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常用学习与研究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常用学习与研究方法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目前为止,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论文已经数以千计,各类书籍层出不穷,查阅、学习、整理和总结这些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优质文献,是学习和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为了不被误会和质疑,学习与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时应遵循本土化、本质性、量力性这三原则;而学习与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时常用四种方法,分别是教育文献法、教育观察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行动研究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常用学习与研究方法

随着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虽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学习、研究奥尔夫的过程中,很多人不知如何下手。以下简要介绍几种方法,供学习者参考。

(一)教育文献

教育文献法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探索教育问题和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论文已经数以千计,各类书籍层出不穷,查阅、学习、整理和总结这些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优质文献,是学习和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二)教育观察法

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一般来说,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将教育观察法划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等。对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的观察以及在观察基础上的反思,是直观学习和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重要方法。

(三)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中,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有目的的整理、抽取和提炼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教育教学规律的方法。一线的教师可以将自己开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经验,加以概括、归纳、提升,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种方法也是学习和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常用方法。

(四)教育行动研究法

教育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和科研人员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即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目的;以一线教师为研究主体,科研人员和教师紧密合作;边研究边修改方案,使研究更符合实际。显然,这种方法是进行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探索的重要法宝。

【体验活动】

韵律游戏《工作狂

The Slaves Of Job(工作狂)

目标:随音乐进行有节奏的韵律活动,能即兴地加入各种表演元素进行创造性地表演,体验个人即兴和团体即兴的乐趣。

准备:全体学生与老师围坐一圈,人手一件打击乐器(响木或雪铃),作为“砖块”。

指导:

1.学唱歌曲。

●用分句听唱法教唱歌曲,先两小节,再增至四小节(放慢速度,两遍)。

●用整首跟唱法教唱歌曲(按原速,两遍)。

●随录音演唱(按录音速度,两遍)。

提示:学唱歌时,可自然结合有节奏的拍手,如伸出左手,掌心朝上,右手按节奏先拍自己的左手,再拍右侧同伴的左手。拍手频率可以灵活制定,反复时可更换左右手的动作。

2.即兴地加入声势。

●随录音演唱,并鼓励学生即兴地加入各种声势。

●请三位学生即兴地创编三种声势,再带领团体进行练习(按录音速度,每种两遍)。

3.即兴地加入身体动作。

●随录音演唱,并鼓励学生即兴地加入舞蹈动作。

●请三位学生即兴地创编三种舞蹈动作,再带领全体练习(按录音速度,每种两遍)。

4.即兴地创编各种玩法(人手一块“砖块”)(www.xing528.com)

(1)教师即兴带领学生玩游戏,如:左手叉腰,右手握住“砖块”,随音乐节奏点击地面,一小节两下,拳心先向下再向上各一次,并边唱边按以下规律逆时针方向传递“砖块”,传递次数由少渐多,速度由慢渐快。

●1~2遍音乐:每遍传递两次(前半首一次,后半首一次);

●3~4遍音乐:每遍传递四次(前半首两次,后半首两次);

●5~6遍音乐:传递八次(整首一样,每小节一次);

●10~12遍音乐:传递十六次(整首一样,每小节两次)。

提示:先逆时针玩熟练后,再更换左手,按顺时针方向继续玩。

(2)学生代表即兴带领同伴玩游戏,动作和玩法自创。

小结:由于即兴是一种有感而发,需要环境的刺激和情感的爆发,需要技能技巧的支持。为此,营造富于刺激的气氛、储备适当的技能技巧是必不可少的;即兴在课堂上表现为个人即兴和团体即兴,后者需要合作的意识和敏感的观察,所以在以上各团体即兴的环节,采用适当延长练习的时间,来降低学生的紧张度,已确保学生用有限的材料发挥无限的想象,从中体验即兴的乐趣。

【梳理巩固】

本节我们主要立足于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盛况及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和启示。按照奥尔夫音乐教育在我国各个时期的传播特点,可划分为播种阶段、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和壮大阶段。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传入,对中国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实践、音乐课堂教学等三方面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不被误会和质疑,学习与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时应遵循本土化、本质性、量力性这三原则;而学习与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时常用四种方法,分别是教育文献法、教育观察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行动研究法。

综上,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至今,它对我国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从教学实践的角度,都必须正确、全面地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深刻领会其“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等规律性的精髓,进而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恰当运用他的教育理念从事音乐教育活动,时刻注意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特色、音乐教育现状、师资水平等。同时,我们还要坚持用本土化、本质性和量力性的学习、借鉴原则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加快促进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本土化,努力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具有创造力的、独创性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活动延伸】

1.查阅有关“奥尔夫音乐教育对我国音乐教育启示”方面的文章,进一步领会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并为本土化的音乐教育实践打好基础。

2.几人一组,继续玩《工作狂》游戏,即兴地加入各种表演元素进行创造性地表演活动,体验集体创编、集体游戏的乐趣。

【注释】

[1]参考: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2]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3]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4]任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J].乐器,2009(5):32-35.

[5]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6]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7]参考:陈维.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及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之比较[J].2010(4):28-31.

[8]陈蓉.音乐教学法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9]曹青.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中国本土化进程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7:2-4.

[10]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育与中国学前音乐教育——以一个奥尔夫实验班的个案研究为例[D].曲阜师范大学,2011:2-4.

[11]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2: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