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个人素质的基础:生理素质的重要性

培养个人素质的基础:生理素质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不能忽视身体素质。同时要注意预防成年人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及各种性病。合理营养,防止高热量食品摄入过多,吃甜食要适度。不承担超过体力限度的劳动任务,初中学生尤其要注意。

培养个人素质的基础:生理素质的重要性

2.生理素质是培养个人素质的基础

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古希腊人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这些话,没有经历过艰苦的跑步锻炼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到的。让现在的孩子跑跑步,对其中的很多人来说是一种折磨。短短的几圈(不超过500米)跑下来,很多孩子已经喘不过气来了,更别说天天坚持。

综合种种原因来看,现在的孩子中很多人缺乏韧性,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锻炼身体上,也体现在其他方面。这种精神的培养正是这些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的体质也在不断增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不能忽视身体素质。就每一个家庭来讲,要把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当成一件大事对待。有些家长存在糊涂认识,比如认为多为孩子买高档营养食品,孩子就一定发育好,或者认为吃饱不饿不生病就行了。孩子长得过胖并不一定是“营养过剩”,而往往是小时候的原因引发的;现在有34%~40%的中小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并不是养素供给不足,而是由于缺乏活动,身体消耗不多所致;十几岁的孩子由于动脉发育落后于心脏的发育而可能出现青春期高血压脊柱异常弯曲多是儿童时期的不良习惯造成的,而脊柱弯曲会影响内脏的发育和身体的全面发展……为了真正使孩子身强体壮,发育正常,一方面应该掌握基本的生理保健科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坚持合理的生活制度。

(1)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特点

孩子从出生前到21岁,要经历以下几个发育阶段:

胎儿5个月左右~2岁,为第一次快速发育阶段。特点是头部领先发育,然后是躯干、四肢。

②2岁~11岁,为匀速发育阶段。特点是男女儿童少年各年间身体呈匀速发育状态。

③10、11岁~14、15岁,为第二次快速发育阶段。女生快速发育起始早,时间短,一般在10~12岁三年;男生起始晚,时间长,一般在12~15岁4年。特点是生长发育最快,增长幅度最大,占7~21岁发育总值的比例大。以城市12~14岁男生为例,两年间的发育值之比,身高为30.1%,体重为43.1%,胸围为39%。身体各部的发育程序是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称为“向心发育规律”。

④13、14岁~18岁,为缓慢发育阶段。特点是各项形态指标年发育值呈递减趋势。

⑤19岁~21岁,为稳定阶段,这是生长发育达到成熟的阶段,骨骼钙化完成,身高发育停止。

掌握这些生长发育特点,可以把握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状态,适时采取一些保健措施。如第一、二次快速发育阶段,钙的补充十分重要;第二次快速发育阶段,进行身体协调性训练,预防脊柱弯曲异常应引起高度重视。

(2)应掌握中小学阶段孩子生长发育疾病的预防知识

中小学年龄特点不同,常见病的预防重点也不同。小学的重点是:沙眼、近视、龋齿、脊柱弯曲异常、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肥胖等;中学的重点是:近视、脊柱弯曲异常、神经衰弱及青春期常见病,如青春期高血压、肺结核、痤疮、女性月经异常等。同时要注意预防成年人疾病,如心血管病、糖尿病及各种性病。这里提出几种常见病的预防措施:

①预防近视:从小培养端正的读书、写字姿势。保证适度的光线与照明。看书、写作业适时休息,多看绿色植物,远眺蓝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发现近视,及时诊治。

②预防扁平足:扁平足是骨骼肌肉发育疾病,应及早预防。给孩子穿合适的鞋,鞋底要有一定弹性,鞋后跟要硬实,后跟高度2~3厘米。不穿高跟鞋,否则易形成扁平足。不宜长期穿舒适的旅游鞋或过暖的鞋,否则,减低足韧带弹力也易形成扁平足。提倡步行上学,增加腿部、脚部肌肉锻炼机会。

③预防肥胖症:超过标准体重20%时为肥胖症。合理营养,防止高热量食品摄入过多,吃甜食要适度。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使热量正常消耗。不盲目节食,不乱吃减肥药

④预防脊柱弯曲异常:从小培养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培养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尽量用双肩背书包,如用单肩背书包应两肩轮换。提重物要两侧轮换。经常检查脊柱形态,有小毛病及时矫治。

⑤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除了吃鸡蛋、牛奶之外,适当吃肉类。肉类中的铁易吸收,利用率高,牛奶中含铁少,鸡蛋中的铁不易吸收。多吃绿叶蔬菜。多吃鸡血可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止挑食、偏食。(www.xing528.com)

⑥加强内脏器官保健:参加体育运动一定要做好准备运动,避免突然进入激烈运动状态。激烈运动时间要适合年龄特点,不应超常。忌暴饮、暴食。体育运动后要做身体调整活动。不承担超过体力限度的劳动任务,初中学生尤其要注意。

(4)掌握合理的营养知识

营养科学告诉我们,讲究营养不意味着吃很多高级营养品,也不是多吃大鱼大肉。讲究营养一是保证六大营养素全面摄入,六大营养素指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二是摄入要适量,各种营养素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健康,比如热量和蛋白质不足会影响发育,而过多又会导致肥胖,维生素A不足可能影响视力,而过多就会中毒,因此不能偏食;三是摄入要平衡,各种营养素保持一定比例,尽量杂食,吃多品种的食品。

要注意一日三餐的营养比例。早餐占全日热量的30%左右,午餐占40%左右,晚餐占30%左右。许多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早餐是不对的。各餐间隔在4小时左右为宜。

有的营养专家为了让家长易于掌握膳食平衡的原则,编了一个顺口溜:一把青菜一把豆(豆制品),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粮要吃够。这对大家肯定有启发。

有些孩子挑食现象、吃零食现象严重,不妨试一试这些措施:

①定时定量吃饭,不完成“任务”,不能离开桌子

②跟孩子一起看有关饮食的传媒信息,讨论应该怎么做。

③请老师给以指导并提出检查措施。

④把克服挑食、吃零食毛病纳入意志品质训练计划,做有毅力、有出息的孩子。关键在于家长不能心软,不能迁就。

(4)支持并指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除了认真上好学校的体育课之外,每天还要有一定量的体育活动,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如跑步、球类运动、跳绳、踢毽、打拳、健身器运动等,目的是使全身得到锻炼。

(5)坚持合理的生活制度

每天的起居、饮食、学习、休息、锻炼,都有计划安排,没有特殊情况不能打乱。这对提高身体素质大有好处。

(6)全面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预防感冒

①全面、均衡地饮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任何营养素都不能缺乏,所以孩子的食谱应该丰富多彩。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孩子们又都是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所以现在的孩子多是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均衡。家长是什么好、什么贵就买给孩子吃,宝宝们因牙齿没完全长好,多数对肉类不感兴趣,会塞牙,而鱼、虾又鲜、又嫩孩子最爱吃,现在有不少的孩子几乎天天离不开鱼、虾。民间有句话:“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这不是没有道理,鱼、虾吃多了,孩子内热大,容易出汗,而这类内热大的孩子一旦受凉引起的感冒常常伴有高热,所以建议家长们每周给孩子安排的食谱最好是鸡、鸭、鱼、猪肉牛肉羊肉、虾都要有,鱼、虾每周做到不要超过两次,既做到了营养均衡,也不会使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再配上各个季节上市的蔬菜、水果,不要吃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这样孩子的营养就比较全面了。

②充足的睡眠。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每一天身体、情绪、智力状况都与头一天晚上的睡眠有直接的关系,如睡眠不好,第二天就会身体疲乏、浑身没劲、情绪不佳、脾气易燥、记忆力下降,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不但可以增加体质、预防感冒,也是一个人提高生活质量的根本。

肺活量大的人一般不易感冒。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一般地说,经常进行锻炼或从事较强劳动的人,肺活动量大,这类人不易感冒。而孩子长到6~7岁,肺的结构才与成人完全一样,与成人相比,小儿肺泡的数目少,肺容量也小,所以孩子的锻炼只限于适当的户外运动,多接触大自然,多呼吸新鲜空气。当孩子长到7岁后一定要逐步加强锻炼身体的强度,增大肺活量,同样能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