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变文:佛经故事演绎下的艺术创作

唐代变文:佛经故事演绎下的艺术创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变文是唐代新出现的一种通俗文学体裁。既然俗讲、“转变”如此受人欢迎,变文作品自然就大量出现。以敷演佛经教义、讲唱佛经故事为主的变文,写法上有两种形式。如《降魔变文》、《目连救母变文》等。这类变文虽取材佛经,但有较大的文学加工,有鲜明的艺术特点。这类变文现实性强,生活气氛浓。变文对季布充满同情心,对迫害季布的汉高祖表示愤慨。

唐代变文:佛经故事演绎下的艺术创作

变文是唐代新出现的一种通俗文学体裁。它的体制来自民间,唐以前就出现了以“变”为目的歌辞名。它的形成、发展除与唐代都市众多、经济繁荣有关外,主要与佛教的传播大有关系。魏晋时期佛门讲经就已出现“或杂序因缘,或傍引譬喻”以“宣唱法理,开导人心”的“唱导”法(慧皎《高僧传》)。唐时寺院则出现了把经义讲得通俗化、富有故事性的俗讲僧。俗讲的内容起先是比较严格地敷演、解释佛经教义,后来文学性愈来愈强,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以至社会事件都进入俗讲范围。而且讲唱地点逐渐由寺院扩大到民间,讲唱者除俗讲僧外,民间还出现了男女职业艺人。变文就是俗讲的底本,由于它把深奥的经文改变为通俗文,是经文的变体,故称变文(用胡士莹先生说法)。

从文字上看,变文由散文(包括骈俪句)、韵文组成,而演唱变文则是一门综合性艺术。第一,它与音乐有关。变文的韵文是要唱的,有的变文写本韵文上方即标明“平”、“侧”、“断”字样,表明要用“平调”、“侧调”、“断金调”演唱。第二,它与图画有关。讲唱变文时有图画随时展开,特别是在故事进入紧要处时,讲唱者就要听众注意看与内容相关的图画。郭煌写本《降魔变文》、《破魔变》背面就有图画,图画内容与变文内容相应。研究者认为,这种作法实为我国插图小说之开端。另外,讲唱者还须化妆,讲唱时还要表演。吉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中“翠眉alt处楚边月,画卷开时塞外云”,前句即写女艺人表演动作动人,后句是说画图内容吸引人。

由于“转(说唱)变”是一种生动、活泼的综合性艺术,因此它受到了唐代各阶层人士的喜爱。玄宗晚年就爱欣赏“转变”,文士们也爱听,有的还从中得到启发,影响到诗的创作。张祜就对白居易说过:“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非《目连变》何邪?”(孟alt《本事诗》)老百姓对“转变”更是十分喜爱,当时有个著名的俗讲僧文溆,“善吟经,其声宛扬,感动里人”(段安节《乐府杂录》),“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赵璘《因话录》)。既然俗讲、“转变”如此受人欢迎,变文作品自然就大量出现。

变文内容大抵分为两类,一是以敷演佛经教义、讲唱佛经故事为主,一是讲唱世俗生活,包括历史传说、民间故事以及现实社会事件。

以敷演佛经教义、讲唱佛经故事为主的变文,写法上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每篇由几段组成,每段先引几句经文,接着用长篇散名(中多骈句)解说,然后再来一段韵文。三者内容相同,细节则繁简不一。其中有些严格解说经文大义的被称为“讲经文”。“讲经文”一般形式比较呆板,缺少文学趣味。但有些变文,如《维摩诘经变文》只是利用“讲经文”形式,在散句、韵文部分安排许多世俗故事,文学性大增,又另当别论。再一种形式是舍去经文,纯用散文、韵文相间写成。如《降魔变文》、《目连救母变文》等。这类变文虽取材佛经,但有较大的文学加工,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它们想像奇妙,常以夸张手法写出动人心魄的场面。如《降魔变文》写佛弟子舍利弗与外道六师斗法的几个场面就十分精彩,中间写舍利弗化为白象破六师变成的水池一节,说道:(www.xing528.com)

六师既两度不如,神情渐加羞alt,强将顽皮之面,众里化出水池。四岸七宝庄严,内有金沙布地。浮萍菱草,遍绿水而竞生;软柳芙蓉,匝灵沼而氛氲。舍利见池奇妙,亦不惊嗟。化出白象之王,身躯广阔,眼如日月,口有六牙。每牙吐七枝莲花,花上有七天女,手掐弦管,口奏弦歌,声雅妙而清新,姿逶迤而姝丽。象乃徐徐动步,直入池中,蹴踏东西,回旋南北。以鼻吸水,水便干枯,岸倒尘飞,变成旱地。于是六师失色,四众惊嗟,合国官僚齐声叹异。

变文中写舍利弗化作金翅鸟王把六师变成的毒龙吃得骨头都未剩下的场面,更是令人胆颤心惊。这类夸张描写,是为宣扬法力无边服务的,它把人间种种奇迹,以及人力所不能做到的事情都用来形容佛的“神通变化”,“或现大身,侧塞虚空;或现小身,犹如芥子”(《降魔变文》),“或五眼六牙,三身八臂,九口十头”(《破魔变》),这些对后世神话小说的人物塑造很有影响。当然,这类变文也常用骇人耳目的场面、荒诞虚无的情节来宣扬因果报应地狱轮回等迷信观念,对人们的毒害是很深的。

以表现世俗生活为主的变文,有全部以散文形式写的,有全部用韵文形式写的,但都比较少见,大多数都是用一段散文、一段韵文,交替往复,直到完篇。这类变文现实性强,生活气氛浓。它们写历史故事,写民间传说,也写到现实中的大事。如《伍子胥变文》讲唱楚平王夺子之妻为妃,直臣伍奢劝谏,平王不听,且杀伍奢及其长子,又追捕其子伍子胥。子胥逃至吴国,领兵报父兄之仇,将平王鞭尸三百。故事塑造浣纱女、渔夫不贪富贵,帮助伍子胥反抗暴君,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中间有许多细腻的描写,艺术上有可取之处。《孟姜女变文》讲唱孟姜女为寻夫哭倒长城,见一骷髅,她用指头血点头颅骨,言若是其夫,血即渗入,果应,情节奇幻而惨痛。它实际上反映了唐代徭役繁重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张义潮变文》写的是民族英雄张义潮率众收复瓜、沙、伊、肃诸州的故事,是根据唐宣宗大中年间的真事创作的。变文热烈歌颂汉军的勇猛,“雄豪百当千”,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董永变文》则写佃农董永和仙女结合的故事,表现唐代贫苦农民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另有《秋胡变文》写秋胡求官回家过桑林时调戏一采桑女,以金相赂,女子亦拒而不从。秋胡到家,方知此女乃己之妻。变文辛辣地揭露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中丑恶人物的肮脏灵魂,歌颂了秋胡妻的高尚品质。本文除一赠诗外,全以散文叙说。《捉季布传文》由《史记·季布列传》一段短文敷衍而成,长六百四十余句。变文对季布充满同情心,对迫害季布的汉高祖表示愤慨。通篇全是韵文,就像一首长叙事诗。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表现世俗生活的变文,题材比较丰富,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安排、结构布局、语言运用等方面积累了许多艺术经验。这些经验为其他通俗文学所吸收,后来弹词、鼓词、话本小说的艺术形式,许多地方都受到变文表现形式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