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择中国本土题材:探究中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文学经典

选择中国本土题材:探究中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文学经典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从中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学经典等中取材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文化积淀丰厚,流传下来大量的文学经典、故事史料。在题材选择上,中国公路片也倾向于关注社会民生,关注时事热点,从中国社会平民百姓的生活中选取材料。

选择中国本土题材:探究中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及文学经典

(一)从中国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文学经典等中取材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文化积淀丰厚,流传下来大量的文学经典、故事史料。这些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文化及形象符号,同时也成为用影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

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有许多电影包括类型电影取材于文学经典、神话传说、民间风俗、历史故事等。这些影片题材独特,在原始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电影艺术的再加工,承载着一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国电影的早期发展阶段,电影创作者大多利用中国固有的历史文化题材进行创作,本土市场出现了最早的一批类型电影——戏曲片、武侠片、神怪片、古装片等。如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的第一部戏曲片《定军山》,内容即取材于东汉刘备大将黄忠在定军山斩曹操大将夏侯渊的故事。影片中,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世界电影开启于卢米埃尔兄弟的纪实短片,而中国电影开启于国粹京剧,中国民族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可见一斑。

开启了中国式大片模式的《英雄》取材于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书写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迈气概。同时通过影片中另一位主要人物“残剑”的思虑与行止,引导观众思辨是“刺秦”还是“保秦”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对影片的主题做了赋予现代性的发掘。

花木兰》以北朝名歌《木兰辞》为蓝本,借鉴花木兰的民间传奇故事,改编成了一部荡气回肠的古装战争爱情片,歌颂了代父从军、保家卫国、令世人叹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较好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崇高的忠孝、仁义、智勇美德和人性、人情的光辉。

被称为“东方魔幻片”的《画皮》取材于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鬼怪小说集《聊斋志异》。导演借用古代的鬼怪故事,重新演绎了一场现代的爱情故事,将功夫、爱情、恐怖、神怪、幻想等类型元素杂糅在了一起。(www.xing528.com)

梅兰芳》以现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生平事迹为轴线,以10年为一个段落,截取梅兰芳不同年龄段的故事,书写京剧大师辉煌的一生,影片运用含蓄内敛的手法表现中国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与艺术追求。

中国的武侠电影还把具有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的人物,如霍元甲、叶问、黄飞鸿等的故事一次次搬上银幕,提供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安慰和情感的释放。

(二)从中国当下的现实生活取材

在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电影人立足于本土,与时俱进,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将电影的内容和题材对准当下的中国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现象,展示普罗大众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存状态的变化。

如从最早的中国西部片老井》《黄土地》和《人生》,再到《美丽的大脚》《可可西里》等影片,都是根据中国西部具体的现实生活而来的,更多的是表现对传统、历史以及某些文化劣根性的思考与疑惑。其中,陆川的《可可西里》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85年以前,位于青藏高原中心地带的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羚羊,随着欧美市场对藏羚羊绒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价格暴涨,于是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盗猎分子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短短几年间,青藏高原地区藏羚羊被杀戮到不到两万只。从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边地区的藏族人和汉族人在队长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志愿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在前后五年多的时间中,野牦牛队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盗猎分子进行了无数次浴血奋战,两任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先后牺牲。《可可西里》以一个随队采访的记者的角度,讲述了可可西里巡山队的故事。从他们八个人进山反盗猎,到只有四个人活着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要跟凶残的猎杀藏羚羊的盗猎分子斗争,又要跟残酷的自然环境作战。

与中国西部片一样,中国公路片也是对好莱坞类型电影的跨文化移植。在题材选择上,中国公路片也倾向于关注社会民生,关注时事热点,从中国社会平民百姓的生活中选取材料。如《马背上的法庭》取材自云南省一个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基层巡回法庭法官魏余发和书记员马永志的真实事迹;《香巴拉信使》根据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马班邮路乡村邮递员王顺友真实事迹改编;《落叶归根》取材于2005年初震惊一时的湖南老汉李绍为将同乡尸体背回故乡的“千里背尸”新闻事件;《人山人海》选取于这样一个引起巨大轰动的新闻:贵州六盘水猴儿关乡五兄弟在六弟惨遭抢劫杀害后,历时一年零四十八天,骑着摩托车追遍大半个中国,终将亡命凶手擒拿归案;《失孤》根据真实事件改编。1997年9月21日,郭刚堂两岁幼子郭振走失,从此他踏上了艰辛的寻子之路。陪伴他的,是一个印有郭振照片的旗子和一辆更换了十几次的摩托车。十多年中,为了寻找郭振,他骑摩托车找遍全国除新疆、西藏外的所有省份,行程逾40万公里。然而儿子郭振至今仍未找到。为了真实呈现郭刚堂(影片中更名为雷泽宽)的寻子路,《失孤》剧组辗转五省市的十余个县市,翻山越岭进行拍摄;《转山》也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大学刚毕业的台湾青年谢旺霖(电影中更名为书豪)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骑行2 000多公里到达西藏。就算是公路喜剧片《人在囧途》,也将春运、民工讨薪、婚外情第三者等富于中国特色的社会热点话题融合为一体。中国公路片与中国社会的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情节安排往往都有真实事件可循,相比好莱坞公路片更加贴近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