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简牍学教程:简牍保护的高效方法及应用案例

简牍学教程:简牍保护的高效方法及应用案例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简牍的保护简牍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够长久保存,至今仍处在探索阶段。这套保护系统由高性能的专用脱氧剂与可高度隔绝外部环境的专用保护袋组合在一起,形成“无氧,无水分,无有害气体”的保护空间,为出土简牍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微观保护环境,目前该批简牍保存情况良好。近期,他们又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里耶秦简、岳麓秦简及放马滩秦简的脱水保护工作,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

简牍学教程:简牍保护的高效方法及应用案例

第六节 简牍的保护

简牍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够长久保存,至今仍处在探索阶段。甘肃、新疆等地区边塞遗址中出土的简牍(俗称“干简”)经过长时间沙漠环境的作用,其中水分几乎挥发殆尽,出土时字迹如新,保存相对容易。但这些简牍质地疏松,容易折断、粉化,如果保护不当也容易诱发病害。而南方地区墓葬及水井遗址中出土的饱水简牍(俗称“湿简”)经过长时间的浸沤,其竹木纤维已经相当脆朽,非常容易霉变腐烂,甚至完全损毁。由于出土后保存环境的改变、微生物侵害、空气氧化等因素,有些简牍会整体变黑,造成文字释读上的困难。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简牍材料,以达到永久保存之目的,是不少简牍学者和文物科技保护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一些文博单位已在这方面工作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

一、霉变的防治与处理

霉变是“湿简”的主要病害。1990年代以前,简牍保护单位通常采用在置有“湿简”的水溶液里放入福尔马林或五氯酚钠的办法来处理霉变问题。这种方法的杀菌效果较差,对简牍本身也有一定的损害。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采用霉敌、菌毒清、复方新洁尔灭、异唾哇琳酮、多菌灵、戊二醛等新型试剂,杀菌效果甚为理想,对简牍的损害程度大大降低。[67]

清华简出土后辗转于境外文物市场,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入藏时部分竹简已发生霉变。入藏后经微生物科学家化验分析,明确了致霉细菌主要为球菌和杆菌,据此采用季铵盐类试剂菌杀菌,取得良好效果。2010年长沙再次出土1万枚简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尝试采用日本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首创的“文物保护用包装系统”。这套保护系统由高性能的专用脱氧剂与可高度隔绝外部环境的专用保护袋组合在一起,形成“无氧,无水分,无有害气体”的保护空间,为出土简牍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微观保护环境,目前该批简牍保存情况良好。

如果保护不当,“干简”也会发生霉变。过去一些单位采用蒸汽消毒法,灭菌效果较差,且容易复发,也可能造成简牍变形、墨迹脱落等不良后果。近年来,有单位采用二氯苯、甲醛、二硫二碳、环氧乙烷等试剂来熏蒸库房的办法灭菌,效果较好。

二、黑变的防治与处理(www.xing528.com)

黑变现象也多发于“湿简”,一些简牍发黑以后根本无法释读,几成“废物”。过去人们一般用低浓度的草酸溶液作为脱色剂,对简牍本身有一定的损伤。近年来长沙简牍博物馆研究人员在“湿简”黑变机理研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他们发现饱水简牍木质素中含有大量的发色基团,对竹简的变色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竹材中的酚类物质与空气接触氧化后极易变成颜色更深的醌类物质;另一方面,竹简中木质素的降解产物对光极不稳定,在其照射下容易发生降解。因此,竹简出土之后受到光照和空气氧化及Fe3+催化等影响,颜色极易迅速加深。针对这种情况,他们从大量材料中筛选出一种脱色剂,脱色效果良好,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7.3万枚吴简的脱色工作。

三、脱水保护

如前所述,饱水简牍很容易霉变、黑变,甚至腐烂毁损,因此对其进行脱水保护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过去使用过的脱水方法有自然干燥法、冷冻升华法、聚乙二醇法、乙醇乙醚连浸法等。

90年代以后,长沙简牍博物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饱水竹简与新鲜竹子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详细对比,弄清了降解对竹材的内部结构及纤维素的结晶度的影响。据此,他们在吴简脱水保护中采用十六醇作为新的脱水试剂,并加入新的填充材料。这种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简牍脱水后收缩率过大的问题,效果十分理想。在加入新的填充材料的情况下也可增强简牍的强度。近期,他们又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里耶秦简、岳麓秦简及放马滩秦简的脱水保护工作,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

90年代后期上海博物馆采用GX溶液对馆藏1000多枚饱水竹简进行渗透加固,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干燥后的竹简色泽接近竹材本色,收缩率在0.7%—1.90%,效果较为理想。后该馆又采用乙二醛作为试剂为其余馆藏简牍脱水,效果更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