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斥时弊之文
东汉时期,一些文人学者不满于当时的世风、士风和学风,于是隐退著书,指斥时政,矛头直指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或抨击政治黑暗,指责豪门世族、门阀制度;或痛斥神学迷信,反对图谶之说;或揭露社会矛盾,发抒不平之气。他们的文章大都发愤而作,富有可贵的批判精神。如桓谭的《新论》,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荀悦的《申鉴》,仲长统的《昌言》,崔寔的《政论》等,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这里仅以王充、仲长统为例。
王充(27—97?),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出身“细族孤门”,曾师从著名学者班彪,勤学强记,博览群书,通晓百家学说。屏居乡里,专意著述。晚年贫穷潦倒,病逝家中。王充继承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学说,对西汉以来统治阶级提倡的各种神秘主义学说进行了相当彻底的批判。他论文强调内容,强调真实,认为文章必须有补于世用。在形式上提倡通俗,反对崇古、模拟和“浮华虚伪之语”。《论衡》85篇(今实存84篇,《招致篇》有篇名无正文)为其传世之作。其中《自纪》是他晚年写成的长篇自叙传,记述了他的家世、生平、著述及一生思想言行,可谓“实录”。其中写道:
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
夫圣贤殁而大义分,蹉跎殊趋,各自开门。通人观览,不能订诠。遥闻传授,笔写耳取,在百岁之前,历日弥久。以为昔古之事,所言近是,信之入骨,不可自解,故作实论。其文盛,其辩争,浮华虚伪之语,莫不澄定。没华虚之文,存敦庞之朴,拨流失之风,反宓戏之俗。
又写道:
充细族孤门,或啁之曰:宗主无淑懿之基,文墨无篇籍之遗,虽著鸿丽之论,无所禀阶,终不为高。夫气无渐而卒至曰变,物无类而妄生曰异,不常有而忽见曰妖,诡于众而突出曰怪。吾子何祖,其先不载。况未尝履墨涂,出儒门,吐论数千万言,宜为妖变,安得保斯文而多贤?
答曰:鸟无世凤凰,兽无种麒麟,人无祖圣贤,物无常嘉珍。才高见屈,遭时而然。士贵故孤兴,物贵故独产。文族常在,有以放贤,是则澧泉有故源,而嘉禾有旧根也。屈奇之士也,倜傥之辞生,度不与俗协,庸角不能程。是故罕发之迹,记于牒籍;希出之物,勒于鼎铭。五帝不一世而起,伊望不同家而出,千里殊迹,百载异发。士贵雅材而慎兴,不因高据以显达。母骊犊骍,无害牺牲;祖浊裔清,不牓奇人。鲧恶禹圣,叟顽舜神;伯牛寝疾,仲弓洁全,颜路庸固,回杰超伦;孔墨祖愚,丘翟圣贤;扬家不通,卓有子云;桓氏稽古,遹出君山。更禀于元,故能著文。
此文以富于战斗力的笔触,驳斥了东汉豪强势力和俗儒的种种谰言,表现了作者对东汉政权和维护豪族地主利益的门阀制度的愤慨与蔑视,以及对当时充斥文坛的“伪书俗文”的深恶痛绝。作者以清高自守,著书明志,反迷信,反复古,反传统,突出地反映了一个战斗的唯物主义者的可贵精神。文章采用设问答难的形式,独抒己见,上下古今,纵横论说。文辞铿锵可诵,论述说服力强。
王充之后,文章极富批判锋芒的作者还有仲长统。
仲长统(180—220),字公理,东汉末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好学博闻,富有文才。性格狂放,不拘于俗,敢于直言,时人称为“狂生”。著论名曰《昌言》(意为正当善直之言),凡34篇,十余万言,今大多散佚。《后汉书》录其《理乱》、《损益》、《法诫》等篇。其内容多暴露和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是东汉后期杰出的政论。如《理乱》篇之末段写道:(www.xing528.com)
夫乱世长而化世短,乱世则小人贵宠,君子困贱。当君子困贱之时,跼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压之祸也。逮至清世,则复入于矫枉过正之检。老者耄矣,不能及宽饶之俗;少者方壮,将复困于衰乱之时。是使奸人擅无穷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罪辜。苟目能辨色,耳能辨声,口能辨味,体能辨寒温者,将皆以修洁为讳恶,设智巧以避之焉。况肯有安而乐之者邪?斯下世人主一切之愆也。昔春秋之时,周氏之乱世也。逮乎战国,则又甚矣。秦政乘并兼之势,放虎狼之心,屠裂天下,吞食生人,暴虐不已,以招楚、汉用兵之苦,甚于战国之时也。汉二百年而遭王莽之乱,计其残夷灭亡之数,又复倍乎秦、项矣。以及今日,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此则又甚于亡新之时也。悲夫!不及五百年,大难三起,中间之难,尚不数焉。变而弥猜,下而加酷。推此以往,可及于尽矣。嗟夫!不知来世圣人救此之道,将何用也?又不知天若穷此之数,欲何至邪?
文题本作《治乱》,唐人避高宗李治讳,改“治”为“理”。文章揭露了君主专制所造成的罪恶,批判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封建正统观念的批判精神。文章任气逞词,铺张扬厉,骈散相间,挥斥自如,体现了汉末建安时代政论散文“渐尚通脱”、“颇慕纵横”的文风。
[思考题]
1.《史记》杰出的散文成就。
2.《史记·李将军列传》论析。
3.《史记》、《汉书》散文的比较。
6.王充《自纪》和仲长统《理乱》各有何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