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宫廷藏书整理研究

明代宫廷藏书整理研究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宫廷藏书的鼎盛期始自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止于宪宗朱见深的成化年间。这期间社会相对安定,政治也比较清明,对明代宫廷藏书起了重要作用的是宣宗朱瞻基。于此概见其时宫廷藏书之盛。宣宗执政时还在皇宫中增设了多处藏书之所。从以上一些事例可以看出,这位宣宗皇帝确是爱书的,对明宫廷藏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自仁宗至宪宗的这二十余年间,是明宫廷藏书的全盛时期。他又是明初著名藏书家。

明代宫廷藏书整理研究

明代宫廷藏书的鼎盛期始自仁宗朱高炽(公元1425年在位)洪熙元年,止于宪宗朱见深(公元1465- 1487年在位)的成化年间。明代自洪武、永乐之后,出现了所谓的“仁宣之治”,史家比之为汉之“文景之治”。这期间社会相对安定,政治也比较清明,对明代宫廷藏书起了重要作用的是宣宗朱瞻基。宣宗雅好文艺重视藏书事业,在位期间曾和他的先祖一样,多次搜求民间遗书,充实宫廷藏书。据《明史》卷九六《艺文志一》载:“宣宗尝临视文渊阁,亲披阅经史,与少傅杨士奇等讨论,因赐士奇等诗。是时秘阁贮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抄本十七。”宣宗赐杨士奇诗中所云:“秘阁宏开当,巽隅,充栋之积皆图书。……罢朝闲暇一临视,衣冠左右环文儒。”于此概见其时宫廷藏书之盛。

宣宗执政时还在皇宫中增设了多处藏书之所。宣德八年(1433),宣宗曾对少傅杨士奇、杨荣说过,他日常生活,闲中无事,或赋诗以自娱,或取书籍玩味。现在重新修修葺了广寒、清暑两殿及西琼岛,着杨士荣、杨荣两人在馆阁中物色一些能书之人,取“五经”、“四书”及《说苑》之类,每书录副本若干,分贮其中,以便随时阅览。从以上一些事例可以看出,这位宣宗皇帝确是爱书的,对明宫廷藏书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自仁宗至宪宗的这二十余年间,是明宫廷藏书的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还有正统六年(1441)杨士奇等编纂的《文澜阁书目》。

永乐十九年(1421)根据朱棣的旨意,将南京文渊阁藏书“一部至百部各择其一得百柜运致北京”,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所载,这些书运到北京后,“初贮在左顺门北廊,至正统六年而移人文渊阁中”。文渊阁书目的编纂,据《明史》卷九六《艺文志一》载:“正统间,杨士奇等言:’文渊阁所贮书籍,有祖宗御制文集、古今经史子集之书,向贮左顺门北廊,今移于文渊阁东阁。臣等逐一点勘,编成书目。请用宝铃识永久藏弆。'制曰:'可。'”杨土奇(1365〜 1444)名寓,字土奇,江西泰和人。是《文渊阁书目》的主持者,建文帝时任翰林院编修,参与《太宗实录》编撰。永乐间任翰林学士、左春坊大学士。仁宗时为少师、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土,宣宗、英宗时为宰辅。他又是明初著名藏书家。所著除《文渊阁书目》外,尚编著有《历代名臣奏议》、《东里全集》等。

关于《文渊阁书目》,《四库全书总目》卷八五有云:(www.xing528.com)

明杨士奇编。土奇有《三朝圣谕录》,已著录。是编前有正统六年题本一通,称各书自永乐十九年南京取来,一向于左顺门北廊收贮,未有完整书目。近奉旨移贮文渊阁东阁,臣等逐一打点清切,编置字号,写完一本,总名《文渊阁书目》。请用广运之宝铃识备照,庶无遗失。盖本当时阁中存记册籍,故所载书多不著撰人姓氏。又有册数而无卷数,惟略记若干部为一橱,若干橱为一号而已。考明自永乐间取南京藏书送北京,又命礼部尚书郑赐四出购求,所谓锓板十三,至钞本十七者。正统时尚完善无阙。此书以天字文排次,自天字至往字,凡得二十号、五十橱。今以《永乐大典》对勘,其所收之书,世无传本者,往往见于此目,亦可见其储庋之富。士奇等承诏编录,不能考订撰次,勒为成书,而徒草率以塞责。较刘向之编《七略》、荀勗之叙《中经》,诚为有愧。然考王肎堂《郁冈斋笔塵》,书在明代已残阙不完。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亦载国初曹贞吉为内阁典籍,文渊阁散失殆尽。贞吉检阅,见宋椠《欧阳居士集》八部,无一完者,今阅百载,已散失无余。惟藉此编之存,尚得略见一代秘书之名数,则亦考古所不废也。旧本不分卷数,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作十四卷,不知所据何本。殆传写者以意分析,今厘定为四卷云。[13]

《文渊阁书目》的分类与传统的四部分类法不同,亦无解题、小序,不求作者、卷数,而只在书名下注明册数,或注明“阙”、“残缺”、“完整”等字数,故而《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此书目实为“当时阁中存记册籍”(原始的的书籍清单,而未上升为加工后书目)是有道理的。

据《文渊阁书目》所载,其时文渊阁藏书取《千字文》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晨宿列张,寒来暑往”之前二十字分类排号,分五十橱贮藏。其大致情况周少川《古籍目录学》所叙较为简明,兹移录于次:“天字五橱为国朝,即明朝皇帝御敕、实录等。地字四橱为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宙字一橱为礼书、乐书、诸经总类。黄字三橱为四书、性理、经济。宇字六橱为史。宙字二橱为史附、史杂。洪字一橱为子书。荒字一橱为子杂、子附。日字三橱为文集。月字二橱为诗词。盈字六橱为类书。昃字一橱为韵书、姓氏。晨字二橱为法帖、画谱,附诸谱。宿字一橱为政书、刑书、兵法、算法。列字二橱为阴阳、医书、农圃。张字一橱为道书,寒字二橱为佛书。来字一橱为古今志,附杂志。暑字三橱为旧志。往字三橱为新志。”[14]

《文渊阁书目》确存在如《四库全书总目》所言不是完整的书目,仅为“当时阁中存记册籍”以及编制方法潦草”不能考订撰次,勒为成书,而徒草率以塞责”等缺点;但从另一角度说,亦有较大价值,”惟藉此编之存,尚得略见一代秘书之名数,则亦考古所不废也”。《四库全书总目》对《文渊阁书目》的评价是较为公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