跟谁生闷气似的,结果每一个后来的人都被这些“先到者”感染了,也都坐在那里不出声,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实验二:“实验员”表现出愉快的情绪,谈笑风生,互相问候“晚上好”。结果每一个后来的人都开开心心的,甚至互相不认识的人,也很快在这样的环境中变成了朋友。

这两个实验说明,我们的情绪是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的,心理学家称之为“共振效应”。生活中我们必然要与不同的人交流、沟通,自然会有情绪上的共振。我们要做的不是只选择和积极向上的人交流、做朋友,重要的是要懂得识别他人情绪,不要被别人的不良情绪感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