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分体学史:骈体之赋形成与发展

中国分体学史:骈体之赋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骈体赋是继古体文赋、骚体赋和诗体赋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逐渐形成并获得极大发展的一种新型赋体。首先是句式的偶对,这是骈体赋最基本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古体文赋中已十分多见,在骈体赋中更是比比皆是。前人把骈体文称作四六,多指此而言;后来这也成了骈体赋的主要句形。总之,偶对是骈体赋的第一要素。

中国分体学史:骈体之赋形成与发展

四、骈体之赋

骈体之赋即骈赋,最初又名俳赋,是元代祝尧在《古赋辨体》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说司马相如《子虚》《上林》“其中间之赋,以铺张为靡,而专于辞者,则流为齐梁初唐之俳体”。由于俳体之称在古代含有诙谐、调笑、体格低卑等意,清人于是从柳宗元乞巧文》所谓“骈四俪六”中取出一个“骈”字,来为齐梁以来盛极一时的赋体命名,从而突出了这一体式的典型特点。

骈体赋是继古体文赋、骚体赋和诗体赋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逐渐形成并获得极大发展的一种新型赋体。它在体式上的最大特征,便是充分利用汉字单音独体便于两两相对的特性,在句式、语词、用意和声调上形成奇偶迭用、虚实相间、轻重悉异的和谐与匀称。

首先是句式的偶对,这是骈体赋最基本的形式。在句式的偶对中,又有单句对、双句对和长隔对三种类型。其中单句对又是基础,如谢庄《月赋》:“增华台室,扬采轩宫。”鲍照《芜城赋》:“廛闬扑地,歌吹沸天。”这种形式在古体文赋中已十分多见,在骈体赋中更是比比皆是。双句对即隔句对,指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如庾信哀江南赋》:“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萧纲《采莲赋》:“荷稠刺密,亟牵衣而绾裳;人喧水浅,惜亏珠而坏妆。”这种形式在成熟的骈体赋中最为普遍,而上下句的字数也逐步固定于四六,即上四下六。前人把骈体文称作四六,多指此而言;后来这也成了骈体赋的主要句形。长隔对在早期骈体赋中较为多见,其例如潘岳《笙赋》:“凄戾辛酸,嘤嘤关关,若离鸿之鸣子也;含妚啴谐,雍雍喈喈,若群雏之从母也。”陆机《文赋》:“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其次是语词的偶对,其基本要求是上下两句中同一位置的用词,必须属于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方位词对方位词,虚词对虚词,连词对连词等。如庾信《小园赋》“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中,一寸二寸与三竿两竿,为数量词之对;鱼与竹为名词对。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中,闺与陌、风与草是名词对,中与上是方位对,而暖与薰又是形容词对。又如谢灵运《长溪赋》“潭结绿而澄清,濑扬白而载华”中,潭与濑为名词对,结与扬、澄与载为动词对,绿与白是色彩对,清与华又是形容词对,如此等等,都须一一相对,句式因而整齐工丽。(www.xing528.com)

用意对则指前后句所使用的典故或成语,要么是同意补充,要么是反意相形,从而产生意蕴上的两两相对。同意补充即传统意义上的所谓正对,其例如庾信写江陵百姓被掳入关的惨状:“逢赴洛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哀江南赋》)前后句分用陆机赴洛、王粲离家典,强调了背井离乡的悲戚。其他如谢惠连《雪赋》“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鲍照《舞鹤赋》“入卫国而乘轩,出吴都而倾市”等,都是。反意相形即所谓反对,除前引陆机《文赋》以“沉辞怫悦”与“浮藻联翩”相形外,陶渊明闲情赋》所设“愿在裳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等十愿先正后反,以及庾信《哀江南赋》所谓“侍戎韬于武帐,听雅曲于文弦”用文武相对,都属于这类反意相形的例子。

总之,偶对是骈体赋的第一要素。唐代日本学者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中曾把六朝诗赋中的对偶方式总结为29种,以上只是其中最主要的几种。

另外,骈体赋在声韵方面,还追求“同声相应”和“异音相从”的协调与和谐。赋是韵文,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不受到诗在音韵声调方面的影响。齐梁时期,沈约创立“四声”说,为便声调和谐,并已开始注意到把它归纳为平仄的二元化问题。骈体赋在这时除了沿习诗歌押韵的“同声相应”外,也出现了讲究平仄的“异音相从”现象。例如庾信的《春赋》,就基本上达到了这一要求:“出丽华之金屋(仄仄平平平仄),下飞燕之兰宫(仄平仄平平平)。钗朵多而讶重(平仄平平平仄),髻鬟高而畏风(仄平平平仄平)。眉将柳而争绿(平平仄平平仄),面共桃而竞红(仄仄平平仄平)。影来池里(仄平平仄),花落衫中(平仄平平)……。”故许梿评《玉台新咏序》称“骈语至徐庾,五色相宜,八音迭奏,可谓六朝之渤澥,唐代之津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