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歌舞创编实用教程:要素及示例

幼儿歌舞创编实用教程:要素及示例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编者一定要从幼儿的思维、视角出发,进行童心体验,符合幼儿的审美追求,使创编的幼儿歌舞清新、流畅、生动、活泼,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富有童真童趣,为幼儿乐于接受和喜爱。创编者通过对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进行思考和审视,再结合幼儿的特点,也可以创编出许多有色彩、有意义的幼儿歌舞。

幼儿歌舞创编实用教程:要素及示例

第三节 幼儿歌舞创编的要素及示例

舞蹈创编是一种舞蹈的审美创造活动。由于每个创作者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情趣爱好、性格特征不同以及接受的舞蹈教育不同,因此就会对所要表现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使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创造出不同的舞蹈形象。幼儿歌舞作为舞蹈的一个类别,在创编上既要遵循舞蹈创作的一般规律,又要紧紧抓住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创作,不能脱离幼儿实际需求和情趣特点。在幼儿歌舞创编中要做到这一点,应从歌舞的题材选择、构思、结构、音乐选择、舞蹈的构图与发展变化等诸方面的创作因素进行考虑,使作品突出幼儿歌舞的艺术个性和特点。创编者一定要从幼儿的思维、视角出发,进行童心体验,符合幼儿的审美追求,使创编的幼儿歌舞清新、流畅、生动、活泼,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富有童真童趣,为幼儿乐于接受和喜爱。

一般来说,一部舞蹈作品的编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选材、构思、做结构”是设计阶段;“挑选、剪辑音乐”是准备阶段;“编舞”则是施工阶段。下面就对创编过程中涉及到的诸要素进行阐述。

一、题材

(一)题材与主题

舞蹈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所反映和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舞蹈题材有广义、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题材是指作品所反映和描写的生活范围或生活类型,如现代题材、历史题材、军事题材、农村题材、儿童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指作品所反映和描写的具体的生活现象,如反映幼儿热爱科学、团结互助的内容等。

主题是舞蹈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又叫主题思想。舞蹈的主题就是创作者通过一个舞蹈作品来表达的一定的中心思想,而题材就是用具体事物、生活情景等材料来表现这个主题思想的。也就是说主题是作品的核心、主体,而题材则是具体描写主题的材料。

(二)选择幼儿歌舞题材的方法

题材的选择是舞蹈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材的过程也就是确定作品思想和立意的过程。题材的选择要和主题协调统一,可以先确定主题再选择题材,也有很多创作主题是在题材的启发和感染下产生的。对于幼儿歌舞的创编题材来讲,要防止在选择题材时脱离幼儿的实际情况,脱离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水平,要抓住幼儿时期的性格特征,使幼儿歌舞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形象以及拟人化等特点。用一颗童心去观察认识世界,从幼儿情趣出发,从幼儿喜闻乐见以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想所做的内容中取材,即所谓的“求童心,唤童趣”,同时力求主题的新颖及富有教育意义。

幼儿歌舞的题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立。

1.直接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求创作题材。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处处体现出幼儿特有的情趣,这些生活的本身,就是幼儿歌舞最好的题材,如《小球迷》、《姥姥门前看大戏》等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一些生活场景经提炼、加工,就可以形成反映幼儿热爱劳动、助人为乐或尊老爱幼的作品,也很受幼儿的喜爱,如《洗手绢》、《一分钱》、《让座》、《捉蛐蛐》等。

2.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选取富于幼儿情趣的、引发幼儿想象的动植物、自然景象进行创作。

这一类的题材,可以从幼儿喜爱、感兴趣的动植物入手选取,如《小青蛙》、《两只老虎》、《小猫咪》、《小草》等;也可以从幼儿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充满丰富的想象入手选取,如《种太阳》、《数星星》等。这一类的幼儿歌舞,可以使幼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

3.从幼儿喜爱的寓言、童话以及其他文学作品中取材。

如《白雪公主》、《乌鸦狐狸》、《龟兔赛跑》、《掩耳盗铃》、《皇帝的新装》等幼儿歌舞,就是这一类的作品。此类作品,通过不同的栩栩如生的形象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从中懂得善、恶、美、丑和一些做人的道理。

4.从音乐、美术摄影雕塑等其他的艺术形式中选材。

创编者通过对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进行思考和审视,再结合幼儿的特点,也可以创编出许多有色彩、有意义的幼儿歌舞。此类作品可以丰富孩子的视野,培养幼儿对艺术形式的综合感受,使他们受到多种艺术形式的熏陶,从而多渠道的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如《采蘑菇的小姑娘》、《拔萝卜》、《三个和尚》等。

5.根据时代的发展及当前的形式来确定主题。

这类题材对于培养幼儿的思想品质有很大的意义,比如根据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世界环境保护日等主题进行编排的歌舞,对于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如我国载人飞船成功的遨游太空,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小小航天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通过对航天飞船的飞行和对未来太空中人类生活情景的想象,表现了幼儿对于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三)选择幼儿歌舞题材的角度

舞蹈作品的题材应该多样化,应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人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但由于舞蹈摄取生活的能力有限,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生活都适合于舞蹈表现,因此取一个独到的选材角度是至关重要的。舞蹈所选取的镜头往往是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它所抒发的情怀也是生活当中转瞬即逝的却被编舞人巧妙地抓住了的一瞬间。所以舞蹈选材的角度一定要巧妙,要有独到性,切忌面面俱到,这是舞蹈选材的原则。比如《步步高》这一舞蹈的作者就巧妙地抓住了幼儿与小树比高低这一点,把这一内容表现得既合情合理,又生动活泼。

歌舞题材的选择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强烈的动作性,即通常所说的要选择“能舞起来的材料”。这是由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是人体的舞蹈动作的特点所决定的。一般来说,缺乏动作性的题材,用舞蹈语言来表现困难就比较大。

2.要有抒情性,题材要孕育着深厚的感情动力。这是由舞蹈长于抒情的艺术特点所决定的。舞蹈是人类情感最激动时所选择的表现形式,它最能表现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精神世界和情感。所以,在选择歌舞题材时,一定注意要具有抒情性。

3.要有直观性,必须是能出现在舞台上,让观众直接看到或听到的。幼儿歌舞题材的选择也应遵循以上的原则。

总之,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成为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我们应以幼儿的眼光去审视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从丰富多彩的幼儿生活中寻找幼儿歌舞的创作灵感,从而去发现适合表现幼儿情趣的题材,以突出幼儿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二、构思

(一)构思的基本概念

舞蹈构思是指编舞者在体验、感受生活的基础上,运用舞蹈的形象思维,对所要创作的舞蹈作品,从萌芽、酝酿到成熟的孕育过程,也就是舞蹈编导在进入创作之前对舞蹈作品的整体设计,包括舞蹈的体裁、舞蹈的情节发展、音乐的选择和动作的风格特点以及舞蹈中的画面设计、服装、道具等等,这些都是构思的内容。简言之,舞蹈的构思就是对一个舞蹈全部设想的总和,即舞蹈未来可能会出现的样子。

(二)构思包含的基本内容

1.舞蹈的体裁样式

在构思的过程当中,舞蹈体裁需要首先确定下来。体裁指的是所要编创舞蹈作品的样式,即所编舞蹈是独舞、双人舞、三人舞还是群舞,风格是抒情性的还是戏剧性的,是情绪舞还是情节舞,舞蹈的情调是什么。

2.音乐的选择

在构思当中,还包含着对音乐的想法,即音乐应是什么样的速度,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情调;是抒情性的,还是活泼的;是舒缓的,还是跳动的;是轻快的,还是热情的;音乐的进行是一气呵成的,还是有起有伏的;音乐的基调是什么样的等等,这些都是创作者在构思阶段需认真思考的内容。

在创作中,音乐和舞蹈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互补的。有时创作者习惯于先有了音乐再进行编舞,通过音乐的启发和刺激,寻求更加强烈和丰满的舞蹈动态和动作形象。舞蹈只有在形体动作和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的有机结合中才能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因此,舞蹈和音乐可以说是“鱼水关系”。

在选择幼儿歌舞的音乐时,应注意音乐的乐句要短小活泼,旋律要流畅,音乐节奏要鲜明强烈,富有感染力,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动感;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便于幼儿理解;歌词应通俗易懂,顺口,易记,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跳舞的欲望。

3.动作的风格

由于还没有进入到舞蹈动作的编排阶段,所以在构思时不必出现具体的动作,但要考虑采用怎样的舞蹈素材进行创作,怎样的舞蹈风格更适合主题的表述;是选择古典舞、芭蕾舞,还是民族民间舞;是快节奏的还是舒缓的。切忌在一个舞蹈里什么风格的动作都有。构思时想好了动作风格,就会为下一步编舞提供了明确的思路,为动作的开发和组织指明了方向,使舞蹈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明突出。

4.队形画面

舞蹈当中会出现哪些队形、画面,应该有怎样的调度,也要在构思时浮现在创作者的脑海中。它包括流动与凝聚、分散与合拢、高与低、大与小、前与后、左与右的种种队形组合。比如少儿舞蹈《小蚂蚁》的作者,通过深入观察生活,将画面定位成“线”与“堆”的交替使用上,把小蚂蚁表现得惟妙惟肖。

5.舞蹈的开始—发展—结束

舞蹈的开始—发展—结束指的是舞蹈的布局和段落的分配,是舞蹈结构的雏形。在编创一个新舞蹈时,作者先要构思一个结构的大致框架,即舞蹈应采用怎样的段落结构来进行组织,以及在舞蹈中安排怎样的情节或情绪,进行怎样的变化、发展,采用怎样的叙述模式,是顺叙还是倒叙等等。

(三)构思幼儿歌舞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幼儿化的问题。

幼儿化首先表现在构思与表现手法上,也就是说,舞蹈从构思开始,就不要用大人的思维方式去想,要尽量向幼儿的思维方向靠拢,才能编出幼儿喜欢的舞蹈。可以这样说,舞蹈对幼儿来讲,是一种游戏,一种趣味,一种表现,而在这种表现中,孩子们获得了美的享受,获得了想象的快感,因而,为幼儿编排的舞蹈,从进行构思的时候起,就要想一想,怎样把这个舞蹈,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律动、歌表演或集体舞编成一个小游戏让孩子们来玩,使孩子们觉得跳舞就像做游戏一样好玩,这样,舞蹈的幼儿化也就自然显现出来了。(www.xing528.com)

2.要注意设计一些能让孩子们兴奋和感兴趣的“点子”。

在幼儿舞蹈的编排中,只设计动作把舞蹈音乐填得满满的,那是不可取的,有时还要增加一些有趣的道具、背景甚至声音、对白等来衬托舞蹈,这样孩子们才会更感兴趣,跳起来也更投入了,舞蹈也会显得更生动有趣,这些能给舞蹈增色生辉。紧紧地吸引孩子的方法和手段等都可称之为“点子”。例如,有一个幼儿舞蹈《母鸡搬进新楼房》,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一群小鸡一边“咯咯嗒、咯咯嗒”叫个不停,一边各抱一个有自己身体一半大的鸡蛋从“鸡房”里跑出来,此情此景,使舞台上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显得十分生动有趣。这么有趣的一幕,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却不在舞蹈的动作上,而在动作以外的“咯咯嗒”的叫声,以及“大鸡蛋”道具上。因此,我们在编舞时,除了设计好动作,还要注意借助其他方面的资源,把真正的童趣表现出来。

总之,构思阶段应从舞蹈的整体进行考虑,在体裁、音乐、舞蹈风格、舞蹈结构等方面进行反复深入地思考,统筹安排,立意准确,角度要巧,使舞蹈具有新意,引人入胜。

三、结构

(一)结构的基本概念

结构是指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构造方法,是表现作品主题思想、塑造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也是进行舞蹈创作的基础。当我们选好一个题材,并感到这个题材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时候,也就同时确定了可能表现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去向。那么用怎样的方法来表现,就要靠作品的结构了。可以说,结构是舞蹈编导者“头脑中的创造”。舞蹈作者在选定了题材后,就要考虑如何进行具体的安排,哪些情节在前,哪些事件在后;情绪、情感的节奏如何起承转合,如何发展变化;如何起头,怎样结尾,高潮放在哪里,以及整个作品如何串联为一个整体等等。这些都属于舞蹈作品的结构。

(二)常见的结构形式

①一段式:这种形式的舞蹈从头到尾只有一种节奏、一个速度,可以产生一气呵成的效果,所表现的内容的情感比较单一,没有繁复的发展变化。

②两段式(A、B式):这种形式的舞蹈在速度的快与慢上相互结合,可先快后慢,也可先慢后快。这种舞蹈多以舞蹈的节奏和情绪的类型对比来安排舞蹈的结构。

③三段式(A、B、A式):这种样式的舞蹈作品,由开头导入的主题动作(A)和与此相对比的主题动作(B),以及头一次主题动作(A)的反复这三部分构成。一般为快、慢、快,也有慢、快、慢的表现形式,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和变化,情绪的表现更加突出。

回旋曲形式:这种样式的舞蹈作品,由三个以上的动作部分构成,并有贯穿整个作品的一贯主题。这种形式,作品最初的主题动作或主要的主题动作(A),在其他的动作部分(B、C、D……)导入后隔一反复,新的动作(B、C、D……)也规律性的间隔插入,主要动作(A)至少反复出现三次。通过反复主题动作,既可以强化作品的主题,又可以加深对作品的印象,增加对作品的兴趣。

⑤戏剧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即按照情节内容发展的时间顺序渐次展开,作品从开端、发展、高潮直至结局,层次递进,思路比较清晰,场次划分也比较清楚。这种结构样式故事性较强,以人物事件的矛盾展开作为主线,属于情节性舞蹈。

(三)设计结构的基本原则

1.要考虑到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主题去寻找结构的合理性。

在创编时,创编者一定要考虑好如何把一系列的生活材料、人物、事件、情绪等分别按主次、轻重、繁简、先后,合理而恰当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既符合生活的规律,又适应一定体裁的要求,组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

2.既要符合内容的需要,又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们欣赏的心理。

一般来说,舞蹈都需有开端、发展、高潮、结束。

3.结构要严谨,连接要紧凑,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布局匀称。

幼儿歌舞创编同样应体现舞蹈的结构特点。幼儿歌舞相对比较短,情节简练,动作变化较少,在处理结构时应灵活掌握,合理安排舞蹈结构,要突出作品的完整性,使舞蹈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适合幼儿表演,让幼儿喜欢,乐于参与。如小班应以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为主;中班以律动、集体舞、歌表演为主;大班相对来讲肢体运动能力发展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进行表演舞、集体舞、音乐歌舞剧的锻炼。

总之,设计结构的目的在于运用结构的表现手段、方法,把作品的思想、情节作一番巧妙的安排。给舞蹈设计结构时,时刻不要忘记从舞蹈的表现手段和舞蹈动作的角度去考虑,同时,也可以借鉴和使用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段,如采用文学的倒叙手法、音乐中的“卡农”等来表现人物、情节等等,只有这样,设计出的舞蹈结构才可能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更好的表现舞蹈作品。

四、构图

(一)构图的基本概念

舞蹈构图是舞蹈语言在舞台上存在和呈现的方式,也是舞蹈在时间、空间中的动态结构,一般是指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不断变化、流动的舞蹈路线或队形)和画面造型,包括舞蹈队形变化中形成的图案和舞蹈静态造型所构成的画面。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任何构图都是由不同的线(直线和曲线)所构成的形,即三角形、方形和圆形,以及三角形的变体——菱形,方形的变体——梯形和圆形的变体——椭圆形所组成的。所谓构图就是这些线和形的组织和安排,根据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把它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以给人带来美感。

(二)舞蹈构图的基本原则

构图是编舞中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随着登场人物的行为和感情发展而设计的。它没什么固定的“程式”,关键是要通过队形图案的变化把舞台衬托成作品所需要的空间、境界。所以构图不是一种机械的方法,其性质接近于美学。可以总结统一为“多样统一”的原则。所谓“多样统一”,即画面变化多样,同时又浑然统一。若一味多样而散漫无主,不美;若一味统一则呆板无趣,也不美。

对于舞台的构图,我国传统的审美习惯是“均衡”、“匀称”。“均衡”就是常说的“不要偏台”。均衡的构图有两种,一种是对称的均衡,一种是不对称的均衡。“匀称”是指构图上不要有死角或多一块、少一截等感觉。有时也需要不均衡的场面,那是由于强烈的剧情冲突的需要,需要利用不均衡的场面造成一种高度惊恐不安的气氛。另外,还有一些构图的审美原则,如“整齐一律”,亦称单纯同一,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美的原则,它的特点是没有差异和对立的一致和反复。又如“调和对比”,调和对比是指事物的差异和对立的统一。“调和”是事物的差异中的统一,“对比”是事物的统一中的差异。

舞蹈构图必须从表现舞蹈作品的内容和塑造人物的形象出发,来选取适当的表现形式,安排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空间运动线,而形成不断移动的舞蹈画面。舞蹈的空间运动线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不同线条所能引起人的审美情感的体验为标准。不同的构图会给观众留下不同的直觉感受。例如,直线运动所形成的斜线和竖线,可以表现出强劲有力的动势,有逼近、压迫的感觉;横线则比较平稳、缓和;而有棱角的曲折线则给人一种游移跳荡和不安定的感觉;曲线运动所形成的圆线、弧线和蛇形线,则能表现出流畅、圆润、丰满、柔和的情调。

需要强调的是,舞蹈的构图不能孤立的设计,必须和舞蹈动作组合结合起来,并且与服装、道具也是分不开的。

总起来说,舞蹈构图应遵循以下四点原则:

1.舞蹈构图要服从和适应舞蹈作品的内容的要求。

2.舞蹈构图要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出发。

3.舞蹈构图要衬托和展现舞蹈作品所规定的环境。

4.舞蹈构图要符合艺术形式美的规律和法则。

在舞蹈构图的过程中,创编者还要发挥自己的独创性,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和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大胆的创造。好的构图可以对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也不能一味追求形式,要服务于作品情节、内容的发生、发展,为主题思想服务。

在幼儿歌舞构图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是幼儿具有好奇心,想象丰富,喜欢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在作品构图的设计中一定要通过舞蹈画面的变化和对比,增强作品的情趣,吸引幼儿,使幼儿更好的融入作品、表现作品。

要想不断提高舞蹈构图的能力,我们除了要遵循以上的一些原则外,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习和提高。

A.向生活学习,向美丽的大自然学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存在都呈现出一定的构图和造型方式,有美的构图,也有不美的构图,我们可以从观察和比较中受到一些启发。如各个公园、各个街心花园,都有不同的布局;各个名胜古迹、各个风景区中的山水、树木、花草、建筑等也都有一定的比例和结构。因此,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刻刻向自己周围的事物吸取艺术的滋养。

B.向各种造型艺术学习。

各种造型艺术的构图原理基本上都是共通的,所以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等的构图、布局的原则、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将之灵活的运用到舞蹈构图中。

C.向中外优秀的舞蹈、舞剧作品学习。

在舞蹈构图上,想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一般也不能离开对前人创作经验的继承和借鉴,所以,向经典舞蹈和优秀的舞蹈、舞剧的构图学习,对丰富和加强舞蹈构图的能力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D.向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学习。

流传在我国各地的民间舞蹈中有着非常丰富的舞蹈构图,它们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民间舞蹈艺术创造的结晶,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是对大自然以及生活中各种事物和形象的高度概括和美化,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我们在设计舞蹈构图时,一定要注意吸取借鉴其中的精华,使我们的舞蹈构图多姿多彩,将我国的民间舞蹈艺术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