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反思: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反思:故都的秋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随后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反思: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与作家的主观色彩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表达出秋中有情的眷念和情中有秋的落寞。

一、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情怀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郁达夫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他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

面对这感情浓厚、韵味隽永、文辞优美的名篇,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和景物分析上,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自身的落寞之情。

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抒胸臆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为了让学生读懂这篇抒情散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的教学方法是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诵读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让学生初读一遍,把文章里的字词及拼音读对;第二遍是伴音朗读;第三遍就细读,读出感情。

二、探究互动显真情

李红:我在阅读、感悟“故都”两字时,体会到了深切的眷念之意。“秋”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杨艳:我认为,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拿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风物,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海洋:我们组讨论认为,本文采用对比手法。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也来自时间的积累。

余敏:我看还有平民意识。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住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觉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三、学生动手

1.学生动手画

图2 《故都的秋》思维导图

2.学生动手写

落寞是一种美

高一(6)班 王敏(www.xing528.com)

罗老师组织我们学习《故都的秋》,在感受这篇优美的散文的同时,更多的是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情感诉说的一个通道。郁达夫写他对北平秋的感怀时,表达出的只是属于他自己的那份独特体验。在我看来,恰恰是他挟着清清爽爽的悲凉的这份秋味,让自己记住曾经生活过的这座城市——北平。

他爱北平,这种特殊的爱意已经深深地与北平混合在一起,黏合在一起,无法分开。每每品读、欣赏与玩味,情感的世界便涌现出一种馨香。这份馨香只属于他自己。当他用自己的笔书写出这份秘密的时候,我们才有幸获得了他的这份情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寞、悲凉就是一份情感体验。它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因为它不是伦理道德层面所能判断的范畴,而是情感层面的自我审视、自我体验。

生活本应该是美好的。当情绪落寞的时候,涌现在自己视野的往往是曾经生活过、曾经爱的那些人或事。每当回忆的时候,心灵深处即使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这样的落寞却也是一种美的体现。

四、课后反思

针对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这篇传统的散文名篇,我在教学之前就动员学生预习。我同样阅读了两遍之后才开始备课。

我认为这篇散文,只有通过生态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组织教学,才能利于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首先我让学生阅读三遍之后,才让学生说课文、说作者和背景。随后和学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写作思路:作者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思念,抒发了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和赞美之情。接着抛出四个总纲性问题:

1.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2.找出带有色彩和声音的词语,说说作者描绘的秋声秋色有何特点。

3.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漂泊者,面对如此冷清的秋色,倾听如此微弱的声响,你的内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4.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设计较有特色,目的比较明确,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在与其他老师及学生交流时我才意识到,一是课前学生预习并不充分,对课文内容并不熟悉,感伤、悲凉的情感没有较好地领悟出来;再是课堂品读的时间不够,学生没能很好地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打乱了学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学生的讨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热烈。

其实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关注才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设置教学,多给学生品读的时间,让学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开放的思维,否则,就无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追寻的就是自由、合作、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学的模式绝非是一个条条框框的预设。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能成为活的课堂。”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在备课中多设想学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真正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