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学批评教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文艺理论

文学批评教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文艺理论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心理学与医学领域,成为西方现代颇具影响力的一种社会及文化思潮,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化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其中以文艺理论与批评方法受其影响最为深刻。1900年弗洛伊德《释梦》一书的出版,则是精神分析学创立的标志。

文学批评教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文艺理论

三、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学说犹如一股强大的潜流,冲击着现代世界文化哲学的主潮,也波及了文艺学与美学这片水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不仅是这一学说的创始者,还是文艺学与美学领域的涉足者,弗洛伊德的名字是与精神分析学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弗洛伊德无疑是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名字,尽管在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弗洛伊德的学说曾被视为异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是:拥护者也好,反对者也罢,人们总是不能绕过这位犹太学者。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从诞生那天起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影响了20世纪许多国家的人们。法国让·保罗·萨特曾这样评价弗洛伊德:“影响整个人类,改变现代思想的只是三个犹太人,那就是弗洛伊德,马克思爱因斯坦。”(62)这样的评价或许有夸大的成分,却说明了弗洛伊德及其理论产生的深远影响,因为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类心灵的秘密,爱因斯坦发现了自然宇宙的秘密,马克思则发现了社会结构的秘密。可以这样说,马克思改变了人对社会的看法,爱因斯坦改变了人对自然的看法,弗洛伊德则改变了人对自身的看法。

人的问题始终是弗洛伊德深切关注的焦点,也是弗洛伊德全部著述与思想的核心。特别是在那个封闭的年代,谈论“性”如此敏感的话题,的确是惊世骇俗的,就连当时的弗洛伊德本人,也能意识到其学说所蕴含的巨大撼动力,用弗洛伊德的话说:“精神分析有两个信条最足以触怒全人类:其一是它和他们的理性的成见相反;其二则是和他们的道德的或美育的成见相冲突。”(63)可以说,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对于肇始于笛卡儿以来欧洲近代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不啻是一次全面而又深刻的反叛。

在人类筚路蓝缕前行的历史进程中,同样伴随着相反的运动,即人类历史的万顷浪涛之下也奔涌着对人类自尊心撞击的潜流。这其中之一,就是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在弗洛伊德看来,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而性本能冲动则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心理学与医学领域,成为西方现代颇具影响力的一种社会及文化思潮,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化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其中以文艺理论与批评方法受其影响最为深刻。一位弗洛伊德的传记作家评论道:“现在,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弗洛伊德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即如果不了解精神分析的内容,简直无法把握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64)

1.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与基石

精神分析一词,是弗洛伊德在1896年3月发表的法语论文中首次提出的。在此之前,1893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共同发表的论文《癔症现象的心理机制》,可以认为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奠基和正式起点。1900年弗洛伊德《释梦》一书的出版,则是精神分析学创立的标志。精神分析及其治疗方法的产生,既是欧洲精神病学中“心因学”思想影响的结果,也是弗洛伊德等人长期医疗实践的产物,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与基石如下所述。

(1)心理结构三层次说

要了解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实质,必须从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谈起。弗洛伊德在早期的理论中,曾提出过无意识(或称潜意识)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由无意识(深层)、前意识(中层)、意识(表层)三个层次构成。

①无意识。无意识又称潜意识,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是人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的贮藏库。这些本能和欲望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内涵,服从于唯乐原则,总是不断地为其寻找享乐的出路,并力图渗透到意识中以获得满足。无意识系统中本能、欲望的冲动赋予人的行为以动力。无意识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这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石与核心。在弗洛伊德之前,虽然已有人把潜意识概念引入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但是没能特别地加以关注和研究,无意识甚至被解释成没有意识,而弗洛伊德却把无意识即潜意识作为意识活动重要的前阶段,认为它是心理结构一个深邃重要的组成部分。

②前意识。按精神分析学理论,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指潜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服从于现实原则,主要功能是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在前意识中贮藏着社会的、道德的、伦理的、宗教准则、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及由此观念所形成的良心,包括由社会意识组合产生的个人理想。这种个人理想是前意识的“检查者”的核心,它不允许充满心理能量的本能欲望渗透到意识中去。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被压抑的欲望或本能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渗入意识层面。

③意识。指心理的表面部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部分。它面向外部世界,实现感觉器官的作用。弗洛伊德反对把意识和心理等同起来的观点,认为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小而且非主要的部分。意识服从于现实原则,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着心理中那些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意识主要功能在于,从心理结构中把那些来源于无意识系统中先天的、动物性的本能和欲望排除掉。所以,意识系统同无意识系统始终都处于对抗、冲突的紧张状态中,这种紧张状态是由对本我的本能、欲望的冲动进行必要的压抑所引起的。因此,意识系统的活动归根到底由先天的本能与欲望所决定。

(2)三部人格结构说

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核心。弗洛伊德早期的“二部人格结构说”包括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两部分。晚年,弗洛伊德又对早期的学说作了修改,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即“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

①本我。又译作“伊底”、“伊特”、“伊德”。它是人类人格中与生俱来并且最原始的无意识、非理性的结构部分。本我由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所组成,如饥、渴、性等,它是心理能量储存的地方。弗洛伊德形容本我为:“如果采用形象化可以为说明之助,我们便可称之为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伊底(本我)当然不知道价值、善恶和道德。与唯乐原则有密切关系的经济的或数量的因素支配了它的各种历程。”(65)它按“唯乐原则”活动,蕴贮着人性中最接近动物性的本能冲动。所谓“唯乐原则”并不是仅指一般的个人享受,而是包含着任何一种解脱的快感,如情绪痛苦以后的松弛,或个人无意识紧张的消除等。无意识的“本我”受“唯乐原则”支配,是人格深层的基础与人类活动的内驱力,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唯心主义的理论基石。

②自我。所谓“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它是在与现实多次反馈之后,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自我是一个意识系统,它与外部世界相联系,再现由外部世界积累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本我与外部世界、欲望与满足之间的居中者。自我是根据“现实原则”进行活动与运作,调节着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所存在的冲突,它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监督着本我,适当给予其满足。弗洛伊德曾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伊底”是匹马,“自我”是骑手;骑手给马指出方向。(66)而自我“须伺候三个残酷的主人(即伊底、超我、外界),且须尽力调和此三人的主张和要求”(67)。自我的主要作用是防卫和中介职能,即自我是外部与内部之间、本我和超我之间的过滤器。

③超我。所谓“超我”又译超自我,是指人格的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根据“至善原则”而活动。它限制着本我,以便达到理想的自我实现。它衡量是非善恶,代表理想并追求着完善。超我是在人的童年早期就发展起来的,当儿童在与父母及其他成人相比较时,就以这些人为榜样并通过“模拟作用”建立自己理想的“自我”。但父母及其他成人等会指出儿童言行正误并要求其遵守或改正。这样“自我”就分成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执行的“自我”,即“自我”本身;另一部分则是监督的“自我”,即“超我”。超我的职能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超我是本我和自我的监督者。在人格的三系统中,本我是人格中的生理成分,自我是人格中的心理成分,超我则是人格中的社会成分。这三者倘若能和谐运作,就能形成正常健康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和神经病症。

(3)心理动力说:里比多(libido,又译“力比多”)的本能论

精神分析学理论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把物理学中的动力学引入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生理能和心理能释放的结果。其中操纵人格结构的是心理能,而作为一定量的心理能,本能是整个人格系统的动力基础,与生的本能联系的一切心理能成为“里比多”。“里比多”主要指性本能,还包括了饥饿、渴等所有与生命延续有关的本能能量。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活动来自于性本能的驱使,里比多作为性本能的能量,要求得到适当释放。里比多可以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释放,还可以通过“升华”的作用,譬如把它转移到文艺、科学或宗教等被社会所认可的活动上,在这些高尚的活动中释放出它的力量。弗洛伊德指出:“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地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而其所利用的本能冲动,尤以性的本能为重要。因此,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目标。”(68)

弗洛伊德还进一步指出,性欲作为文学创作的动力,是因为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而诱发的。早期,弗洛伊德曾将人的本能分为两种:一是自我本能,指有助于个体自我保存的原始性冲动,如饥饿、呼吸、排泄、渴等;二是性本能,即生殖本能,指与性欲和种族繁衍相联系的冲动。晚期,弗洛伊德也将本能分为这样两种:一是生的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它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一种本能力量,代表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二是死的本能,为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立力量,表征着人类潜伏在生命中的一种消解性、破坏性、自毁性的驱力。在弗洛伊德看来,生的本能的目标在于建立持续的生命存在的统一体,以及不断地维护这种统一体的聚合与亲和;相反,死的本能目标在于分解、消解或毁灭这种亲和体。生和死这两种本能作用相反,又始终同时并存,似乎就是个人与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

2.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内容

精神分析批评建立了一套关于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理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就像海上漂浮的冰山,只有很小部分浮现于意识领域,那时而被海水滋润又时而被海风吹干的正是潜意识;而那最具决定意义的广袤无垠与深邃无比的“无意识”的存在,却淹没在意识思维的水平下面,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本我,又总是处在无意识领域。本我包含着的“里比多”即性欲的内驱力,成为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是,精神分析批评把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人类文化的创造活动,都看成是“里比多”的升华。并且把包括人类文化在内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都与非理性的无意识联系起来,我们下面就此展开讨论。

(1)文艺的动因与本质:被压抑的原欲得以满足与升华

“升华”一词本意是指使用热力,把质料较粗重的固块状态,化解为更为细腻与轻清的气体状态。弗洛伊德借用“升华”这一术语,指人将原有的本能冲动、欲望转向崇高的目标或方向和对象的过程。正是从这一意义上,弗洛伊德指出:“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69)依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无意识中最强有力、难以驾驭的是被称为“里比多”的性本能,也是人的先天本能和后天驱力,“人的性本能是生命的原动力,在人类生活中是异常活跃,像地下奔腾的岩浆”(70)。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这种本能欲望,弗洛伊德称为“压抑”状态。人如果想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就应将“里比多”改道并转移到符合社会现实与伦理道德的创造性活动之中,而使“里比多”得到释放。弗洛伊德认为,文艺正是为了表达作者不能满足的愿望,是以艺术形式使“里比多”得到释放,使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得到满足与升华。因此,文学艺术创作的动因和本质,可以说是作者被压抑的本能借助幻想得以满足与升华的结果。(www.xing528.com)

为了进一步揭示这种本能的实质,弗洛伊德还对这种本能作了进一步界定:“人类和动物存在着性的需要,这个事实在生物学上用‘性本能’的概念来表达,这就像用觅食本能来表达饥饿一样。在日常的语言中没有能替代‘饥饿’的字眼。”(71)“原欲”不仅是弗洛伊德本能学说的核心概念,而且在不同时期还有着不同的理论内容。弗洛伊德在其早期理论中着重强调“里比多”的性本能性质;而在其后期理论中,里比多的含义进一步扩大,不但成为个人创造性活动的动力与能量,而且扩展为一切社会文明现象的基础。弗洛伊德在《自传》中曾说:“我们可以丢掉‘里比多’这个术语,也可以把它用作一般意义上的精神能量的同义语。”可见,在弗洛伊德成熟的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框架之中,一切科学与艺术甚至宗教有关的问题,都可以用“里比多”及其转移与升华进行解释。因此,弗洛伊德提出了里比多的“升华作用”,将文艺创作看做艺术家性欲本能的转移与升华。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波林也说道:“性本能的这种可以受到影响或转向的特征,能够使这些本能服务于各种文明活动,甚至能对文明作出极其重要的贡献。”(72)

(2)创作的过程与特点:艺术乃作家的幻想和白日梦

弗洛伊德认为创作过程和想象活动的最初踪迹,应追溯至孩子们最喜爱、最认真和最投入的孩童时代的游戏活动。那么,游戏是如何演绎并转变成为文艺创作的白日梦的呢?弗洛伊德在《创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指出,这实际上是一种“替代”,其实对于童年的游戏,人们从不曾也不愿“放弃”,只是当人长大停止游戏时,人们就以“幻想”代替或创造所谓的“白日梦”。虽然,文学不是直接模仿真实对象的游戏,只是一种替代了幻想的虚构,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产生幻想呢?弗洛伊德的解释是,幻想是由存在于本我中的本能冲动造成的,与现实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距,由于野心和性欲这些本能冲动不能以赤裸裸的形式表现出来,只能借助幻想,于是人们只得把幻想掩饰起来,而且这也只是一种想象的满足,并不会导致政治制度和伦理秩序的失衡,因此,文艺创作就成了表现人们羞于启齿、不被容许的本能冲动的极好形式,可以在无损于社会的情况下,象征性地满足日常生活中人们难以满足的欲望,并使遭受压抑的精神心理与感情得到正常的宣泄和适当的补偿。

弗洛伊德曾断定:“一个幸福的人绝不会幻想,幻想只发生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人身上。”(73)将艺术活动看做幻想和一种本能冲动的升华,弗洛伊德毕竟想探究艺术家的创作心理的深层内里,按他的话说:“这些作品同样也面对着多种多样的解释。在我所写的文字中,我只想说明创造性作家的心理冲动的最深层。”(74)弗洛伊德将艺术家的创作活动描述为“白日梦”,艺术想象的世界即是欲望转移而寄身于其中的世界,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想象获得假想的本能欲望的满足。可以说,把白日梦作为文学艺术的源起,认为文艺是白日梦的升华,弗洛伊德对于文学艺术创造的无意识动因的揭示,打开了从创作主体复杂的精神结构方面阐析审美活动机制的探究之路。

(3)美和美感的根源:源于人的本能及性力冲动

从根本上说,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美学的创始人,也试图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重建美的哲学。其实,弗洛伊德美学观的基本特点和根本弱点,似乎都在他对美与美的根源所作的论断上。他曾说:“美学科学考察了事物的美的条件,但是它不能对美的本质和起源作任何说明。”又说:“对美的爱,好像是被抑制的冲动的最完美的例证。美,和‘魅力’是性对象的最原始的特征。”(75)弗洛伊德甚至无不肯定地说:“我坚信,‘美’的概念植根于性兴奋之中。”(76)可见弗洛伊德的美学观,就是美的基础是性,美的土壤也是性。

弗洛伊德认为美的创造以及创造美不需要人的社会实践,只需依靠那种不竭的“性力”和不倦的“本能”,强调美具有“非永恒性”,虽世界上美的东西终会消失,但只要“性力”尚未消失,人之性力欲求及其心理能量尚存,那么“只要我们还年轻,还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应用有相等的价值或更高的价值的东西来代替失去的对象”(77)。美,因此也就会出现。在这里,弗洛伊德就把“性力”看成美的创造的决定性因素,这就使其精神分析美学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与美学观的正确轨道。另外,弗洛伊德还把“审美快感”与动物性的“性冲动”联系起来。所谓“性力紧紧钳住了他的对象,而一旦对象丧失,即使作为补偿的代用品已经纳入,性力仍不愿放弃那失去的对象”(78)。认为审美是一种美的享受,也称之为“审美快感”,这是性之力和爱之本能获得美的对象而产生的一种愉悦。不难看出,在弗洛伊德的美学观中,不仅认为美的根源与性有关,同时还认为审美的根源亦与性密切相关,美与美感同出一源。毋庸置疑,文艺学与美学并不完全排斥“性”,也不完全排斥“性”的因素在美的创造与文艺鉴赏中的作用。但是,像弗洛伊德那样把“性力”确定为文艺与美及其审美的根源,既不能解释世界上美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审美现象的复杂性深刻性,而且也违背了美与审美的基本规律。

3.精神分析批评的批评实践及其局限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方法,精神分析批评论及其理论的影响波及了许多国家,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精神分析学的介绍和翻译。当时,从西方翻译介绍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说与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就有朱光潜、高觉敷、章士钊、潘光旦、张竞生等人。

(1)精神分析批评在现代中国的批评实践

在我国将精神分析理论运用于文学批评及其批评方法的运用,富有开拓性意义的人物当数郭沫若。1921年,郭沫若在《〈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一文中,就具体地运用精神分析学理论分析出王实甫有恋足癖,而且还是一个性变态患者,并由此具体分析了王实甫在作品中对女性态度的超常表现,认为作者潜意识的欲望,“是个体性欲由其人之道德性或其它外界的关系所压制而生出的无形伤害”(79)。郭沫若还从《楚辞》章句中,分析并阐释了屈原异乎寻常的性心理;从《胡笳十八拍》曲辞中,阐析并推断出蔡文姬患有歇斯底里症;1923年,郭沫若在《批评与梦》一文中,更是从潜意识层面深入剖析文本与创作主体之间的深层心理关系。

1933年,现代著名学者俞平伯发表《诗的神秘》一文,就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的人格学,来解释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规律。他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创作讲究“灵感”、“虚静”,注重“神来”、“妙悟”,似乎非常神秘莫测,其实“依据性析论说(即精神分析学理论),即埋伏于我们意识之下,所以‘神来’非神来也”。施蛰存也是一位批评家,他在《鲁迅的〈明天〉》一文中,运用精神分析学说深入细致地逐段分析了单四嫂子的心理过程,并将研究的视角深入到单四嫂子的潜意识心理层面:“便是单四嫂子的下意识中,也未始没有阿五在。”通常人们所见到的是单四嫂子的母爱,因为它显现于人的意识层,而性爱是潜藏在单四嫂子的无意识之中,所以作者也就写得隐蔽。可以说,运用精神分析学来探究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施蛰存可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人。

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深入具体地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学者还有闻一多先生。其研究方法是将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化人类学相结合,学术视野恢宏开阔,涉及神话、楚辞、民歌、造型艺术等诸多领域。闻一多在《〈诗经〉的性欲观》一文中,将《诗经》表达性欲之方式分为明言、隐喻、暗示、联想、象征五种,还专门列出论题分析“象征性交”之诗,认为这是潜意识的最突出的具体体现。闻一多还特别指出:“我屡次声明过我所谓象征的表现方法,是出于诗人的潜意识。”闻一多把整个《诗经》时代概括为两个字:杀和淫。他阐释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左传》,认为其中也充满了两个对应的词:战争与奸案。闻一多所概括的“杀”与“淫”,以及“战争”与“奸案”,就与弗洛伊德晚期推出的“死亡本能”与“生存本能”,在理论上恰如其分地对应起来,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1939年,时任西南联大教授的潘光旦先生,翻译了霭理士的《性心理学》一书。他以精湛的国学造诣,在广泛查阅和摘录正史和野史中有关中国同性恋现象的记载的基础上,撰写了《中国文献中同性恋举例》一文,当为中国第一部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来系统深入研究同性恋的学术成果。从文学角度上看,它又可视为应用精神分析学及其理论阐释文学文本的一次成功的尝试。潘光旦先生从中国古代典籍大量史料文献中细密钩沉、精心梳理,辩证阐释了中国古代同性恋及其诸多实例,其引诗文之翔实,阐释论析之缜密,研究视角之深入,今似无人可及,近百年遂成绝响。

(2)精神分析批评的局限评述

千百年来,天下最难解的谜语,在古希腊的神话中,莫过于斯芬克斯之谜。而谜底其实正是人类自己,从古至今以来,人类最想了解的也正是人类自己。而弗洛伊德突破了以往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懈地探究着人类的深层心理结构,犹如一束强光照射到人们尚未注意的,也是难以触及的神奇深邃的无意识场域,以及人类深层心理与文艺创作的关系等方面,以揭示人类自身心理活动的复杂性、深邃性与丰富性,并为后续的人文研究者辟出一片广袤无垠却又深邃艰难的探索之域。诚然,在弗洛伊德的文艺与美学评论中,最惹人注目和遭人诟病的,就是他对性欲本能作用的夸大,当然,不论是作为一种推断或是假设,其都难脱主观臆测之弊,但在客观批评之余,也应当肯定弗洛伊德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致力于人类深层心理结构和生物本源性探索与追寻的精神。但是,精神分析批评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大致有以下三点:

①认为文艺源于文艺家所固有的无意识“愿望”,以及由这种“愿望”产生的“幻想”,轻视和忽视理性意识的作用。

弗洛伊德贬低与忽视理性意识的作用,片面地夸大无意识的愿望和欲望的作用,并把这种非理性无意识愿望和欲望说成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和功力。他用这种无意识愿望和欲望等非理性观点来解释美学基本问题和艺术活动的动力,把意识和理性仅看成是本能和欲望附带伴随的次要因素,把非理性的无意识说成是精神系统的核心与根本动力。他否定意识和理性精神的主导地位,否认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关系,以及外界事物对它们的影响,把无意识、非理性视为孤立并自我决定的东西。这些都不符合人的实际情况。尽管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无意识,但无意识与意识毕竟是互相联系和互相渗透的,而且在正常人的心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理性与意识,人的活动毕竟是有意识的活动,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理论否认社会存在或社会生活对文艺的决定作用,否认意识和理性思维在文艺创作中的主导作用,认为文艺作品不过是某些无意识冲动的升华,认为本能决定人的行为动机,这就把人的本能与动物的本能等同起来,这也说明其文艺观在本质上是非理性主义的。

②把性本能看成人类活动的主要动力,甚至把文艺及其各种活动归结为个人性本能欲望的表现与满足,这种泛性论是难以成立的。

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一种泛性欲主义,即基本上用性欲冲动来解释人的各种精神与实践活动,文艺作品不过是某些原始的生物性的本能、欲望的升华。他把文艺创作归结为“俄狄浦斯情结”,把文艺作品中的种种形象都解释为与性有关的象征,譬如骑马、舞蹈、飞翔、赛车等都被视为性快感的曲折表现。恩斯特·琼斯就用俄狄浦斯情结理论说明“哈姆雷特的延宕”这一文学史难题,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迟迟未能痛下决心,动手杀死他的仇敌叔父克劳狄斯,就是因为哈姆雷特本人也有弑父恋母情结等,甚至把婴儿吸吮母亲奶水这样的活动也说成是性本能的表现。这种精神分析学批评显然牵强附会,主观臆造的成分过大,缺乏必要的说服力。弗洛伊德还把人类在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上的创造活动都归结为性本能及其转移和升华,但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并有成效地转移与升华,在此关键处却是语焉不详。可见,越是关键之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就越加显得捉襟见肘。

③在文学艺术与美学研究方法上,完全以精神分析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既缺乏科学性也不可取。

弗洛伊德探讨文艺与美学问题的研究方法,是从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出发来剖析文艺与美学问题的,因而其诸多观点及见解明显地带有精神分析法的印记,诸如“无意识”、“性力”、“俄狄浦斯情结”等,而且也不能对此类现象和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缜密翔实的论证和解释,这显然不太符合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另外,弗洛伊德所论及的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几乎都与他的需要有密切关系,然后用对这些艺术家及其现象的不很全面的分析与阐释,来论证或印证其精神分析学及其理论,这就使得弗洛伊德的研究与方法表现出极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弗洛伊德从达·芬奇《蒙娜丽莎》这幅名画中,得出艺术家的创作才能源于“性压抑”;从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主观臆断“哈姆雷特是一个歇斯底里症的病人”,并坚称“这是由我的解释所导出的不可避免的结果”(80),这就撇开了艺术家所处的社会历史与时代生活环境。

虽然弗洛伊德也认识到文学与美学问题的复杂性,甚至说道:“美学科学考察了事物的美的条件,但是它不能对美的本质和起源作任何说明,像往常一样,失败在于层出不穷的、响亮的、却是空洞的语词。不幸的是,精神分析学对美几乎也说不出什么话来。”(81)但弗洛伊德仍选取一些不全面的事实,譬如达·芬奇笔记中关于秃鹫的记忆,被说成是表现这位艺术家童年时的性欲,由此生发开来并大做文章。这就暴露了弗洛伊德用主观臆断的研究方法来分析阐释艺术问题,在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上的局限与不足。这也启示我们有必要在各式各样、纷繁复杂的西方批评流派思潮中,保持敏锐的判断力及把握正确的方向,让批评之舟不至于迷失于本能的淤滩,沉没于原欲的海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