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黎公社革命精神永存:纪念120周年

巴黎公社革命精神永存:纪念120周年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黎公社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纪念巴黎公社120周年1991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20周年。这是巴黎公社革命得以发生的主观历史条件。反动派可以剿灭巴黎公社,但并不能剿灭巴黎公社的原则。

巴黎公社革命精神永存:纪念120周年

巴黎公社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纪念巴黎公社120周年

1991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20周年。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宣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个伟大理论创立后不过20多年,在它的影响下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结束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成为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开端。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事业为世界无产阶级所继承,46年后终于在俄国十月革命中赢得了胜利,公社原则变成事实。再过二三十年,又在中国革命欧亚一系列国家的革命中取得胜利。事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复杂国际形势下,重温巴黎公社革命精神,对予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认清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前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法国,决不是历史的偶然,也不是巴黎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当法国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第二帝国统治陷入全面危机,为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准备了客观历史前提。而法国无产阶级在长期的阶级斗争中,受到了锻炼,觉悟性组织性和战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造就了一大批有能力领导无产阶级斗争的领袖人物,已成为一支对法国历史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这是巴黎公社革命得以发生的主观历史条件。

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武装起义,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3月26日,起义成功后举行了选举,由城市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公社委员会。接着,在巴黎广场举行有20万群众参加的盛大集会,宣告公社成立。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诞生。

公社的光辉业绩在于它创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伟大实践。在大约两个月时间内,公社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各个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措施,开展了一场破旧立新的大变革。马克思对公社性质作了明确的肯定:“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1]在梯也尔政府勾结俾斯麦实行的军事进攻和血腥镇压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仅仅存在72天就被颠覆了,但是巴黎公社的历史功勋是不可磨灭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2]

第一,巴黎公社不仅是法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使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开始过渡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的历史进程。公社革命时期,欧洲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很大变化,致使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对象与以往资产阶级革命根本不同。过去,欧洲各国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或反对封建势力的复辟,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领导反封建斗争的资产阶级,在历史的舞台上唱主角,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同盟军参加这一变革。到19世纪70年代初,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在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而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公社革命的任务是要推翻资本的统治,为劳动者的解放开辟道路。无产阶级不再作为资产阶级的同盟军参加斗争,而是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领导革命。由此可见,公社革命不同于过去的一切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无产阶级的新型革命,它的历史使命是埋葬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旧世界,创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世界

第二,巴黎公社的伟大革命实践成为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源泉。马克思1871年6月3日完成的《法兰西内战》,恩格斯1891年为《法兰西内战》写的导言,列宁1917年写的《国家与革命》等一系列重要著作总结了巴黎公社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首先,公社革命实践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3]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其次,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是无产阶级的军队。巴黎公社武装斗争的经验说明“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争得自身解放的权利”[4]。无产阶级只有依靠革命的武装,才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进而实现自己的全部历史使命。再次,无产阶级要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自己新的国家政权,公社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形式,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最后,公社的实践经验表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一系列变革,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这将是一个艰巨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成为推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个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的强大动力。当巴黎硝烟弥漫,战斗仍在进行的时候,马克思就指出:“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这些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5]事实正是这样。反动派可以剿灭巴黎公社,但并不能剿灭巴黎公社的原则。巴黎公社的原则和精神一直召唤着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之奋斗,前仆后继。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开始变成现实。人类社会开始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进入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和战后,欧亚十几个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使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取得重大进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和世界格局。50年代末,古巴革命取得胜利,接着在60年代初实现从民族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社会主义制度扩展到拉丁美州,深入到美国资本主义的后院。

从20世纪初到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到多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社会主义生机勃勃,胜利发展,锐不可当。社会主义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3,陆地面积的l/4,工业产值的2/5,国民收入的1/3。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前相比,苏联、中国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有了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的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的精神面貌、整个社会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社会主义苏联在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下,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亚、非、拉先后有90多个殖民地国家走上独立道路,原有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社会主义国家高举和平的旗帜,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出于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失望和憎恨,纷纷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尽管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各有不同。事实表明,20世纪的最伟大成就是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向往社会主义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这是巴黎公社事业的继续和发展,是巴黎公社革命精神的发扬光大。

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有时是凯歌行进,有时会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挫折,这是正常的历史现象。近年来,某些社会主义国家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过去,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对此,国际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欣喜若狂,大肆叫嚷什么“社会主义失败”、“共产主义衰亡”,国内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们也跟着叫喊“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其失败是20世纪人类的一大遗产”。事实果真如此么?只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会看到这些观点是极其短视的偏见,是违反整体客观事实的,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从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发展。原始氏族社会延续了大约两三百万年,社会发展几如蜗牛爬行。进入阶级社会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也是很长的,自然经济维系着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变化速度也相当缓慢。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尤其是机器大工业产生后,社会发展速度才大大加快,几次科技革命一次比一次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面貌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从人类历史发展长河的角度看,几十年岁月对于个人,一般而论就是一生,但对整个人类社会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因此,要认清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本质,就决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应用大尺度来观察问题。这就是说,在时间上,观察原始社会要用百万年计,观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要用数千年计,观察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起码也要用数百年计,这才能看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空间范围上,不是从一国一地区,而是从世界范围来考察,要有世界的视野,这才能从横向联系上揭示事物的本质。

巴黎公社以来120年的世界历史事实表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势在必然。当巴黎公社失败,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前景显得不明朗之时,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的东方出现了社会主义曙光,一些落后国家超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率先进入社会主义,走上了一条缩短甚至是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过程的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决不是历史的误会和偶然,而是时代的产物,是世界矛盾转移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尽管当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背景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中,有些发生走向的逆转,但这决不是时代的主流。必须看到更有深远意义的是还有不仅在坚持,而且正在改革中逐步完善着社会主义制度,并愈益显示出它的活力和生机的国家,这在更高的程度上体现着巴黎公社革命确立的历史路标所指引的方向,真正地代表着未来。

人类历史的每一个进步,社会制度的每一次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是这样,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也是这样。那么,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以公有制代替延续了几千年的、根深蒂固的私有制,并最终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在地球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更当予以清醒的估计和预测。在实现这一伟大变革过程中,在局部地区出现挫折和失误,乃至被“和平演变”过去,这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漩涡和逆流,而不是布热津斯基和福山们宣告的所谓共产主义运动的“终结”,历史的发展总是与国际资产阶级的愿望相反。事实表明,社会主义运动的每次大的曲折之后,都以新的历史性飞跃作为补偿。

三(www.xing528.com)

面对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纪念巴黎公社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吸取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巴黎公社革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下爆发的。恩格斯指出:“公社无疑是国际的精神产儿。”[6]可以说,公社是由国际的思想孕育的,公社的活动实践了国际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原则。但是,由于当时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参加公社革命的所有不同政治派别(蒲鲁东主义、布朗基主义、新雅各宾主义)的人们不可能完全摆脱他们原来的思想信仰的影响。那些根深蒂固的陈腐观点束缚了他们的手脚,导致了公社的不少严重错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在工人运动中取得统治地位,还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革命党。这是巴黎公社的最重要的历史教训。中国革命之所以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正确的领导。国际上的敌人切齿痛恨的、挖空心思攻击的是用马列主义指导的共产党,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所极力否定的也是共产党的领导。这也从反面证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重要,她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休戚相关。有鉴于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从而保证我们的国家坚定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巴黎公社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革命人民掌握武装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实施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巴黎无产阶级为谋取自身的解放,用暴力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的72天,是武装起义、武装斗争、武装自卫的72天。而巴黎公社所犯的一个致命错误,恰恰是对反革命过于宽大,没有立即向凡尔赛进军,给了梯也尔喘息之机,使他能重新纠集反动军队,向革命的巴黎猛扑过来。正如恩格斯所说:“要是巴黎公社不依靠对付资产阶级的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吗?反过来说,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7]马克思当时看到公社既不没收法兰西银行,又不取缔反动报刊,还允许反革命分子在巴黎城内自由地进行间谍、颠覆活动,就预见到巴黎公社是要失败的,指出:他们的过错“实际上是由于他们过分老实而造成的”,“只能归咎于他们的‘仁慈’”[8]。这是巴黎公社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必须看到,在我国,尽管作为完整阶级的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不仅还会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还有可能激化。“六四”风波的发生以及此后的事态表明,国内外敌对势力,确是亡我之心不死。因此,我们务必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刻也不放松无产阶级专政。那么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是什么呢?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有了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指挥的人民军队,就可以对付国内外阶级斗争中出现的任何复杂局面和种种可能的事变,保卫住社会主义。列宁指出:“谁指望不通过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来实现社会主义,谁就不是社会主义者。专政是直接依靠暴力的国家政权。在20世纪这个时代(以及在整个文明时代),暴力不是拳头,不是木棍,而是军队。”[9]如今在国际局势剧烈动荡的情况下,在颠覆与反颠覆的生死存亡的尖锐斗争中,重温巴黎公社的教训和列宁的这些话,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当年巴黎公社这种政权形式和公社的各项正确措施,都来自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巴黎无产阶级为争得自身的解放,掌握自己的命运,拿起枪杆子与资产阶级进行了殊死的斗争。虽然巴黎公社失败了,但它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度的革命首创精神,这对国际无产阶级来说永远是一笔特别值得珍贵的精神财富。正如马克思所赞扬的那样:“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历史上找不出这样伟大的范例!”夺取政权需要发扬巴黎公社无产阶级这种英雄气概和革命首创精神,而巩固政权,并在旧世界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世界,其难度更大,因此就更需要我们始终学习和发扬巴黎公社战士那种历史的灵活性、主动性和自我牺牲精神,愈挫愈奋,百折不挠,克敌制胜。用他们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首创精神,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所开辟的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的历史时期,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取得的举世嘱目的辉煌成就,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在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在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更加美好的未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全体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首创精神,并真正按照马克思主义办事,也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过去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必然是这样。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抱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决心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巴黎公社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争取对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我们有充分的根据相信,“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歌声,终将响彻全球!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6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5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6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77页。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0页。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44页。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02、207页。

[9]列宁:《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