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囚绿记》课后反思: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成果

《囚绿记》课后反思: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成果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12月1日,我们高中语文课题组开展研讨活动,听了A、B两位老师上《囚绿记》后,感触颇深,自然引起我对语文课的思考。语文课堂的生命在哪里?B老师引导学生勾画的文章结构导图:图3《囚绿记》思维导图笔者注意到,在A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都在动笔记录,同时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勾画导图。这样的争论整整持续3分钟,课堂显得有活力,有生命力。

《囚绿记》课后反思: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成果

2016年12月1日,我们高中语文课题组开展研讨活动,听了A、B两位老师上《囚绿记》后,感触颇深,自然引起我对语文课的思考。语文课堂的生命在哪里?我们的语文课堂怎样才能活跃起来,确实值得我们沉思。

一、阅读各显生态特色

这篇饱含深情的象征性散文,课堂上让学生阅读和分析是不可少的。可惜A老师在课堂上却放弃了这一环节,而是直接让学生进入第二环节——让学生勾画导图。学生在勾画导图的过程中,A老师又没有去观察学生,也没有对台上学生所勾画的作品进行点评,而是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让学生分析概括文章的结构。结构分析出来了,才让学生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这样一来,整节课就变得有些凌乱,缺乏生气,课堂显得沉闷。这确实有些遗憾。

这篇课文大家都比较熟悉,属于象征性散文,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的一篇咏物抒情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华北地区人民面临的苦难,象征地表现了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二、学生导图各显生态创意

课堂既是教师的舞台,又是学生展示生命活力的舞台。这一点两位老师都做得比较好,只是A老师给予的是被动的接受,而B老师课体现了学生自主性,两者采用的方式不一样,其教学效果有所不同。下面是两位老师在课堂让学生展示的内容:

A老师给学生提供导图,让学生根据导图填空。

A老师指导学生所画作者情感导图:

赏绿(1~7)喜爱;囚绿(8~11)溺爱、怜爱;释绿(12~13)尊敬、祝福;念绿(14)怀念、期盼。

从上面的结果显示,学生在完成老师的填空之后,还进一步回答每一部分的要点,只是结构的划分上有些区别,可看出学生对这篇课文是理解的,效果不错。

课后我过问学生,你们是否对这篇课文提前作了预习。学生说是的,老师在昨天就让我们预习,把今天要讲的内容提前做了安排。

听到这里,我明白了。实际上,这篇课文只要紧紧抓住作者的情感主线,组织学生去分析课文,找出常春藤与作者遭遇的相似点进行分析,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B老师所采用的方式就比较灵活。课一开始,就大声介绍作者和经历,接着就对同学们说:刚才我们了解了作者,现在我们用4分钟的时间来读一读这篇课文,然后勾画文中的重要信息,特别是文章结构和作者情况的变化。

学生读完后,老师接着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刚刚阅读了一遍课文,现在请你们再次阅读,并勾画课文重点信息,然后用导图的方式把文章结构画出来。

B老师引导学生勾画的文章结构导图:

图3 《囚绿记》思维导图

笔者注意到,在A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都在动笔记录,同时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勾画导图。但从老师提供的导图与学生自己设计的导图来看,学生的反而更有创意,且情感变化比较准确。但是,由于老师没有进一步的鼓励与调动学生,使得整个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命力。(www.xing528.com)

B老师的课堂,老师没有给学生固定的模式,只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及阅读去思考,然后根据作者的情感变化勾画导图。学生所画的导图很有创意,且对作者的情感变化的把握比较准确。老师还让各组学生分别上台展示自己的导图,并进行分析。各组学生在展示评比过程中相互争论,相互指出对方式的缺点。这样的争论整整持续3分钟,课堂显得有活力,有生命力。

两位老师处理同一内容,处理的方式与效果是不同的,课堂气氛与学生的参与感也是不同的。我觉得,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教学应该体现“生命力”的理念,要让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同时,更多的是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讨论与争论中体现学生对作品的灵魂与生命力,让这种生命力绽放光芒。

三、问题的设置巧妙体现生态性

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是在信任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这不仅让课堂变得活力四射,更能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求知欲是靠教师课堂的组织能力与预设,预设到位,生存就能得到体现,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文本的真谛。B老师在这一点确实做得非常到位。他在课堂上紧紧抓住学生的特点,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刚才已经阅读了一遍课文,现在请大家再次朗读一遍,找出你难理解或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讨论。”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实则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紧接着B老师又故意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探讨:

1.他把绿“囚”了吗?

2.他为什么要“囚绿”呢?

3.我知道作者“囚绿”是为了爱绿,作者的哪些举动反映了他对绿的喜爱?

4.作者对这样的绿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能说出来吗?

5.在作者眼里,绿枝条被囚前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反映出什么的特点?有何启示?

6.作者对绿枝条因爱而囚,你如何评价这一举动?

7.怎样理解“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这句话?

四、课后反思

说实话,B老师紧紧抓住学生的疑点,穷追猛打,层层深入追问,让学生根据文本体验与理解,有目的地与学生共同探讨生命这一话题,这样的课堂能不活吗?

A、B老师的“同课异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A老师提前组织学生预习,并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进行教学,没有新意,激发不起学生积极探索的激情,所以课堂显得死板没有生命力。B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引导与点拨,师生共同探索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揭示作者生活生命的本质,这显然是符合当前新课标的。

这就是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学。在课堂上,B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循循善诱,点燃学生的生命火种,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思考中增长知识,在探索中促进能力提升,在互动中寻求真理,一层激起一层浪。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彼此的思考。A老师在没有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的前提下,直接让学生去勾画导图。这显然是不尊重学生,同时,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作品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在被动接受的同时,就不可能拓展出新创意来,显然就谈不上碰撞出火花了。这样的课堂,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应该注重积累与整合,感受与欣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展与创新相结合。为此,教师应该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前提之下,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去体验,去理解,从课文中挖掘出自己创造的独特情感。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一个学生对同样一篇作品的理解与解读是不同的。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由于考试本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许多老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基本上属于传统的“讲授型”,只有少数老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去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绽放出光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