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则指导的家庭教育方法

原则指导的家庭教育方法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孩子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但是,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所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而且至今仍有许多内容都还是未知的。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要运用已掌握的人体保健知识,帮助孩子获得新的进步。对我们来说,孩子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是最为重要的,这是新式教育的基础。显然,小女婴感兴趣的并不是摇铃,而是这个手指游戏。

原则指导的家庭教育方法

现在,妈妈们在照顾孩子时,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进步,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与纯熟的技巧,她们懂得营养均衡的重要性,知道如何让孩子适应环境,也了解孩子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玩耍更有助于肺部发育。但是,孩子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这些。如果我们是真的为孩子的幸福着想,那么对他们只进行身体上的照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为孩子的心理发育提供帮助。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应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并寻找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在照顾孩子身体健康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所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而且至今仍有许多内容都还是未知的。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孩子需要的绝不仅仅是食物而已。在不受成人干扰的情况下,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以后表现出来的那种骄傲高兴的情绪,就是在向我们宣告,他们有发挥丰富的内在潜能的需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为孩子创造机会开发潜能,而不应阻碍他们的活动。

现在,绝大多数的玩具都缺乏刺激孩子心理发育的功能。我相信这类玩具终将被消费市场所淘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过去几年中玩具市场发生的变化:生产厂家不断加大玩具的尺寸,将娃娃做成仿真玩具,和娃娃相关的其他产品,如床、衣橱、炉子等,也跟着加大了尺寸。但是女孩们却对这样的玩具不感兴趣。

我们必须让孩子生活在一个他们能够自己掌控的生活环境里。一个属于孩子的小盥洗台、几把小椅子,一个孩子能拉动抽屉和柜门的小柜子,一些孩子能够独立使用的日常用具,一张小床、一条孩子可以自己叠放的漂亮毯子……我们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既能居住也能玩耍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会看到:白天,孩子的双手在不停地忙碌;夜里,他们只想赶快换上睡衣,爬上自己的小床,睡一个好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收拾房间,自己穿衣服,自觉地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孩子会变得既安静又有礼貌,不哭不闹,也不调皮捣蛋,会成为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我们的教育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而且还能让孩子喜欢上“工作”,并有较强的秩序感。我们强调对孩子进行生活观察的必要性,希望能在孩子的心理发育之前察觉到孩子的需要。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要运用已掌握的人体保健知识,帮助孩子获得新的进步。对我们来说,孩子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是最为重要的,这是新式教育的基础。

下面列举几项原则,希望父母们能在此基础上找到最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

原则1:尊重孩子的合理活动,并努力了解他们的活动目的。

内在潜力是促使孩子在各个方面进行努力的动力。但是,我们却常常忽视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潜能。当谈到孩子的活动时,我们脑海里浮现的只有孩子曾经被我们观察到的某些特定行为。而我们之所以能观察到这些,是因为只有这些行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可能是曾让我们领教过的孩子的调皮捣蛋的行为,可能是孩子受不了一再压抑终于爆发的失常表现。事实上,孩子的这些表现并不是有计划的,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是善良的,我们要用充满爱心的关怀来发现孩子善良的本性。这样,我们才能逐渐对孩子做出准确的评估。如果父母希望对孩子的行为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就应该遵照以上的建议,拥有一双懂得发现的眼睛。

我曾仔细观察到一个婴儿发现自己双手的过程:

一个刚刚出生3个月的小女婴竭尽全力地想要更仔细地看一看自己的手,可是她的手臂太短了,她需要很费劲地移动双眼才看得到自己的手。虽然她的身边有很多东西,但她最感兴趣的还是自己的手。

过了一会儿,我拿起一些东西给小女婴触摸玩耍。可是她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她对我给的东西显然没有一点儿兴趣,看也不看,就张开小手,让东西从手上掉下来。

然而,从那时开始,每一次当小女婴想试着抓住什么东西时,她的脸上都会露出兴奋的表情,不管她要抓住的东西离她是远是近,也不管是否抓得到。

小女婴满脸疑惑地不停地看着手,她的表情好像是在说:“咦,为什么我有时候可以把东西抓住,有时候却不行?”

这个小女婴的努力是一种本能的表现,是一种为了满足内在需要而宁愿牺牲舒适的表现。

当这个小婴儿长到6个月大时,我给了她一个带有银色铃铛的玩具摇铃。我把摇铃放在她手里,教她如何摇出声音。她玩了几分钟以后,就将摇铃扔在了地上。我把摇铃从地上捡起来,重新放回到她的手里,可是她又将摇铃丢在了地上。就这样,我们俩你丢我捡地重复了好几次。小女孩就像故意要把摇铃丢到地上让别人马上帮她捡回来似的。

有一天,当小女婴手里又拿着摇铃的时候,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把摇铃扔到地上了。她先张开一根手指,再张开一根,就这样一根一根地张开,直到最后,5根指头全部张开,摇铃才掉到了地上。此时,小女婴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手指。她一边反复地做着一根一根张开手指的动作,一边继续观察自己的手指。

显然,小女婴感兴趣的并不是摇铃,而是这个手指游戏。认识了这些能抓住东西的手指,她觉得很有趣,小女婴从中体会到了观察与发现的快乐。

想想看,在这个小女婴3个月的时候,她为了看到自己的手,只能移动自己的双眼,现在居然能研究起手的作用来了。

小女婴的妈妈在这期间表现得十分明智。她克制住了自己,没有将摇铃收起来,而是加入孩子的游戏中。她理解了孩子一再重复游戏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帮助作用。

这个事例告诉了我们孩子在生命早期的简单的心理需求。如果人们没有注意到小女婴对手的好奇心,也许她的手就会被戴上“保护手套”。这样做会妨碍她想要了解手的欲望。小女婴的父母也可能会因为看到她一再把摇铃丢到地上,就干脆将摇铃拿开。那么,我们上面观察到的所有表现就不会出现了。而这种帮助婴儿发展智能的最好的、最自然的方式,有可能就会被压制住。发现新事物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原本正在享受这种快乐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发现使游戏被迫中断而哭闹起来,而此时,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的哭闹一点儿道理也没有。一堵误解的“高墙”便从婴儿期开始树立在成人和孩子幼小的心灵之间。

有许多人或许都会怀疑,在这么小的孩子身上,是否存在着一种心理需求。如果这些人想要了解孩子,认识这些需求对生命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必须努力研究这些幼小心灵的独特语言,尊重孩子的发展自由,并帮助孩子发展这些能力。

这里有一个1岁大的男孩的例子:

有一天,小男孩正在看一些图画。这些画是妈妈在他出生之前画的。小男孩特别喜欢看那些有小孩的图画,而且还会亲一亲画上的小孩。小男孩还认识了花,看到有花的图画时他会把鼻子靠在上面,就好像在闻花香一样。小男孩看到小孩和花后做出了不同的行为,清楚地表明他知道这两者是不同的。

旁人看到小男孩做出这些举动时,觉得他可爱极了,纷纷笑着拿起其他东西学小男孩那样又亲又闻。在这些人的眼里,这只是一件好笑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独特的意义。他们拿着蜡笔让小男孩闻,递上枕头要小男孩亲。小男孩脸上原本快乐的表情被困惑取代了。在这之前,小男孩还因为自己能够分辨图画里的东西,而获得了一种满足感。

后来,小男孩只得不加分辨地亲每样东西、闻每样东西。旁人笑时,他也跟着笑。孩子独立发展的道路受到了阻碍。

案例中,孩子表现出的分辨能力是其智力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是在面对成人“残忍”的干扰与误导后,孩子却无力招架。

我们是否经常像案例中的成人那样,做了错误的事情却毫无意识。成人常常抑制孩子自然的行为反应,把孩子弄得不知如何是好。然后,当孩子无助地流泪时,成人反而觉得孩子哭得毫无缘由。

我们从来不关心孩子为什么哭,正如我们从来不关注孩子在精神得到满足后露出的微笑一样。在孩子生命之初、感觉最脆弱的时候,在孩子能感受到人际交往的时候,这种情形就已经发生了。此时,孩子和成人的情感拉锯战也正式展开了。

我们都希望,当我们把孩子放到摇篮里时,只需轻轻地摇一摇,孩子就能入睡。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厌烦那些用哭闹来求助的小生命。如果孩子依旧体力充沛,我们应立刻意识到他此时可能需要的睡眠不多;如果他的眼神明亮有神,我们也应意识到他是想和他人交往。早在孩子生命之初,他们就会自然地亲近那些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的人。

原则2:我们必须全力支持孩子活动的愿望,培养孩子形成独立的个性,不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

孩子开口说的第一个字和孩子抬脚迈的第一步,几乎是孩子发展中的极具象征意义的里程碑,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孩子进步的最初证据。开口说的第一个字开启了孩子语言发展之旅,迈出的第一步则象征着孩子拥有了直立行走的能力。因此,这两个方面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当它们发生的时候,细心的妈妈还会特别地记录下来。(www.xing528.com)

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很不容易。孩子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用自己短小的双脚站立起来,保持大脑袋小身躯的平衡。孩子说出的第一个字也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表达方式。当然,会说话、会走路并不是孩子最先学会的两个本领。说话和走路只不过是两个最为明显的发展阶段的表现而已。而在这之前,孩子的智能和平衡能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这是孩子学会说话和走路之前的必经阶段,值得我们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

诚然,“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成长”,但是这句话只有在孩子获得了充分练习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完美的解释。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缺乏练习的机会,他们的智能水平就会停留在较低的程度。而那些从婴儿期开始便受到鼓励和引导的孩子,他们各方面的发育水平要比其他孩子出色。

一个不懂得关心孩子的妈妈,会从孩子断奶后就“粗鲁地”一口接一口地把饭塞进孩子嘴里。如果我们能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坐在他们的小桌子前,让孩子慢慢吃,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会自己拿起汤匙放进嘴巴里。

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是妈妈的功劳。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妈妈要付出极大的爱心和耐心。妈妈要同时“喂养”孩子的身体与心理,而孩子的心理需求比身体需求多得多。妈妈的一些育儿观念,比如,对整洁干净的注重,虽然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与孩子心理上的滋养相比,整洁干净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孩子刚开始学着自己吃饭时,还不知道如何握汤匙,肯定会把自己弄得满身脏。妈妈这时候应该放弃“干净原则”,满足孩子自己动手的合理举动。事实上,随着孩子生理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动作会更加娴熟,就不再会把自己弄得满身脏了。如果孩子吃东西时能够保持整洁干净,表明他们取得了一个实质性的进步,而且身体需求和心理需求也得到了发展。

从一个孩子能否持续做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意志力如何。早在孩子会说话、会走路之前——将近1岁时——孩子的心中就仿佛有一个声音在指引着他们的行为动作。孩子会突然想要自己尝试用勺子吃东西,可是这时候,他们还没有办法把食物成功地送到嘴里。即使他们的肚子已经饿了,他们还是会拒绝别人的帮助。只有孩子想要自己动手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他们才会愿意吃下食物。孩子在这样的教导下,1岁左右便能学会自己动手、自己吃东西。虽然这时候孩子还不知道如何开口说话,但是他们能听得懂别人对他们讲的话,也会用动作来回应。

孩子的一些行为能让人们感受到他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当我们说“把手洗一洗”时,孩子就会去洗手;当我们请孩子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或把脏东西擦掉时,他们也同样会去做,而且,他们在做每件事时都很认真投入。

有一次,我和一个1岁的小男孩结伴去乡下。由于这个小男孩才学会走路,所以当我们走在一条石子路上时,我不自觉地想去牵他的手,但是我强迫自己放弃了这个念头,改用口头提醒的方式告诉他:“走另外一边!”“这儿有块小石头,要当心!”“这里要小心走!”……小男孩非常认真地听着我的提醒,一步一步地小心走路。他不仅没有跌倒,而且还走得相当好。他边走我边提醒,我轻轻地说,他专注地听。

对小男孩来说,这个“我说他做”的活动是一个有意思的过程。小男孩走得兴趣盎然、不亦乐乎。

用这样的方式来指导孩子,是每一位母亲应尽的职责。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给孩子提供一些对其发展没有太多益处的东西,并不会对孩子起到真正的帮助作用。只有配合孩子的心理发育,为他们提供帮助,才能使他们获得最大的快乐和满足。除此之外,了解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探索行为,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原则3:我们必须时刻注意与孩子的相处方法。因为孩子的情感,尤其是对来自外界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细腻敏感。

如果我们在分辨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的细腻情感时,既没有足够的经验,又缺乏爱心;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孩子,那么很可能只有在孩子出现激烈反应的时候,我们才能察觉到孩子的异常。这就为时已晚。孩子会出现这些激烈的反应,完全是因为我们疏忽了他们的某些需要。在孩子哭闹后,我们再匆匆忙忙地去安慰他们,就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而有些家长持有另外一种育儿原则。从经验中,他们知道孩子在哭闹一阵后会自己安静下来,所以他们通常都不会被孩子的泪水打动,也不会试着去安慰孩子。这些家长认为,如果孩子一哭就去安慰,不但会把孩子惯坏,还会让孩子养成用眼泪引起成人注意的坏毛病,父母就会变成这些被宠坏的孩子的“奴隶”。

在此,我必须对这个看法做一个回应,那就是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泪水,在他们习惯于我们的爱抚之前就已经开始流淌了,而这些泪水其实是孩子内心挣扎不安的表现。孩子为了内在的建构,需要充分的休息,更需要一个稳定、平和、能让自己感到安心的环境。可是,我们却反过来置之不理或一再进行蛮横地干扰。我们一股脑儿地将一些东西灌输给孩子,由于速度太快,孩子根本来不及消化吸收,导致孩子像饿过了头或者吃得太撑时那样放声大哭。

我们应该试着让孩子自己擦干眼泪,也应该尽力去安慰他。但是,我们却经常忽略孩子的真正需要。虽然孩子眼泪背后隐藏的原因是如此难以捉摸,但它却可能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海伦是个不满1岁的小女孩。她常常用西班牙方言“pupa”这个词来表达“不好”的意思。

海伦对身边的事物非常好奇。我们发现,她每次经历不太开心的事时,比如,在撞到了东西、觉得冷了、碰到冰凉的大理石板或是摸到粗糙的东西的时候,就会说“pupa”这个词。当她伸出被撞疼的小手给大家看时,大家都会安慰她几句,或亲亲她手指受伤的地方。

海伦很在意别人对她的及时关心,然后她会说:“pupa!”就好像是在告诉这个人:“我感到好多了,不用再安慰我了。”通过这样的互动,海伦不仅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懂得体谅身边其他人对她的关怀。海伦并不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因为没有人给海伦任何没有意义的拥抱或过多的安慰。

通过直接关心孩子的感受,我们不仅能帮助孩子清晰地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还能帮助孩子培养和发展他的社交能力。因此,我们这么做,就是在帮助孩子汲取生活社交中的直接经验,孩子细腻、纯真、敏锐的情感天赋也能够由此得到顺利发展。每当孩子告诉我们哪件事情让他们觉得不愉快时,我们可能不会对孩子说:“没关系,不要紧。”很多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不愉快,并会轻声安慰他们,但是也要尽量避免过分渲染孩子遇到的不愉快。

我们绝不能否定孩子的感觉,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当孩子感到不快乐时,我们对孩子说“没关系,不要紧”,容易使孩子与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样做不但能鼓舞孩子,同时还能引导孩子自己排解不良情绪。当然,我们最好也不要对孩子的情绪做太多的干涉,或者在孩子的感觉上借题发挥。一句轻柔关爱的话语是孩子唯一需要的安慰。孩子在得到适时的安慰和关爱后,会不受影响地继续观察周围的事物,自由地体验生活。这对孩子的身体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接下来,我们还是说说海伦。

有一天,海伦生病了。她一直对妈妈说:“pupa,no!”就像在安慰妈妈似的。

与其他同龄的孩子相比,海伦对身体不舒服的忍受力是很惊人的。她不但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还能像成人那样把烦恼与不适抛开。

看到其他人遭受苦难,孩子通常也会跟着伤心流泪。海伦和弟弟劳伦斯这两个孩子也是这样,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感染。

当有人假装打了护士一下,或者爸爸假装要打一位小伙伴时,海伦会立刻哭起来。如果有人心情不好,或为了某事伤心流泪,海伦就会马上来到这个人身边,温柔地亲一亲他,然后用一种自信的语气说“pupa,no”,来表示“不要怕,一切都过去了,我们不要再想它了”。海伦虽然还不大会说话,但是她的语气是如此明确、坚定。

弟弟劳伦斯表现得更加积极。如果爸爸做错了事,劳伦斯会鼓起勇气指出爸爸的错误。如果爸爸做出一些粗鲁的举动,或者撞到了劳伦斯,劳伦斯不会哭,他会站在爸爸面前,用严肃的表情看着爸爸,然后用责备的语气喊“爸爸,爸爸”,意思就像是说“你不可以这样对待我”。

有一天,劳伦斯正躺在床上睡觉,爸爸在另一个房间里大声地和别人说话。劳伦斯从床上坐起来,大声地喊:“爸爸!”听到了这个警告,爸爸赶紧把音量压低,然后劳伦斯满意地伸了伸懒腰,继续做他的美梦去了。

在海伦3岁左右时,她的姨妈拿了一些我们学校教学用的色板给海伦看,其中一块色板被姨妈不小心掉到地上摔碎了。姨妈趁机教育海伦:“你看,一定要小心!”

“而且要很小心,”海伦接着对姨妈说,“还不能把它掉到地上。”

孩子就是这样有什么说什么。他们会批评、指责成人的不当之处。

我们不必在孩子面前扮演完美无缺的人,也不必要求自己每件事都做得十全十美。相反,我们需要的是审视自己的缺点,虚心地接受孩子公正的批评。有了这样的认识,当我们在孩子面前做了不正确、不恰当的事时,他们就能够原谅我们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