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歌舞创编基本技法与实用教程

幼儿歌舞创编基本技法与实用教程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歌舞捕捉舞蹈形象一般可有以下三种方法:1.从幼儿日常生活中捕捉形象。对于动作的发展变化,应遵循动作自身的特点和变化的合理性、可能性。

幼儿歌舞创编基本技法与实用教程

第四节 幼儿歌舞创编的基本技法与分析

编导在有了创意、主题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向后,就进入幼儿歌舞编创的施工阶段,其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要对动作元素进行挖掘与整合。创编技法课的目的就在于寻求新的动作、新的组合、新的感觉,形成“全方位地组合动作与舞步变化”。学习技法首先要掌握舞蹈创编理论和科学的方法,然后在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去研究幼儿舞蹈动作的发生及变化、发展规律,进行幼儿歌舞的创编。

一、舞蹈形象的捕捉

(一)舞蹈形象与舞蹈动机

舞蹈形象的树立应通过经提炼和加工的动作进行表现,就是设计出符合作品中人物(或拟人化)形象的舞蹈动作,也称主题动作,即塑造舞蹈形象的代表性动作。要捕捉一个新颖好看又别具一格的形象动作,使它更好地反映作品思想,这个动作可以是一个步伐、一个姿态,或者是步伐加姿态的一个动态,以及一个动态连接又一个动态的简单组合。形象的产生应从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动态入手,进行开发和设计,即舞蹈动机的寻找与开发。舞蹈的动机是指在塑造舞蹈形象的过程中,使之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内涵的最基本的凝聚形式和最小的结构单位。也就是说动机是过程中的动作。动机的长度一般是2—8拍。

1.动机必备的六个条件:A.形象性;B.可变性;C.简练性;D.鲜明的个性;E.舞蹈性;F.观赏性。

2.动机的分类:

(1)单一动机与复合动机。身体某一部位的动作叫单一动机,两个部位包括更多部位同时动作叫复合动机。

(2)主动机与副动机。在舞蹈中占主导地位的动机叫主动机,地位次于主动机但具有辅助作用的动机叫副动机。

(二)幼儿歌舞捕捉舞蹈形象的方法

当我们产生了创编幼儿歌舞的构想之后,如何通过舞蹈动作来表达自己此时此地特有的构想呢?如何能使自己编创的幼儿舞蹈与众不同呢?这就需要编者捕捉一个独特而又耐看的舞蹈形象,做到新、奇、特。这就是编舞技法之一——“捕捉舞蹈形象”,捕捉形象要使自己进入到角色里面,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身上活起来,抓住感受最为深刻的一面进行思考,抓出最能体现作品思想的动作姿态,从而更好的树立形象。幼儿歌舞捕捉舞蹈形象一般可有以下三种方法:

1.从幼儿日常生活中捕捉形象。

幼儿天真活泼、幼稚可爱,他们的言行举止无拘无束,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他们奔跑、嬉戏以及游戏等多姿多彩的动态常常成为幼儿歌舞创作者捕捉到的艺术形象。雨中嬉戏、雪中翻滚、劳动绿化,这些鲜活而又生动的幼儿生活场景,都给编舞者捕捉艺术形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并不是幼儿的每一个动态都可以拿来编舞,编导要善于发现并抓住万千动态中最闪光、最动人、最好看的一瞬,深深的印入自己的脑海中,并将之转化成幼儿歌舞中精彩的艺术形象。

2.从自然界、动植物中捕捉形象。

幼儿非常热爱大自然,往往会对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以及自然现象产生丰富的联想,在创作时,编舞者常常借物喻人来表现幼儿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一些优秀的幼儿舞蹈如《春芽》、《我和小狗》等其中许多令人难忘的舞蹈形象都取自于大自然和动植物的形态。因此,编者要想塑造出典型的动作形象,就必须用幼儿的眼光来看大自然和动植物,要善于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之更加鲜明、生动,这样塑造出来的形象自然令人难以忘怀。

3.从音乐当中捕捉形象。

从音乐中获得舞蹈形象是编导的一个重要创作方法。当编者在聆听音乐时,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韵味化作情感流入心田,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幅动作的画面,产生舞蹈形象。这是一种由听觉感知到形象思维,再到形象确认的心理过程。它首先需要编导认真的聆听音乐,重视第一次听音乐时的感受,然后反复听反复感受,加深印象,确立形象。

二、幼儿歌舞动作的变化与发展

舞蹈是时间性的艺术,强调动作之间的连接性和流动性。动作之间要找出合理的联系,进行变化发展,即要围绕主题思想和形象特点,把捕捉到的舞蹈动机加以发展,才能构成舞蹈的句子、段落直至整个作品,这就涉及到编舞的技法之二——“动作的发展变化”。在编舞时应突出舞蹈的动作性,充分开发动作语言,寻求更加丰富多彩的舞蹈语汇。

对于动作的发展变化,应遵循动作自身的特点和变化的合理性、可能性。任何动作都具有时间性、空间性、造型性的特点,那么动作在变化上就存在着不同的变化组合,变化组合时应围绕着动作的三元素即:姿态、节奏、动律来展开。变化动作的元素,可以保留一个,变化两个元素;或保留两个,变化一个元素。总之,既要有保留,又要有变化,不可以全部都没有变化,也不可以全部都变没有了。因此,只有抓住动作元素的可变化因素,才会得到不同风格的动作动态。

动作的发展变化有以下几种:

1.在动作的方向上进行左、右、正、反的变化。即改变动作的方向,如原型动作是面向一点完成的,变化后就可能是面向五点完成。

2.在动作的空间上进行上、下、中的变化。即改变原型动作的一、二、三空间,使高低关系有所不同。一度空间是指除了双脚接触地面外,还有身体的另一个部位也接触地面;二度空间指只有双脚接触地面;三度空间指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接触地面。例如:原型动作为地面动作,可以转换成空中或中间动作。

3.在动作的节奏上进行快慢转换、节拍转换的变化。例如,快慢转换,原型动作为四分之二拍,每分钟六十拍,可放慢至每分钟三十拍,也可以加快至每分钟一百二十拍;节拍转换,原型动作为四分之二拍,可以转换成四分之三拍、四分之四拍或八分之六拍等,只要适合舞蹈的需要就可以。

4.在动作的力度上进行变化。即用力轻重、缓急的处理与转换。比如,击、打、穿、刺,抽、甩、拖等动作在力度上的差异。

5.在动作的连接上加入转身、步伐或转换姿态的变化。

6.在动作幅度上进行变化。即所用力度和所占用空间大小的处理与转换。

7.保上变下。即保留上肢动作,改变下肢动作。

8.保下变上。即保留下肢动作,改变上肢动作。

9.动作倒带。即动作的逆向连接,改变动作的连接顺序,可以完全倒带也可以不完全倒带,给人以新颖的动势走向。例如,原型动作为向左点转四圈,变化为动作不变,向右转四圈,为完全倒带;向右转一圈、两圈或三圈为不完全倒带。

10.原型动作中加入新的因素。在动作中加入身体某一部位的动态,使动作更加复杂,新颖,但时间长度不变。

11.切割法。即把原先一步完成的动作分割成几部分来完成,一般都是比较紧密的连接。

12.改变原型动作的连接顺序。如一组动作是A、B、C、D的顺序,可以打乱它们之间的连接,形成A、B、C、A、D;A、D、B、C等变化。动作顺序的改变要注意动作之间的连接的顺畅,动势的统一和协调。

三、舞句、舞段的创作

舞句是由一个以上的舞蹈单词组织在一起,表达出相对完整的含义的舞蹈组合,是组成舞蹈语言的单一的片断。从舞蹈单词发展到舞蹈语句的层次,不只是量的增加,而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因为一个舞蹈作品是由一系列的舞句所组成,不仅舞蹈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由它依次地表现出来,而且,这个舞蹈的风格特点、情感基调也由它逐步地呈现出来。因此,舞句的构成要具有下列三个条件:

1.舞蹈动作的形象要鲜明,其内在的含义易于观众感受和理解。

2.舞蹈动作之间的连接要顺畅,注意高低、轻重、刚柔、动静的起伏对比变化,使其具有舞蹈的形式美

3.舞蹈动作的排列组织,要根据作者自身的表现情意的方式进行建构,要呈现出不同于别人的个性特色。

在舞蹈作品中,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的主题动作,一般由一个舞句组成。而作为主题动作的舞句,除了上述的三个条件外,还应当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时代生活环境所给予人物思想和情感的烙印。

一般说来,舞句不超过8小节(2/4,3/4),若音乐是4/4或6/8则是4小节。舞句包含一到两个动机,可以出现在舞句的任何地方,然后用连接动作将其隐蔽起来,动机之间的连接动作应具有流动性。舞句也可由一个原型动机加上它的变化动作组成。

舞段是由若干个舞句组成的表现一个比较完整内容的片断,它或是表现一定的情节事件的发展,或是描绘人物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况下的内在的精神世界,或是营造出艺术表现所需要的某种意境。一部舞蹈作品,即由若干个舞段所组成。所以说,舞蹈作品中的舞段,就类似文学作品中的章节。舞段有大段和小段之分,在不同的舞蹈作品中,亦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在小型的抒情舞蹈中,常常是根据人物的情绪发展和音乐节奏的变化来进行舞蹈的分段。

舞段一般包含两到三个动机,但也不排斥用一个形象动作。舞段一般占有四个乐句,创作技法如下:

1.原型动机加上它的发展变化,但要注意变化之后的动作必须和原型动机拉开距离。

2.主动机加上副动机,但要强调两个主题动作之间鲜明的对比。

3.主动机加上副动机,再加上其中一个的变化发展。

4.主动机加上副动机再加上主、副动机各自的发展变化。

5.一个动机的多次完全重复。

6.一个动机的完全重复再加上它的发展变化之后的连续重复。

7.主动机的连续重复加上副动机的连续重复。

8.主动机的连续重复加上副动机的连续重复再加上其中一个动机发展变化之后的连续重复。

9.主动机的连续重复加上副动机的连续重复,再加上主动机发展变化的连续重复和副动机发展变化的连续重复。舞段的进行要跌宕起伏,避免平铺直叙,高潮一般出现在第三乐句上。(www.xing528.com)

幼儿歌舞有其自身的特点,它面向的是幼儿,要贴近幼儿的实际。在创作幼儿歌舞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材要新颖独特,符合幼儿情趣,有独到的构思与创作方法,并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2.选择有表现力的,有新鲜感的音乐。

3.捕捉好舞蹈的动机,将其组合成内部充实的舞段,注意舞段之间的鲜明对比。

4.具有明确的节奏型。

5.注意空间动力平衡。舞台调度流畅合理。

6.不断地设置兴奋点,可以从最好的点子开始进行创作。

7.要用情感贯穿全舞,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8.处理好高潮部分,若高潮时不能把情绪推上去,那么作品就面临失败的危险,所以有时在创作之初就要把高潮的手段考虑清楚,如果拿捏不准,甚至就放弃重来了。

四、幼儿歌舞编创时的常用手法

(一)重复、再现

只有对捕捉到的形象,即动作形象进行重复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形象的确立。可以说不重复,就看不到形象,就看不懂舞蹈。舞蹈中重复的动作只有一个,其他的动作都是这个动作的派生。这种方法叫做重复动作的方法。为了使舞蹈形象和“意境”留在观众心上,因此重复、再现的手法是不可少的。如在幼儿舞蹈《向前冲》中,不但出场、进场都用了大跨步接转身再接踢腿这一方向、节奏都有变化的动作,而且在舞蹈的进程当中,始终都有这一动作的变形,让观众牢牢的记住了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久久不能忘怀。这就是重复动作的魅力,更是变化动作显示出的光彩。懂得了重复动作的方法,就找到了编舞的钥匙,其做法可有灵活多样,例如:

1.主题动作贯穿始终。

2.主题动作在不同的情节、段落,不同的节奏下变换出现。

3.主要的舞蹈组合(段落)反复出现。

4.开头和结尾是同样的舞蹈处理或“意境”的再现。

(二)夸张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舞蹈也同其他艺术一样,特别善于使用夸张的手法来发展其艺术形象。当然这种夸张不是无限度的随意夸张,它是根植于艺术原型,又不失艺术原型精气神韵的有限夸张,舞蹈编导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巧妙地把握住夸张的“度”。

(三)对比

对比有时间(节奏)上的快与慢、强与弱、延长与短暂等;有空间(造型)上的大与小、高与矮、方(线条凌厉,有棱有角)与圆(柔和,圆润)、放(伸)与收(缩)、动与静等。这些对比变化不应是形式上的安排,而是人物内心情感上的促使。舞蹈动作的变化也应如此,对比性的动作加大了情绪变化的起伏,使各种情感在相对中显得更鲜明、突出,所以,能使舞蹈语言更生动。

五、调度的运用

调度表现了线条和画面流动的美,是编舞时不可缺少的手段。调度不能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更不能是从横排到竖排到斜排到圆形的蹩脚摆布。它应像流水、像瀑布,是一种自然力的推动,流畅而有节奏。调度的线条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直线的,横线、竖线、斜线都是直线的进行,并且从直线的进行中不断分裂出对称和不对称的各种的八字形、三角形、菱形等等。比如,台后的一个横排不断向前推动出一个又一个的双横排,直到台口,就是简单的合理的发展。另一类是曲线调度,圆形、弧形、S形都是曲线调度。比如,从一个多人的大圆形分离出两个小圆形,从一个大的弧形分离出四个小弧形,这些都是弧线型的合理发展。

队形调度的要点:

(一)要体现对比美

演员在舞蹈当中不能只在一个位置,一个方向上移动,要向前、后、左、右的移动,这样不单丰满了动作也充实了画面。而在调度当中,又充满了各种高和低、分合和、动和静、疏和密的可能。编舞的任务无非就是在调度过程当中不断使用对比手法去揭示各种对比的可能。

(二)要寻找各种平衡的可能

平衡美是从生活到艺术的又一个美的原理。表演者如果在舞台上的位置站偏了,画面就不好看,这是因为破坏了平衡美。在群舞的队形当中,左和右、前和后的对称,也是因为找到了平衡。舞蹈中有时左台后是一群演员,右台前是一个演员,这也是一种动感的平衡。因而舞蹈的调度美正是在不断寻找平衡的过程中形成的。

六、技法练习

动作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完全分立的,如在改变动作幅度时也相应地改变了动作的空间和节奏,在动作的发展变化中应综合掌握,练习时要知道在做以什么为主的变化练习,是改变方向还是改变力度等等,要明确目标。

根据以上的方法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充分调动思维,展开想象,对动作的可能变化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捕捉形象及舞蹈动作的塑造

人物形象塑造。①从生活着手,模仿外在的动态形象。例如:既可以模仿现代人的外在形态,也可以模仿石刻、绘画中人物的形态。②从人物内心情感入手,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愁、苦、烦、闷等情绪。

动物形象塑造。对动物的外形进行模仿,即模仿走、跑、跳等形态。对动物的内心情感进行设计,即表现喜、怒、哀、乐等情绪。

植物形象塑造。对植物的外形进行模仿,如模仿花草、树木等的外形。表现植物的风格,如表现荷花的清高、苍松的坚强等。

表现自然界的景象。例如:对春、夏、秋、冬、雨、雪、风、雷等形象进行描绘和刻画,挖掘出景象的深层含义。

(二)姿态、造型练习

设计若干单一姿态或造型,然后考虑动作造型之间的联系和可能变化的、连接的因素,进而完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及转换,使之形成长的舞句,甚至舞段。

(三)即兴练习

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解放思想和身体,积极进行尝试。通过练习,能更好地调动身体,寻找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加以丰富、发展,形成作品。

练习的题目不要太具体,也不要太大,以便于操作和完善。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表现感情为主的小品:如表现高兴、忧愁、恐惧等情感的小品练习。

2.塑造性格形象的小品:如表现刚毅、忧柔等性格形象的小品练习。

3.情节型小品:如表现回家路上、起床、帮奶奶做家务等内容的小品。

(四)调度练习

1.针对不同的情绪变化,设计舞蹈画面以及画面的流动变化。

如:根据大海的风平浪静与波澜壮阔的对比变化,设计舞蹈画面;由忧伤到喜悦的情感变化等。

在进行舞蹈的画面流动变化训练时,可以训练如下的内容:A.聚和散 B.对比 C.平衡、对称(对称与不对称)等。

2.动作线条与运动路线的变化练习。

如:进行直线、曲线的动作练习;进行不同线条和形状的交替流动变化;表现线条在舞台上的不同区域的色彩变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