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物水彩画艺术的渊源与发展

人物水彩画艺术的渊源与发展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人物水彩画的渊源与发展从水彩画发展的历史可知,水彩人物画始于16世纪,18世纪以前的水彩人物画,还是一种淡彩作业,色彩也不是十分丰富。18世纪到19世纪初,水彩画在英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涌现出大批具有时代风貌的大场景人物画的宏幅巨作。水彩画走过的历程证实水彩人物画是在内涵与外延双重取向的结合中求其存在与发展的,多元取向将赋予人物水彩画新的艺术特征。

人物水彩画艺术的渊源与发展

第一节 人物水彩画的渊源与发展

从水彩画发展的历史可知,水彩人物画始于16世纪,18世纪以前的水彩人物画,还是一种淡彩作业,色彩也不是十分丰富。早期的水彩人物画没有主题性创作,在艺术取向上没有准确的定位,依附于素描版画。是德国绘画大师丢勒将色与形结合,用水彩铺底,以水粉描绘的方法绘制肖像、动物植物风景画等作品,佛兰德斯绘画大师鲁本斯运用明暗画法绘制水彩人物速写,荷兰画家伦勃朗以素描淡彩的形式绘制人物肖像,他们为水彩人物画的创作开拓了新的道路。

18世纪到19世纪初,水彩画在英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涌现出大批具有时代风貌的大场景人物画的宏幅巨作。如英国惠特利的《爱尔兰市集》(1783),罗兰森的《沃克斯霍尔花园》(1784),富塞利的《牧童之梦》(1786)。西班牙画家戈雅、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也都用水彩画工具创作过肖像画及风景画。然而,这一时期水彩人物画不是速写式的生活记录就是为油画创作提供草图参考,画面效果也大都是借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借鉴油画的绘画技巧,追求油画式的厚重、细腻的艺术格调。由于过分看重油画的审美价值与油画的社会功利性,未能充分认识水彩画自身的艺术特色,水彩人物画只是作为油画创作的参考。兴许水彩画在人物画创作上比其他题材的局限性大,水彩画的题材一直停留在风景和静物的阶段,人物画则寥若晨星。

19世纪,水彩画艺术在英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出像泰纳、康斯泰勃尔、波宁顿等一大批著名的水彩画艺术家,他们在创作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水彩艺术与众不同的语言特点,慢慢摆脱了油画技法的影响,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独特技法,建立起与油画相并列的独立画种。水彩表现技巧的发展,水彩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及审美特征的凸显也促使人物水彩画创作繁荣,涌现出一批专门从事人物水彩画艺术研究的画家,如以画人体著称的英国画家卢梭·弗林特、瑞典画家佐恩、美国画家萨金特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进入20世纪,美国一批人物水彩画家在追随欧洲水彩画的同时,突破传统水彩的表现观念,对形式语言与技法进行大胆尝试,如著名的人物水彩画家安德鲁·怀斯、理查·雷德,他们在丰富水彩画的表现语言的同时也赋予人物水彩画以全新的面貌。

img2

图1-1 《男人像》作者:马里亚诺·福尔图尼 淡彩表现的人物形象,虽然用色不多,但结构严谨,人物刻画得结实而有力。

img3

图1-2 《努力工作》作者:威廉·亨利·亨特(1790-1864)该画极具地道英国传统水彩意趣,画面色彩凝重,小男孩面部生动而自然的表情神态赋予画面优雅精美的视觉感受。

如今,随着现代艺术观念形态的转向,越来越多的画家从水彩画固有的程式观念中走出来,在材料更新的基础上,借鉴其他画种的特技,扩展水彩画的外延氛围,探索其形式、肌理如何顺应于当代绘画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画法上从湿画法、干画法、多层画法、做底子画法、综合画法无所不试,材料技法的探索在丰富水彩本体语言的同时,促使人物水彩作品更加多姿多彩。现在,人物水彩画的发展正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人物水彩画的表现形式、技法的创新运用将更加的广泛和有独创性。水彩画走过的历程证实水彩人物画是在内涵与外延双重取向的结合中求其存在与发展的,多元取向将赋予人物水彩画新的艺术特征。(www.xing528.com)

img4

左上 图1-3 《持甘蔗茎的少女》作者:卡尔·哈格(英国)1866年 哈格成功地表达了黑纱半透明的透光性及金黄色内袍不透光的厚实光滑质感特性。少女稚嫩的肤色与银饰的质感也表现得惟妙惟肖。

img5

右上 图1-4 《回忆过去》作者:卡尔顿·阿尔弗莱德·思密斯(英国)作品真实地描绘了家庭生活的主题,人物的动态安排得十分自然而美丽。窗户的阳光撒在粉色的长裙上,照亮了生动的长裙。

img6

下 图1-5 《乐者》作者:帕特·凯恩斯(美国)美国当代水彩画家。弧线将画面背景分成一黑一白、一深一浅两部分,乐者与自己长长的投影穿插其中,形成画面形式构成感。简洁而单纯的色彩处理赋予画面特别的视觉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