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院长后的举措:台湾历史与现状

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院长后的举措:台湾历史与现状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蒋经国上台后,面对的是内外交困的局面。一时,岛内人士对蒋经国抱以厚望。蒋经国刚刚登上“行政院院长”的宝座,颇想有一番作为。新内阁中,首度启用台籍人士徐庆钟为“行政院副院长”,此外尚有连震东、李连春、邱创焕、高玉树、林金生、张丰绪等7位台籍人士入阁。针对政坛歪风,蒋经国在就任当天就提出,“行政院”要勇挑重担,要深入民间基层解决问题,作风要“平凡、平淡、平实”。

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院长后的举措:台湾历史与现状

蒋经国上台后,面对的是内外交困的局面。蒋家政治格局中,老蒋处于半退休、但仍大权在握;严家淦则处于放手旁观的状况。蒋经国颇可以有所作为。一时,岛内人士对蒋经国抱以厚望。然而,当时台湾蒋介石控制下,基本仍处于“老人政治”状态,各级权贵年事已高,而且大陆人士占绝对优势。以“国民代表”为例,1446名代表中,台湾人仅占32席(江南:《蒋经国传》,第424页)。更严重的是在专制独裁下,政风腐败,行政效率低下,引发人民更为强烈的不满。从“保钓运动”引发的民众民族意识和政治意识的复苏,议论和“倡言国是”的发展,直接触及了统治体制和所谓“法统”等问题。社会上要求变革的愿望相当强烈。这一切表明,台湾当局不仅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失去以往的靠山,在岛内的统治也面临重大的挑战。在“外交”难以作为的情况下,它不得不以更大的精力在岛内寻求社会的支持。

蒋经国刚刚登上“行政院院长”的宝座,颇想有一番作为。为了不辜负其父的期望,他上台伊始发表的施政方针就特别强调:“在此世局变幻,国家殷忧的时刻”,要以“国家利益为本,民众利益为先,势必排除万难,消灭叛逆中共”。“经国愿以守法则,负责任,推进廉能政治,来和全体行政人员互勉互励,共同实践……总统所昭示的‘国民革命再北伐,中华民国再统一’的时代使命。”(《蒋“总统”给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八辑,第247-149页)可见,在当时的政治框架下,蒋经国的使命自然是其父的继承与延续。

然而,在具体实行方面,他必须面对现实,顺应潮流,遂以“革新保台”为中心,推出一系列措施,重心是推行“本土化”,并对“自由化”有所松动,以换取岛内人士的支持;同时大力发展岛内经济,以增强自身实力。

(一)以“组阁”为契机,大力推行“本土化”

蒋经国出任“阁揆”后,首先在“组阁”时,大胆改革,以展示新人新政的抱负。其提出的“内阁”名单:

“行政院副院长”徐庆钟;“行政院政务委员”叶恭超、连震东、俞国华、李连春、周书楷、郭澄、李登辉;“内政部部长”林金生;“外交部部长”沈昌焕;“国防部部长”陈大庆;“财政部部长”李国鼎;“教育部部长”蒋彦士;“司法部部长”王任远;“经济部部长”孙运璇;“交通部部长”高玉树;“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崔垂信;“侨务委员会委员长”毛松年;“行政院秘书长”费骅;“行政院主计长”周洪涛;“行政院国家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赵聚珏;“台湾省主席”谢东闵;“台北市市长”张丰绪。

对于蒋经国交出的这份名单,台湾媒体给予了很高评价。一是大幅度提高了台籍人士入阁的比例。新内阁中,首度启用台籍人士徐庆钟为“行政院副院长”,此外尚有连震东、李连春、邱创焕、高玉树、林金生、张丰绪等7位台籍人士入阁。当时,台湾“内阁”成员共22人,台籍人士已达到三分之一强。二是延揽台籍人士参政扩大到台湾省和台北市长。“台湾省主席”也首次由台籍人士谢东闵担任。台北市长同样为台籍人士张丰绪。三是新阁员大多由年龄较轻、有一定地方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人士担任。因此,江南在《蒋经国传》中也评论说:“新阁不仅阵容新,气象新,活力也新,平均年龄61.8岁。”

这里应当看到,所谓“本土化”,实质是“台湾化”,即启用台湾籍人士参政议政。蒋经国的组阁,前所未有地加大了“本土化”的力度,显然对于化解“省籍”矛盾,加固蒋家王朝的统治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他始终坚持“以大陆人为主轴,台湾本省人为辅”的底线。这是与他的接班人李登辉“以台湾人为主轴,以大陆人为辅”的原则区别。此后,1976年国民党“十一大”时,27名中常委中,9名为台籍人士,占到33%。与此同时,“立法委员”“监察委员”及“国大代表”增额选举中,台籍人士的比例也大幅度增加。到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时,31名中常委中已有14人是台籍人士,占全体中常委的45%。各部会首长也大量增加台籍人士。但是,一直到蒋经国晚年,这个底线没有突破。

尽管这种改革属于“体制内改革”,是“在不危及反共戡乱体制稳定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提高台湾省籍势力在政权内的政治地位”。但通过这种改革,国民党当局与台湾民众的矛盾有所缓和,省籍矛盾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蒋经国个人的权力、地位也得到巩固和提高。

(二)行政革新

台湾长期处于独裁专制之下,其政风之混浊与腐败可想而知。公务人员程度不同存在因循守旧、欺下瞒上、假公济私现象,行政效率低下,乃至上班时间喝茶、聊天、看报、买菜、以各种名义出差旅游等,民众怨气很大。蒋经国也承认,这些行政人员风气不正,大体有7种表现:① 口是心非的虚伪作风;② 假公济私的自私作风;③ 高高在上的命令作风;④ 瞒上欺下的小人作风;⑤ 各自为政的本位作风;⑥ 利用特权的违反作风;⑦ 贪图享受的败坏作风(台湾《民主潮》,1977年第10期)。蒋经国要想真正有所作为,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整顿。新人新政之新,大体应在这里体现。如果各级官吏照旧贪腐成风,以权谋私,经济成就也会被激化的社会矛盾所淹没。为此,蒋经国决定向守旧、腐败、虚伪的政风开刀。

针对政坛歪风,蒋经国在就任当天就提出,“行政院”要勇挑重担,要深入民间基层解决问题,作风要“平凡、平淡、平实”。他强调,政府要“爱护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众,守信用,讲道义”,以此作为政府的“政治道德标准”。强调政府办事要“公平、公正、公开”。7天之后,即1971年6月8日,他又对行政人员提出十项革新要求:① 节约,停建一切办公楼、厅;② 公共工程开工、竣工不举行仪式,只发公告即可;③ 各级主管出国考察与参与会议,必须精密计划,并以精通外语为主要依据;④ 各级主管视察工作一律轻装简从,不许搞排场,不准扰民,禁绝一切招待;⑤ 除特殊规定外,一切官员不许摆宴、开招待会,谢绝一切应酬;⑥ 公教人员婚丧、喜庆不准滥发喜帖、讣告;⑦ 公职人员不许入夜总会、特殊营业所,如有违反,从严惩处;⑧ 各级首长谢绝剪彩、揭幕之类邀请;⑨ 注重公教人员福利,但不准乱发加班费、出差费;⑩ 人人负责,解决职责内问题,不准推诿,开小会、短会、不开无准备之会。(《蒋“总统”经国先生言论著述汇编》,第八辑,第313页)第二年3月6日,他又提出:“要节约,不浪费”,杜绝奢靡;“不要漏税,不要逃税”;“要遵守交通规则”;“要尊重公共秩序”;“要守法,不行贿”等八点“社会革新”事项。

平心而论,蒋经国的十项“行政革新”要求和八项“社会革新”内容,是较为切中时弊的,因而受到台湾民众的普遍欢迎。更为重要的是,他亲自督促各相关机构检查执行,对违反者必须从重惩罚。他宣称“这并非沽名钓誉,而是基于吾人民尽忠爱国的良知良能,不忍见到国家被大吃大喝带来大灾大难”(李松林:《蒋经国大传》,第516页),由于较为认真地抓落实,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

“行政院”公布十项革新实施一年后,据台湾有关方面统计,由警察机关查获涉足夜总会、舞厅、酒吧等非正当娱乐场所的公务人员,属于“行政院”下属各机构者共有926人,违反规定宴客、应邀剪彩、铺张浪费、滥发喜帖或讣告,经议处的30人。更为引起轰动效应的,是蒋经国亲自督导、查办的几个大案。如金果盘案,王正谊舞弊案,还查处并枪毙了贪污犯、“海关税务司兼稽查主任”白庆国;判处贪污犯、高雄市市长杨金虎5年徒刑等。

金果盘案(亦称香蕉案)发生在蒋经国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后。主角是高雄青果社理事会主席吴振瑞。他利用该社成立20周年之际,大搞庆祝活动,并处心积虑地给来宾和内部人员用真金制作了“果盘”,以进行贿赂和侵吞。经查处,该案涉及“外贸会”主委、“中央银行”总裁徐柏园。蒋经国得知真相后,立即下令撤了徐的官职。

王正谊是“行政院人事局局长”兼“中央公务人员购置住宅辅助委员会”主委。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此人是蒋经国祖母王太夫人的侄孙,是蒋家的至亲。论辈分,他与蒋经国为表兄弟。该案在于,王正谊利用与蒋家的特殊关系,在士林外双溪中央社区工程中营私舞弊,贪污美金13.75万元。当该案披露于报端后,蒋经国为表明铁面无私与惩治贪腐的决心,立即令沈之岳将王收押查办,后经过三次审讯,判处其无期徒刑。

蒋经国的这些举措,顺应了民意。这些案子的结局,大快人心。一时媒体颇多颂扬,其声望也随之攀升。

为进一步治理经济迅速发展后行政官员贪污盛行的歪风,国民党中常委还特意修订了“贪污治罪条例”,对贪污受贿予以严厉制裁。蒋经国还严令各级党政首脑辞去所有兼职,以“专心政务”并“以身作则”。尽管国民党积习太深,弊端难除,但蒋经国做的几件事还是对提高他执政的声望、延续国民党的执政地位起了一定作用。(www.xing528.com)

(三)稳定和发展经济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连续遭遇到三次国际经济风暴的冲击。一次是因美元贬值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次是1972年国际谷物因苏联农业歉收、美国抢购引发的谷物价格波动;一次是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

连续三次的国际风暴,使台湾经济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表现为:物价飞涨,从1972年底到1974年初,消费价格上升66.5%;外贸由长期的顺差变为逆差,到1974年贸易逆差已达到13.27亿美元;随之而来的是,大批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率由1972年的13.31%到1974年降至1.12%。

与此同时,70年代以来,台湾经济经历了以农养工,主要发展纺织轻工业,奖励投资,扩大出口等措施,使台湾经济结构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向现代工业为主的转变。之后,基础设施落后,原材料缺乏,电力能源不足等问题日益明显。当时,农业生产下滑,工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等等,这些大大制约了台湾经济发展和抵御国际经济风暴的能力。如果任其发展,不仅经济难以提升,社会矛盾也将加剧。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台湾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1.抑制通货膨胀

蒋经国在1973年3月出台一系列调控物价的措施没有收到实效后,9月进一步强调“稳定物价是安定社会秩序、维持经济成长、以改进人民生活的主要前提”,并进而提出新的举措。他说:“在政策性措施上,我们的着眼点是:以充裕民生必需品之供应为第一优先;以扶植农工增加生产为根本前途;以调节金融与改进运营为主要手段;以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为辅助措施。”(《汇编》第8辑,第521—522页)

1974年1月,台湾当局出台了“稳定当前经济措施方案”。具体措施为:

第一, 为稳定物价,应付能源短缺及国际通货膨胀的冲击,以调节市场,节约消费为要。具体采取提高油价、限制石油供应;节约用电,调整电费;调整交通运输费;稳定物价等多项举措。

第二, 在财政金融方面,要增加收入以支持发展,防止通货膨胀以协助稳定。具体措施为:提高酒价、地价,涨价归公,以增加税收;发行建设公债,以支援重大工程建设;提高储蓄存款利率4%,以吸收存款,减少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第三, 限建措施(继续实行五层楼以上的限建措施)。

2.推出第一期6年经建计划并推动十大建设

此前,蒋经国曾推出第六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1973—1976年),目标是促进重工业发展。由于遭遇世界石油危机,被迫停止。经过审慎研究,蒋经国主持制定了第一期6年经建计划(1976—1981年),目的在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现代化,积极开发经济资源,厚植发展潜力,加强经济应变能力”,着力发展重工业和精密工业;实现农业、交通现代化;开拓新能源和提高个人收入和生活水平。期间重要的举措是,在1973年推出了十大建设:① 核能发电厂;② 南北高速公路;③ 北回铁路;④ 西线电气化铁路;⑤ 台中港;⑥ 苏澳港;⑦ 桃园国际机场;⑧ 高雄钢铁厂;⑨ 高雄造船厂;⑩ 石油化学工业。这十大建设项目从1974年1月开始实施,到1979年完成。总投资达52.32亿美元。十大建设的完成,一是有力加强了台湾的基础建设,特别是交通和能源;二是提高了重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比重,特别是造船业的发展为台湾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此外,对于岛内来说,铁路交通的发展也为发展台湾东部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切,为台湾在80年代实现工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3.推动农业建设

到70年代初,台湾工业总产值已经大大超过农业总产值,农业开始呈现下滑的趋势。表现为:农业生产率下降,粮食自给率下滑,农业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大为减少。其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与不断老化;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致使大量农田闲置或粗放经营。这种现状不仅会影响整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为此,蒋经国上台伊始,就大刀阔斧地提出“加速农村建设”九项措施,主要是废除“肥料换谷制度”以及取消田赋附征教育费、放宽农贷条件、改革农产运销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此外还包括加强农村公共投资、加速推广综合技术栽培、倡设农业生产专业区、加强农业试验与研究、鼓励农村设立工厂等。其中,过去长期实行的“肥料换谷制度”,由于是强制性的用高价化肥换取农民稻谷,久为农民所不满。因此它的废除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1974年,又设立“粮食平准基金”,以稳定粮价、保证农民受益;其后又出台降低农贷利率等一系列措施,并推展第二次“土地改革”,目的是淡化小农经济,促使农业从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

应当说,蒋经国执政两年多时间内,较为有效地抵御了国际经济带来的风险,稳定和发展了台湾经济,获得了海内外舆论较高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