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常见病:腹泻及病因、症状分析

学前儿童常见病:腹泻及病因、症状分析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腹泻1.病因腹泻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儿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突出的表现是小儿佝偻病和成人骨软化症。学前儿童患佝偻病由生长过快或疾病导致钙的吸收利用障碍引起。儿童肥胖症的标准一般指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20%。外表呈肥胖高大,不仅体重超过同龄儿,而且身高、骨龄皆处于或超过同龄儿的高限。

学前儿童常见病:腹泻及病因、症状分析

(一)感冒

1.病因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其中30%—50%由某种血清型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虽多发于初冬,但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都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

2.临床症状

感冒局部症状为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 天内自然痊愈。全身症状为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婴幼儿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一周左右,起病一两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年龄较大的幼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可仅轻度发热。

3.预防和护理

应让患儿多休息,减轻体力消耗,不要去幼儿园学校公共场所,防止和减少继发感染或交叉感染;患儿在发热期间,应该吃一些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以利于降温、湿化呼吸道和便于排痰;咽部炎症和溃疡的患儿,食物不要过凉或过热,更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可采用吸管吸食流质,也可在进食前几分钟在口腔喷入冰硼散等药物,减轻进食时的疼痛。经过治疗和家庭护理,患儿病情会好转,不必过多地去医院,以免交叉感染。如果病情无好转,甚至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知识拓展5-3

怎样让幼儿少患感冒

平时应该注意幼儿的耐寒力锻炼,提高抵抗力。不要天气稍凉,就急于给幼儿穿厚厚的衣服。幼儿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如果穿得过多,幼儿活动时就会大汗淋漓,汗毛孔张开。一旦安静下来,湿透的内衣、开放的汗毛孔,使幼儿容易受凉感冒。幼儿是否增加衣服,家长摸摸幼儿的手脚是否温暖就能判断。

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到处乱摸,容易染上细菌,平时要养成常洗手的习惯,才能减少幼儿感染的概率。

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湿度适宜,不要带幼儿到空气污浊、人员混杂的环境中去。

应多给幼儿饮白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尿量正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每次出汗后,应及时将幼儿浸湿的内衣更换下来。

(二)肺炎

1.病因

肺炎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引起的肺炎, 肺炎链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和儿童的鼻咽腔中。肺炎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携带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从口部或鼻部排出飞沫,将病菌传染给健康人,也可以通过污染物(如痰、鼻涕、唾液等)传播。

2.临床表现

肺炎患者会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量减少。多有剧烈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放射至肩或腹部。肺炎患者胸痛会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快而浅。

3.预防和护理

家长要细心、仔细,注意幼儿的体温和呼吸的情况,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让孩子休息好。在饮食上,要让患儿吃易消化、高热量和富有维生素的食物,以软的食物为好,有利于消化道吸收。患儿咳嗽时要拍拍他的背部,有利于痰液的排出,拍背时从下往上拍。房间内不要太干燥,患儿要适当饮水,以稀释痰液,有利于痰的排出。患儿应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同时注意天气变化,随时适当增减衣服,防止伤风感冒。

(三)腹泻

1.病因

腹泻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儿童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腹泻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进食过多或过少、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冷、生活规律变化、天气变化等。

2.临床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或脓血,无腥臭味。发病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而且是先吐后泻。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3.预防和护理

应注意幼儿饮食卫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洁,并让幼儿做到饭前便后洗手。还应注意幼儿的腹部保暖,调整好幼儿的饮食,吃易消化食物,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以加快疾病的痊愈。让幼儿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强幼儿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四)佝偻病

1.病因

佝偻病是机体因缺乏维生素D,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营养性代谢性骨病。突出的表现是小儿佝偻病和成人骨软化症。学前儿童患佝偻病由生长过快或疾病导致钙的吸收利用障碍引起。

2.临床症状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表现为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惊。由于患儿头部多汗而使头部发痒,常摇头、摩擦枕头而致头枕部秃发。佝偻病中晚期逐渐出现骨骼的改变:出现方颅,前囟门过大而且闭合延迟;牙齿萌出延迟;胸廓下部几根肋骨在与肋软骨的交界处有似珠子样的突起——肋骨串珠;有肋骨外翻症状,严重者会出现鸡胸,还会出现罗圈腿(O 型腿)、X 型腿。

3.预防和护理

患儿应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及感冒;多食用含维生素D 多的食物,如鱼类等;安全有效地使用维生素D,多晒太阳。从满月起,幼儿每天晒太阳从10 分钟慢慢增至两小时以上。未经医生确诊缺钙,不要随便给婴幼儿服钙片。(www.xing528.com)

(五)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病因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小儿贫血中最常见的,尤以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对小儿健康危害较大。

2.临床症状

患儿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注意力下降,腹胀腹泻,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

3.预防和护理

应做好幼儿喂养指导: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肝、瘦肉、鱼等,并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

(六)肥胖

1.病因

儿童单纯肥胖症是以身体脂肪含量过多为主要特征的多病因慢性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失衡现象。单纯性肥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是以遗传影响、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的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婴儿、5—6 岁和青春期。儿童肥胖症的标准一般指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20%。

2.临床症状

患儿食欲亢进,进食量大,喜食甘肥,懒于活动。外表呈肥胖高大,不仅体重超过同龄儿,而且身高、骨龄皆处于或超过同龄儿的高限。皮下脂肪分布均匀,以面颊、肩部、胸乳部及腹壁脂肪积累为显著,四肢以大腿、上臂粗壮而肢端较细。严重肥胖者可出现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

3.预防和护理

对肥胖患儿应加强饮食管理,提倡平衡膳食,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水果、蔬菜的供应,控制总热量。可指导患儿适当运动,主要进行耐力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体操舞蹈等。还应减轻肥胖儿童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

知识拓展5-4

控制饮食 预防肥胖

不良的饮食习惯是除遗传因素外导致幼儿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肥胖幼儿喜欢吃甜食、肉食和油炸食品,这些都是高热量食物,多食容易造成热量过剩,造成脂肪堆积。家长应该从调整饮食入手,控制幼儿肥胖。

首先,家长需要改变幼儿的饮食习惯。需明确哪些食物是相对禁止的,哪些食物可适当选择。当然,在选择过程中要讲究适时适量,搭配合理。也可记录下幼儿每天在家所吃食物名称和用量,学会管理幼儿饮食。

其次,改变饮食结构。针对一些幼儿食欲好,每次饭量较大,且喜欢吃高热量零食的情况,家长可选择一些热量低、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睡前最多吃一个水果,这样就避免了因控制饮食而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可以让幼儿在尽享美食的过程中避免肥胖。

(七)龋齿

1.病因

龋齿俗称蛀牙。它是一种发生于乳牙和恒牙,因细菌龋蚀牙齿导致牙面颜色发黄直至发黑,逐渐造成牙内黑洞,最终伤及牙神经引起疼痛的细菌性疾病。它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如细菌、糖类食物及牙齿的抗龋能力不佳等。

2.临床症状

龋齿病变的进展一般很缓慢,先是牙釉质发生龋蚀,牙冠龋坏的部位色泽变成灰暗,牙面上不光滑,易有牙垢堆积。龋齿初期患者不感疼痛,当龋洞发展到牙本质时,遇到冷、热、酸、咸、甜的食物时才产生疼痛(一般是酸痛)。如果龋洞较深,与牙髓接近或蛀穿到牙髓,上述性质的刺激可引起难以忍受的酸痛。

3.预防和护理

教育儿童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两岁半左右就开始刷牙,睡前不吃糖和零食。防止牙列不齐的出现有利于减少龋齿的发生,如替牙期应该及时拔除滞留的乳牙(以免影响恒牙萌出)及多生牙,并矫正错位牙、修复缺失牙等。幼儿应定期检查口腔,及早发现龋齿并及时治疗。要求2—5 岁儿童每两三个月检查一次,6—12 岁儿童每隔半年检查1 次;12 岁以上儿童每年检查1 次。

(八)蛔虫

1.病因

蛔虫的受精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环境下发育为含杆状蚴虫卵(感染性虫卵),此时被人吞食后易受感染。儿童经常在地上滚爬玩耍,饭前不洗手,吸吮手指,生食瓜果蔬菜等,会很容易感染虫卵。虫卵在人体内发育成成虫,寄生于小肠内。

2.临床症状

肠内有大量蛔虫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多食、厌食或偏食,甚至有异食癖等。儿童患者常有食欲减退与恶心,多有突然发生的脐周围隐痛或绞痛,常不定时反复发作。少数儿童患者可出现类似消化性溃疡症状,但驱虫治疗后症状即消失,严重的患儿有营养不良、发育迟钝、智能低下、皮肤瘙痒、磨牙或惊厥等表现。

3.预防和护理

幼儿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去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发现、治疗肠蛔虫病患者,对易感者定期查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