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

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本辖区的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对本辖区中小学进行评估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分内职责。因此,传统上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往往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发起、组织、验收的。所以,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专业性一直受到质疑,为人诟病。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结构还有不同的划分角度。

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

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的是,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系统。耗散结构理论是1966年由普利高津提出的。他认为,耗散结构是系统的一种特殊结构,是系统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靠外界作用,维持有序的一种状态。[38]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主要以人类社会作为自己存在的外界环境,外界环境向它输入资金、设备、技术、文献、人员以及各项方针、政策,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实践向外界输出各种信息(政府管教育的情况以及学校办教育的情况),并将这些信息作为后续办学的新的能量。正是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实践与外部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才能在这种动态的交换中保持一定的有序状态,如果这种动态交换一旦中断,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动态平衡。所以,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结构是“输入—运行—输出”的动态过程。[39]

因此,从时空角度来看,按照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具体流程和相关要素,继续详细地分解这个动态结构,可以把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分解为评估理论层、评估现实层、评估运作层、评估作用层(见图4-3)。这四个圈层之间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

图4-3 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结构

(一)评估理论层[4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基础教育学校评估活动一旦形成,其运作的各个环节就都会受到存在于人头脑中的评估理论的指导。评估理论层是存在于学校评估系统中的关于评估的理论、观念和思想。评估理论层是学校评估生态系统中抽象的存在,它没有具体的形态,却是整个学校评估系统中最关键的圈层,对整个学校评估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评估理论层包含很多涉及学校评估的理论,如形成性评估理论、发展性评估理论、建构评估理论,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等,不同的评估理论对学校评估实践都有不同的作用。按照对学校评估实践的影响作用,可以分为评估本体论、评估运作论、评估发展论三大部分。评估本体论主要是评估的概念、目的、作用、意义等本体论问题;评估运作论是主要包括评估的程序、方法、策略等进行学校评估的具体操作问题的理论,评估发展论主要探讨评估如何促进教育发展(包括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评估实践如何发展,评估理论如何发展,等等。好的学校评估实践,需要有一个丰富的评估理论层为学校评估实践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

(二)评估现实层(www.xing528.com)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实践发端于理论形态的主观意识,即评估理论;指向于学校评估活动的立足点——现实需求。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的第二层为评估现实层。教育场域中对评估的现实需要是学校评估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每一项学校评估活动都起源于现实对学习评估的需要,而评估活动的进行都紧紧围绕对学校评估需要的回应、满足。基础教育领域对学校评估的不断需求,构成了评估活动周而复始,不断进行的现实基础。评估现实层主要包括基础教育领域中对评估活动的种种需要,可以分为社会需要、政府需要、学校需要、个人需要。社会需要是指社会对学校办学的质量、规模进行定期考核、监督,以检验学校教育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是否对学校办学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回应社会对学校办学的不同需要;从长远来看,学校办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校办学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需要是评估现实层中最重要的一种现实需求。政府需要是指政府为更好地发挥对教育的管理和服务作用,通过评估了解学校办学情况,以为资源分配、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学校需要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需要了解自身办学质量的优劣、存在的问题,进而产生对学校评估的需求。个人需要是指教育领域中的个体对所在学校发展有一定认识,进而产生个人对学校评估的需求。此处的个人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总之,评估现实层中对学校评估的种种需要是学校评估实践得以进行的现实基础。

(三)评估运行层

评估理论层为学校评估生态系统提供理论指导,评估现实层为学校评估提供现实需求,评估运行层则将学校评估纳入具体的实际操作进程中。学校评估运行是学校评估实践得以生成的关键环节,通过评估运行,原先的评估理论获得了实践支撑,原有的评估需求开始有所回应。

评估运行层一般由两个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评估机构主导。教育行政部门是学校评估运行的主要负责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本辖区的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对本辖区中小学进行评估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分内职责。因此,传统上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往往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发起、组织、验收的。然而教育评估是一项专业性的实践,许多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没有相关专业知识,也没有接受过评估类专业训练。所以,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专业性一直受到质疑,为人诟病。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国外的经验是引入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将教育评估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2013年随着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开始引入第三方教育评估。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教育评估机构参评”的格局。作为独立于教育活动的“办学方”和“管理方”的教育评估机构,具有中立性,因此可以客观、公正地进行学校评估。教育评估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专门的教育评估人员,受过良好的教育评估训练,学校评估的专业性可以得到保证。

(四)评估作用层

评估作用层是指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中评估活动所发挥的作用。作用就是事物间的相互影响,一项学校评估活动的作用是多样的——有些是评估目的中预期的作用,有些是评估目的预期之外的作用。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作用,按对象可以分为对学校的作用、对学生的作用、对老师的作用、对社会的作用;按层次可以分为对教育活动的作用、对评估实践的作用、对评估理论的作用等。基础教育学校评估是对学校教育活动的检验、鉴定,其目的在于总结学校办学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其中,对学生的作用在于,让学生了解所在学校的办学方式,检验学生学业成就和综合素养,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生态系统结构还有不同的划分角度。从层次的角度来看,基础教育学校评估有以区域所有基础教育学校为对象的评估,有以某几所基础教育学校为对象的评估,有以某一所学校为对象的评估,有以区域所有基础教育学校的某一块或某几块工作为对象的评估,比如德育、管理、课程、教学、文化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