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代巴蜀其他作家及其文学作品

汉代巴蜀其他作家及其文学作品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汉代其他巴蜀作家大汉帝国的盛世,通过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的赋体创造得到充分体现,巴蜀文化亦由此首次在全国产生辉煌,围绕着这三个标志人物,还有卓文君、李尤等人的文学创作。如《麈尾铭》,麈尾为东汉贵族知识分子、尤其是讲授儒家经典的学者所常用。据《后汉书》载,李尤有赋、铭、诔、颂、《七叹》、《哀典》等28篇及《蜀记》、《兰台集》2卷。其《东观赋》、《德阳殿铭》影响较大。

汉代巴蜀其他作家及其文学作品

第五节 汉代其他巴蜀作家

大汉帝国的盛世,通过司马相如扬雄、王褒的赋体创造得到充分体现,巴蜀文化亦由此首次在全国产生辉煌,围绕着这三个标志人物,还有卓文君、李尤等人的文学创作。

李尤字伯仁,广汉人。与班固张衡齐名,年轻时就以文章在当地显露声名。和帝时,侍中贾逵推荐李尤,说他“有相如、扬雄之风”,因而被召至东观(皇家图书馆),受诏作赋,拜兰台令史。稍迁,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同撰写记载东汉时期历史和人物的史书《东观汉记》,又撰有赋、铭多篇及《七叹》、《哀典》等,事迹见《后汉书·文苑列传》。其《长乐观》中“激水,转石,嗽雾,扛鼎”等句,是人们称道的名句。顺帝立,迁乐安(今属山东)相,卒年83。所作诗、赋、铭、诔、颂、七叹、哀典,凡28篇。《后汉书·文苑列传·李尤》、《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均有载。

李尤被时人视为放纵、倨傲之徒,这似乎就是他能够对文体进行多方面实验探索的地域文化性格基础。从总体上看,李氏将当时上流社会的各种事物,无论巨细,皆笔之于铭,并且咏物中寄寓着人生和社会的内容。如《麈尾铭》,麈尾为东汉贵族知识分子、尤其是讲授儒家经典的学者所常用。在李尤生活的时代,麈尾代表着传统道德规范和伦理思想,与后来士人手中的麈尾相比更具有道德层面的意义。再如《鞠城铭》:“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33],《琴铭》谓:“琴之在音,荡涤邪心;虽有正性,其感亦深。存雅却郑,浮侈是禁;条畅和乐,乐而不淫”,可见其咏物之作其实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此外,李尤作品还记录着当时生活的众多方面,如《平乐观赋》“飞丸跳剑,沸渭回扰”,说的就是一种游戏或市井表演的杂耍。在其《几铭序》中,李尤对“几”的来源进行了考证,曰:“黄帝轩辕,恐事之有阙,作与几之法”。其《漏刻铭》曰:“乃建日官,俾立漏刻,昏明既序,景曜不忒”,“昧旦丕显,敬听漏音”,所言正是当时的时间计量方式。又如《索隐》引李尤《函谷关铭》云:“尹喜要老子留作二篇”,亦是。

汉安帝时,李尤奉命续撰《汉记》(又名《东观汉记》)的纪、表、名臣、节士、儒林、外戚传等部分,起自光武帝建武年间,终于安帝永初时期,其良史之才,于之而彰显。史载:李尤“少以文章显,和帝时,侍中贾逵荐尤有相如、扬雄之风,召诣东观,受诏作赋,拜兰台令史”。据《后汉书》载,李尤有赋、铭、诔、颂、《七叹》、《哀典》等28篇及《蜀记》、《兰台集》2卷。其《东观赋》、《德阳殿铭》影响较大。“乡党”扬雄的《十二州箴》在系列咏叹组合方式、王褒《洞箫赋》对咏物绘形表现上的启发,是李尤创作特色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渊源,地域文化的蕴涵,前辈乡贤激励,是李尤见载史籍的重要原因。

李胜,亦有文才,为东观郎,着赋、诔、颂、论数十篇。(www.xing528.com)

“未能笃信道德”的巴蜀文化,养成着卓文君的“越礼”和“放诞风流”,习尚华美艳秾的巴蜀文风,熏染着卓文君的文学才华。正因为有着过人的音乐修养,她才能够听懂琴音的含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凤兮凤兮从凰楼,得托子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必和谐,中夜相从别有谁?”(《凤求凰》)她又是一个敢于主宰自我命运的奇女,毅然“夜奔”去追寻幸福;思念丈夫的真挚情感,却倾述得如此巧妙:“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其中又包含着多少智慧?她简直就是一个当代具有自尊自强的女性:“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白头吟》),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再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惯于在历史题材创作中“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的郭沫若,几乎是原版拷贝卓文君为“三个叛逆的女性”之一,使之成为彻底反封建斗争的符号。即使在封建统治严酷的古代,《卓文君》故事也见于各类剧种,成为普通民众喜爱的精神消费品,如《孤本元明杂剧·私奔相如》,清袁于令《肃霜裘》传奇,以及《当垆艳》、《文君当垆》等。

其故乡邛崃文君井畔,有后人记其事的一联: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崖知已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不以文学为专务却著述甚丰的,是严君平。其学生扬雄在《法言·明见篇》中赞美道:“蜀严嵁冥,不作苟见,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虽随和何以加诸”,可以说,被桓谭誉为“度越诸子”的扬雄,其作为魏晋玄学重要学术渊源的儒道兼容的太玄思想,就是源于严君平。严君平的《老子指归》是用直觉思维的方法去看待宇宙、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企图直接探知天地万物生存和发展变化的根本,摸索天地所由,物类所依的根据,是把道家思想体系化的关键人物,甚至被人视为“另一个庄子”。因司马迁《报任安书》而被后世人熟知的绵竹人任安,担任过广汉县令,是当时大学者,当时京城盛传“居今行古任定祖”,就是赞誉其高风亮节,蜀人秦宓夸赞之为“仁义道行,流名远播”,与同乡董扶交好并齐名京师,后归蜀执教,杜琼、杜微、何宗皆出自其门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