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麦积山石窟考古断代研究:南北洞窟形制特点揭秘

麦积山石窟考古断代研究:南北洞窟形制特点揭秘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应地,南石窟第1窟,北石窟第165窟也均有这方面的内容,浮雕于洞窟上部。因此,南、北二大窟洞窟形制推测为吸收了云冈石窟的洞窟形制因素,才形成自己的主要为平面横长方形和盝顶的形制。

麦积山石窟考古断代研究:南北洞窟形制特点揭秘

南北石窟早期洞窟杂考

关于甘肃泾川南石窟与庆阳北石窟(简称南北石窟),以前已有两项主要研究报告,本文在《庆阳北石窟》(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和《甘肃泾川南石窟调查报告》(《考古》1983年第10期)的基础上,试对南石窟1窟与北石窟165窟再作一些新的探索,得札记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一、南石窟1窟与北石窟165窟同云冈石窟因缘推测

南石窟第1窟与北石窟第165窟(以下简称南、北二大窟),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于永平二年(509年),至永平五年(512年),在其跨4年任期内所开凿[44],为南、北石窟群早期最大洞窟。这二窟均为大型七身立佛窟,以北石窟165窟为例,洞窟高约14米,宽约21.7米,深约15.7米,7身立佛像高约8米。其7身立佛的布局大体为正壁三立像,左右壁各二立像。此七立佛形态大体为褒衣博带,磨光肉髻,跣足。且七立佛右手于胸前立五指,掌心向外,作施无畏印;左手类似与愿印,于腹前下垂,掌心向外,但五指非全下垂,形态多变化[45](图1)。

图1 北石窟165窟中7立佛局部

此北魏7身立佛的形式,在国内别处石窟中不见。但这种形式,在地处较偏远的泾水上游出现,必然非凭空自创,应有因缘,应有相似的形式作为其学习的榜样。

遍查国内石窟中较有代表性的北魏7身佛组合后可见:龙门、云冈诸石窟,某些龛楣上的7身小坐佛不足与之比附,唯云冈石窟太和十八年(494年)之前的第13窟[46]后室前壁龛中一横排立佛,可与之参照(图2)。

图2 云冈13窟龛中7立佛

云冈第13窟后室前壁龛中横排立佛有7身,均高约1.9米,以仿木龛檐为区分,中间3身为1组,左右各二身各为1组。其形态为褒衣博带,磨光肉髻,跣足。且7立佛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类似与愿印,于腹前下垂,掌心向外,但五指非全下垂,形态多变化。

这种组合,这种形态,最接近于南、北二大窟中7大立佛形式,前者可视为后者设计的参考模式。即古代艺术匠师可作如此变化:

变云冈石窟13窟后室前壁龛中较小的配像性质的3立佛,为南、北二大窟中的七大立佛主像;

变云冈石窟第13窟后室前壁龛中七立佛之中组3身佛像,为南、北二大窟正壁前的3身大立佛主像;

变云冈石窟第13窟后室前壁龛中七立佛之左、右组各2立佛像,为南、北二大窟左、右壁前的各2大立佛主像。

因此,南、北二大窟的开创,在主像形式方面,找到了与云冈石窟的联系。

相应,在次像形式方面,二者仍有联系。

云冈第13窟后室前壁和后室东壁龛中,雕凿有对称地分坐于龛左右的较小交脚菩萨像。(图3)相应地,南、北二大窟中,在前壁之前,也雕凿了对称地分坐窟门内左右的交脚菩萨大像(图4)。

图3 云冈13窟后室前壁上部龛两侧对称交脚菩萨

图4 北石窟165窟前壁左右对称交脚菩萨大像之一

云冈第9、10窟(494年之前)[47]为一组双窟。第9窟前室北壁的明窗西壁上,雕出一较小乘象菩萨。(图5)第10窟前室北壁门上部东侧雕有一较小护法天神,三头四臂,一手托日,一手托月。(图6)相应,北石窟第165窟门内两侧前壁前,亦雕凿出乘象菩萨大像(图7)和三头四臂,一手托日,一手托月的护法天神大像(图8)。云冈第9窟表现了大乘佛典《妙法莲华经》的内容。此经有《普贤劝发品》,其中有普贤菩萨愿乘白象,“护持”一切一心称诵《妙法莲华经》者的内容。故这乘象菩萨可认为是普贤。云冈第10窟前室北壁门上部东侧的护法天,旁有山形。按佛教有战神阿修罗王(天),居须弥山下之说。且云冈第10窟前室北壁门上部东侧此护法天,并不具有其它护法天的显著持征,所以此护法天应为阿修罗天。北石窟第165窟的乘象菩萨正处在门边“护持”出入信众的位置上,此窟护法天身后的前壁壁面上亦凿出了“山形”,这说明此二造像亦为“普贤菩萨”和“阿修罗天”,同云冈石窟第9、10窟,在造像题材上有很大的相通处。

图5 云冈石窟13窟乘象文殊菩萨

图6 云冈13窟阿修罗天

图7 北石窟165窟乘象文殊菩萨

图8 北石窟165窟前壁阿修罗天

又云冈石窟第13、10窟壁面上多有雕凿的小千佛。相应地,北石窟第165窟前壁上方亦凿出成片的千佛形象。(www.xing528.com)

云冈石窟第10窟等窟中有浮雕的佛传,本生故事。相应地,南石窟第1窟,北石窟第165窟也均有这方面的内容,浮雕于洞窟上部。

通过以上这几项内容的比较,使我们可以推测,南、北两大窟的造像题材,几乎全学习了云冈石窟,前者是后者的继承与发展。

因此我们又可联想到洞窟形制。南、北两大窟的洞窟形制是否学习了云冈石窟呢?回答也可以是肯定的。

因为可以推测,其形制照顾到七立佛布局的需要,同时吸收了云冈第13窟后室横长方形、第9、10窟前室横长方形的特点,从而形成横长方形的主要洞窟结构。其形制甚至吸收云冈石窟上述具有前、后室的形制因素,如北石窟现第165窟门前,在门前二天王所站的位置前方,似为整个洞窟的前室或前庭。另外,南、北二大窟主室窟门上方的前壁上,均开明窗。而这种明窗在云冈石窟早就出现,从昙曜五窟开始,为其大型洞窟主室窟门上方所常见。再者,南、北二大窟均为覆斗顶或盝顶,这种形式亦如云冈第13窟后室及第9、10窟前室的顶部特点。因此,南、北二大窟洞窟形制推测为吸收了云冈石窟的洞窟形制因素,才形成自己的主要为平面横长方形和盝顶的形制。

另外,南、北二大窟的开创供养者奚康生,是否同云冈石窟有特殊联系呢?回答也是肯定的。

据《魏书·卷七十三·奚康生传》:“(奚康生)其先代人也,世为部落大人。祖直,平远将军,柔玄镇将。入为镇北大将军,内外三都大官,赐长进侯。卒,赠幽州刺史;谥日简。父普怜,不仕而卒。(奚康生)太和十一年,从(柔玄镇都将李兜)为前驱军主。”按“入为镇北大将军”则意谓着在当时的京城平城(今大同云冈石窟所在地)做官。又奚康生父不仕,故其父亲家亦当随其祖父也在平城。

又按《魏书·卷七十三·奚康生传》,奚康生死于正光二年,“死时年五十四”。由此上推至太和十一年,奚康生当时是20岁。此时离孝文帝把京城从平城迁至洛阳(太和十八年)还有几年时间,云冈石窟也还正在开凿。因为其家在平城,且当时崇佛风盛,奚康生应对云冈石窟有所了解。且永平二年(509年),他任泾州刺史时,距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他成为“洛阳人”(见《魏书·卷七十三·奚康生传》)时,也不过15年,也不会忘记云冈石窟。

又《魏书·卷七十三·奚康生传》载:“康生久为将,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乃信向佛道,数捨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康生于(洛阳)南山立佛图三层……”这说明,奚康生对兴造佛寺很感兴趣,故对云冈石窟这座他青少年时代就知道的佛教圣地,应有着更深的了解和特殊兴趣。他应乐于采用或想到采用“云冈模式”,且乐于任用云冈工匠。同样他也应乐于任用其他那些对云冈石窟内容非常了解的工匠。因此他应能大胆采用“云冈模式”而加以创造,使得在佛教石窟开凿史上,在泾水上游,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二、南、北二大窟宗教政治意旨结合试探

上文已述,南、北二大窟的开创,与云冈石窟某些洞窟一样,同是佛教大乘经典的反映。永平年间,全国各地的石窟也均如此。但南、北二大窟开创时有所创新,其反映内容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有其自身的特色。除了反映北魏流行的《妙法莲华经》中释迦继过去诸佛出世、释迦入灭后弥勒出世、于一佛乘中分别说三的思想外,南、北二大窟内容的主要特点是突出了“七佛”。

“七佛”指释迦牟尼与过去六佛,亦称“过去七佛”。东晋《增一阿含经》云:“七佛天中天,照明于世间。”并着重说明佛法是古已有之的。那么,南、北石窟早期大造七佛,在宗教上反映了歌颂佛教历史,歌颂佛教功德,巩固佛教地位、尊严和威力,加强佛教正统思想的传播和教化的要求。

一般来说,宗教同政治是紧密结合的。在很大程度上,宗教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服务的。佛教的某种创意,也往往反映了某种政治思想。如北魏文成帝复法后所开凿的“昙曜五窟”,相传为太祖以下“五帝”各凿窟像。而实际也正相吻合。每窟为“三世佛”题材,环环相接,如同过去到现在5个皇帝的连续。这明显是借佛教宣扬北魏皇权巍巍的地位。

“昙曜五窟”这种大型窟,开凿在云冈石窟的开创时期,相应地,南、北石窟早期所开创大型洞窟,由于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也应带有巩固、宣扬皇权的目的。属于南石窟第1窟的《南石窟寺之碑》上,出现的“皇帝陛下”、“皇泽”,就说明了此窟为皇帝歌功颂德的意旨。那么,此窟7身立佛分别为太祖以下7个皇帝所造,也是有可能的。

因为,不包括被追尊的景穆皇帝拓跋晃(太子身份,非真正皇帝),和未做成皇帝(“昙曜五窟”也将他排除在外)的拓跋余,从太祖拓跋珪,到奚康生开凿南石窟第1窟时的皇帝世宗宣武帝元恪,正好7位正式皇帝。

且《魏书·释老志》云:“世宗笃好佛理,每年常于禁中,亲讲佛论,广集名僧,标明义旨。……上既崇之,下弥企尚。至延昌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奚康生在这种有皇帝大力参予的宗教风气下,效法前代所为,禀“皇帝即当今如来”之义旨,为北魏太祖以下7个正式皇帝造“七佛”如来是有可能的。这“七如来”中,如同“过去七佛”中有“现在佛”释迦牟尼一样,也有永平年间的皇帝世宗宣武帝元恪。这样开凿大窟造“七佛”,可效果很好地讨好皇帝,另外可起到巩固北魏统治,镇压反叛,安抚民众的作用。

因为南、北二大窟开凿的政治背景是:奚康生于永平二年奉命镇压了泾州沙门刘慧汪的造反[48]。故开凿大型“七佛”窟,有重申佛教历史,恢复佛教正法,消除沙门刘慧汪给佛教带来的恶劣影响,巩固皇权,巩固泾州平定后形势的目的。甚至政治目的大于宗教狂热。因为从《南石窟寺之碑》的碑阴文字记载看,泾州所有主要地方官都参予创建了南石窟[49]。奚康生似乎不是把这件事作为个人的民间的宗教活动来做,而似乎是把它作为一项“公事”或“官事”(或准公事、准官事),带动所有地方官员来做这件事。按《魏书·卷七十三·奚康生传》,奚康生在任泾州刺史时有“辄用官炭瓦,为御史所劾,削除官爵”之事。这也许正反映了他擅自动用或挪用官家财物造石窟的情况。不然,仅凭个人(奚康生)出资以及地方官员象征性地赞助,造出南石窟第1窟,也是较勉强的。而(官爵)“寻旨复之”(《魏书·卷七十三·奚康生传》),或因他为皇帝造南石窟第1窟之“七佛”,其罪得到宽谅。这从另一侧面也说明他与皇帝关系较密切。在《魏书·卷七十三·奚康生传》等相关记载中,皇帝经常对奚康生恩庞有加,故他不怕犯罪,一心为皇帝造七佛是合乎情理的。

三、两处碑文考释

(1)《南石窟寺之碑》碑阴文字第3排有“终复袭爵者”文。按奚康生有“辄用官炭瓦,为御史所劾,削除官爵。寻旨复之。(《魏书·卷七十三·奚康生传》)”的情况。两文当互指。“辄用官炭瓦”之事,就是指开凿南石窟第1窟的事,否则不会在竣工之后的《南石窟寺之碑》碑阴文字上着重记载“终复袭爵”这一情况。由此可见,奚康生曾擅自挪用官方财物开凿南石窟第1窟。

(2)北石窟第165窟中,有宋残碑载:“……泾州节度使奚侯创置……”

按《魏书·卷七十三·奚康生传》,奚康生死后曾被追封为侯。原文是:“又追封(奚康生)寿张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故奚侯当指奚康生无疑。“奚侯”及“泾州节度使”非奚康生生前的称呼,乃宋人追记或借用后代官名之词。奚侯的确认,为我们肯定北石窟第165窟为奚康生所造,提供了有力文献证据。

综上所述,我们似可以做这样理解:南、北石窟两个“七佛”大洞窟非偶然而成,而是北魏统治阶级自从文成复法后,利用佛教为政治服务思想的一贯体现,是继云冈石窟之后的又一新形式。它直接具体吸收了“云冈模式”的一些因素而又加以改造,因此它又是特定历史时期(北魏宣武帝元恪时),特定历史人物(奚康生)所独创且又尚未来得及推广的石窟模式。自从元恪死后,北魏皇帝的数目增加,指导这种“七佛”大洞窟理论的现实实践基础便不复存在,故这种形式在北魏晚期并没有再流行。

(本文最初公布于1996年甘肃省历史学会第7届年会,原载于《史学论丛》第7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原文名称为“南北石窟寺最早洞窟杂考”,原作者夏阳为曾用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