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成果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成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文学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文学、东晋文学、南北朝文学。而晋宋易代之际,出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优秀的诗人陶渊明,他开创了田园诗这一题材,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而言,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不同造成南北朝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成果

第三章 魏晋北朝文学

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短短的三百多年经历了汉末动乱、三国争雄、八王之乱、永嘉南渡、北方十六国混战、南北朝对立等事件,战争不断,政权更换频繁,人民生活在动乱之中。政治的混乱和儒学自身发展的衰颓使传统的儒家思想失去了维系人心的力量,老庄哲学受到人们的崇尚,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而佛教的传入、佛学思想的流行,也使玄学中有了佛学的成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人们也有了新的价值观念,这些都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儒家思想的失落使文学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进入了自觉发展的阶段。文学的地位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开始和儒学、玄学、史学并立。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的认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一些探讨文学体裁、总结创作理论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作家们开始自觉地追求文学的审美价值,他们不再为政治教化而创作,追求文学上的成就成为文人新的人生追求,文学变成了作家个体的行为,他们在创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描写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

魏晋南北朝文学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文学(其中太康时期是西晋文坛的繁荣期,也有人以太康文学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东晋文学、南北朝文学。

建安(196—220)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一般以建安文学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始,建安文学还包括魏文帝、魏明帝时期的文学,主要代表人物是“三曹”、“七子”,他们用诗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诗风慷慨悲凉,后来人们就以“建安风骨”来指称他们的诗歌风格。

正始(240—248)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但正始文学一般包括正始以后到公元265年西晋建立之前的文学,主要代表是阮籍嵇康。因为这一时期司马氏掌权,政治黑暗,而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也在这时期盛行,所以嵇康、阮籍在作品中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自己的苦闷和对名教与自然的崇尚。(www.xing528.com)

西晋文学已经没有了建安文学的慷慨气势,创作内容上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地方,文人们只在形式上下工夫,描写日趋繁复。这一时期重要的文人有陆机、潘岳、左思、郭璞等人。东晋时期,玄言诗统治诗坛,这一局面一直到南北朝刘宋时期谢灵运的出现才真正得到扭转。谢灵运大力写作山水诗,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创作技巧。而晋宋易代之际,出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优秀的诗人陶渊明,他开创了田园诗这一题材,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朝主要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刘宋时期的寒门诗人鲍照,用诗歌唱出了对高门士族的不满和受到压抑的苦闷不平。齐梁时期则是诗体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沈约、谢朓等“永明体”诗人进行了新的尝试,为新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一方面受到南朝民歌的影响,另一方面出于统治者享乐生活的需要,梁陈诗坛描写宫廷生活和女性的宫体诗创作泛滥。

就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而言,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不同造成南北朝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总的来说,南方文学发展比北方文学兴盛,南北文风也不同,南方清绮柔婉,北方刚健质朴,这一点在民歌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但是,北朝文学也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作家和优秀作品。而且,长期的南北分裂和对峙并没有能阻隔南北文化的交流和南北文学的融合,一批由南入北的文人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流,特别是梁代末年滞留北方的庾信更是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赋也有一定的发展,王粲的抒情小赋《登楼赋》、曹植的《洛神赋》都是杰作。讲究对偶、声律之美的骈文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即是用骈文写成的。而志人小说世说新语》虽然篇幅短小,但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却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