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整体世界历史 - 《宏观世界史》与世界史体系

探索整体世界历史 - 《宏观世界史》与世界史体系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世界史》与世界史体系问题[1]这是一本为高等院校非历史专业学生和一般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编写的教材。历来编著世界史的学者的共识是:世界历史就是各国历史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对我们撰写世界史教材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揭示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历史与现实、整体与局部、世界与中国等各种关系中受到唯物观点、辩证观点

探索整体世界历史 - 《宏观世界史》与世界史体系

宏观世界史》与世界史体系问题[1]

这是一本为高等院校非历史专业学生和一般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编写的教材。

历来编著世界史的学者的共识是:世界历史就是各国历史的总和。他们撰写的各种世界史著作一般都是按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或按社会形态)分时期逐一叙述各国各民族和各地区的历史,实际上是按单个国家历史和单个历史事件进行编纂,是一种分阶段的各国历史汇编。这样编写的世界史很难反映客观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2]这就是说,世界历史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类社会历史经历了由“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3]。这个重要论断揭示了人类历史在长时期内经历着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对我们撰写世界史教材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类社会由同时存在的诸多民族组成,它们最初是处在各民族各国家封闭的分散发展状态。由于各民族各国家的经济基础都是以农为本,农业是决定性生产部门,以农为本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闭塞的经济决定了各民族各国家的闭塞性,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被分割在狭隘的各个民族地域中,那时的历史只能是各国各民族狭隘的地域史或狭隘的民族史。生产力的缓慢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各国家各民族之间进行联系和交往,但不能从根本上突破各自的闭塞。

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之间闭塞状态具有世界意义的突破,开始于资本主义在西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于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的新航路的开辟。从十五十六世纪之交开始,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4]。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伴随这个转变,开始了各国家各民族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就是各国家各民族开始从狭隘地域性存在的历史向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历史转变,人类社会历史开始不再被分割在狭隘的民族地域中发展,任何民族、国家、地区都成为世界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民族、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整体的发展。

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以来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各民族各国家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必由之路。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世界从总体上实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开始了真正的世界历史。但是,这不等于各国家各民族都同时完成这个转变。由于各国家各民族的具体情况不同,它们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同步进行的,更不是同时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5]。这里明确指出首先进入世界历史的是文明国家,即欧洲、北美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它们具备了进入世界历史的条件,这就是资本主义大工业代替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消灭了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能否实现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决定于各国家各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与外界交往的程度。任何国家,只有生产力的发展和与之相应的世界交往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结束孤立的封闭状态,实现生产商品化和生产社会化,由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全面介入国际市场,结束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历史表明,各国家各民族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很不平衡的,多数民族和国家还远未完成这个转变。它们仍然要随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发展,由各自封闭逐步走向开放,从彼此隔绝转为相互依赖。因此,人类社会历史远未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20世纪的世界已是一个整体,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的根本特征就是整体发展。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仍然处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世界性进程中。

总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前者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后者指历史由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加强联系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两者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正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把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两个方面结合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进程。

为了体现上述对世界历史的看法,这本教材改变过去那种局限于孤立地考察单个国家历史和单个历史事件的研究角度,以世界为一全局,对人类历史怎样发展为世界历史的进程进行宏观考察。它以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为主线,以历史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为骨架,将关系世界全局,具有世界意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运动作为主要内容,提出一个综览世界全局,从全局考察人类社会历史怎样发展为世界历史并演变成当今世界的结构。它以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为基础,按照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所呈现的大的阶段性,将人类历史从古至今划分为三个大时期,分为三编撰写。第一编,人类社会在分散状态中发展(从人类起源到十五十六世纪);第二编,人类社会由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十五十六世纪到19世纪);第三编,世界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教材内容主要是将世界从古至今(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其他国家历史一样是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全过程的组成部分)发展演变中那些关系世界全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考察,提供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勾勒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揭示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www.xing528.com)

这本教材着眼于通过系统地讲授世界历史知识对高等院校非历史专业学生和青年读者进行素质教育。(1)从揭示世界历史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历史与现实、整体与局部、世界与中国等各种关系中受到唯物观点、辩证观点和历史观点的教育;(2)从认识中国在世界历史和当今世界的地位、作用中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思想;(3)从学习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增强社会主义信念;(4)从领会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教训中认识改革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总之,通过教材提供的世界历史知识,让学生和读者受到多方面教育,提高认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1]本章系李植枬与付文鹏合写。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