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本理念:提升物理课程教学效果

基本理念:提升物理课程教学效果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物理课程教学基本理念分别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上。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发展。在必修课程设计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和现代公民对物理学的基本需求。

基本理念:提升物理课程教学效果

物理课程教学基本理念分别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上。课程目标是灵魂,课程实施是核心,课程结构是前提,课程内容是基础,课程评价是关键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体现物理学的本质,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学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观念(客观、求实)、科学态度(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科学精神(质疑、求真、发散、实践、整合)、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

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传承与社会发展。高中物理课程注重体现物理学科的本质特征,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责任等方面深入发掘和提炼学科育人价值,分层设计高中物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学业要求,全面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体现物理学科对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打下基础。

2.在课程结构上,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高中物理课程在结构上注重为全体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必修模块,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升学或就业需求,设计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高中物理课程开设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物理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学习的物理课程;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物理课程。在必修课程设计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和现代公民对物理学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上,考虑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不仅分层设计选修课程,而且分类设计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从“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物理学与技术应用”及“近代物理学初步”等方面构建分类课程,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空间。强调“基础+选择”,“基础”面向全体的共同要求,强调终身学习必备;“选择”面向个性特长发展。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

物理课程在内容上注重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科学思想,同时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遵循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及物理学科特点,设计循序渐进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如,在必修课程中,纳入力学、电学等基本的学习内容;在选修Ⅰ课程中,不仅纳入力学、电学中比较深入的学习内容,而且纳入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学习内容。这样既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减轻学生刚进入高中时的学习负担,降低初、高中之间的台阶,又能满足部分学生更高水平的学习需求。(www.xing528.com)

时代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联系;二是体现重要科技成果和科学思想;三是与社会、自然、他人和谐相处。

4.在课程实施上,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物理课程致力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设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善于实验、勤于思考的学习情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本质,整体认识自然界,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强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主动积极地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5.在课程评价上,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物理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致力于创建一个主体多元、方法多样、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提倡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改进学习方式,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学习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评价,其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物理学习评价应围绕物理核心素养具体要求,创设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及时有效反馈评价结果,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