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时期小结

幼儿家庭教育时期小结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希伯来人看来,国家的兴旺以众多幸福的家庭为基础,而子女受到良好教育方能保证父母的幸福,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便是父母的苦恼。这一时期家庭组织形成,属于父权制。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实际就进入了接受家庭教育的程序,这种对早期教育的重视,主要涉及的是家庭教育。虽然古代希伯来家长一般都懂得一些文字和书法,但教育儿童的方式却基本是口授,父亲为了严格地要求儿童,有时甚至会采用体罚和暴力手段。

幼儿家庭教育时期小结

在流放时期之前的希伯来,没有学校,主要由部落和家庭来关心教育。在希伯来人看来,国家的兴旺以众多幸福的家庭为基础,而子女受到良好教育方能保证父母的幸福,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便是父母的苦恼。教导子女既被视作父权,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父职。而且家教固然要由父亲负责,母亲也不该推诿。《圣经·申命记》中说:“当儿子向你们问道‘所谓上帝训诫你的圣书、法律、裁判等,究竟何所指’时,父母应当给予解释回答。父母须擅长并乐于随时准备向子女反复讲述上帝的伟大教言”。摩西带领希伯来各部落出埃及定居巴勒斯坦以后,希伯来社会逐渐由游牧文化进入农业文化。这一时期家庭组织形成,属于父权制。父亲为一家之主,拥有绝对的权威。当时学校还未出现,家庭成为教育青年一代的主要场所,父亲理所当然地承担教育儿童的职责。

父母担负的主要责任是培养孩子,使他们作为以色列这个群体的成员去生活。其目标是要把他们锤炼成延绵不断的链条中牢不可破的环节,从而使先辈们留下来的宗教遗产得以完好无损地传给后代。要实现这一理想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要把《托拉》的知识灌输给他们。“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这条律令被看得很重,并被包括在每天早晚的祷告词中。

希伯来的经典也论述子女应敬谨地接受父母的教育。《圣经·箴言》上说:“聆听父亲的教诲,并且注意理解”,“聪明的儿子倾听父亲的教诲”。因为这些教诲所包含的知识绝不可能通过生理遗传来取得,也不像遗产一样通过继承而获得,而是必须依靠艰苦学习才能掌握的。显然,学习愈努力,信仰愈虔诚。为了督促子弟学习,父亲是可以采取各种手段的,可以打罚惩戒,也应该了解子弟,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博取子弟的热爱。

婴儿自出生之日起实际就进入了接受家庭教育的程序,这种对早期教育的重视,主要涉及的是家庭教育。在家庭中,儿童最初接受的是母亲的基本道德教育。《圣经·箴言》称:“我儿,要听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法则。”男孩子长大后,父亲便开始向他传授有关民族传说、宗教信仰和祖先训诫等方面的知识和某种职业技能。父亲常常要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授给儿子,以保证他将来成家立业,不致成为社会的累赘,犹太谚语“不授子业,纵子成贼”正是此意。当时的教育方法不正规,家庭教育主要以生活训练为主,通过实践达到教育目的。孩童幼时以游戏为教育手段,稍大一点便积极参加劳动和使用武器。在父亲和部落中亲属们的指导下,男孩子学会一切必要的本领。由于那些法律学家和权威学者们自己也往往从事某一行业,所以艺术、手艺和手工劳动便起到教育每个孩子的作用。一些男孩通过与其父兄一起劳动而受到训练。

希伯来的家庭教育以陶冶宗教的思想感情为其首要目标。家庭教育不仅对儿童进行道德和某些职业方面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对儿童进行宗教神学的灌输,以培养宗教信仰为最重要的目标。这种以培养对上帝的信仰和敬畏的教育,由父母言传身教,传于子女。犹太人为了让儿童从小树立牢固的宗教意识,还经常有意识地利用名目繁多的宗教节日活动,对他们进行宗教道德意识的灌输和教育。每年最重要的犹太节日有三个:逾越节、收割节、住棚节。逾越节从犹太历尼散月14日起,纪念犹太人从埃及出走的成功。从14日晚直到21日晚共计7天之中,只能吃新收大麦做的无酵饼,表示对上帝的纯洁之心,也表示食物中没有任何上一年的粮食。同时要吃苦菜,象征着犹太人曾在埃及受苦。这个节期因此也称除酵节。7天之中,第1日与第7日都是安息日,不能工作,只能集会。凡不听上帝训示的,要从犹太人中剪除。逾越节的详细情况也记在《圣经·出埃及记》中,作为定例,一直延续至今。收割节指的是,犹太人在迦南定居后,因农业至关重要而祈求丰收。当小麦即将成熟、丰收在望之时,人们十分喜悦,要对上帝表示感谢。这便是收割节的出发点。住棚节从赎罪日后第5天起,整整一个星期。其间人们用葡萄无花果等七种植物的枝条搭起临时棚舍,大家都住在棚中,并在棚中欢庆节日,在棚里住7日是为了纪念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在外漂流40年这一段经历。住棚节与逾越节都与犹太人出埃及的故事有关,但住棚节带有庆祝收割完毕的欢乐色彩,故又称收藏节,与逾越节吃苦菜的受苦象征形成了对比。(www.xing528.com)

这三大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其实,几乎所有的犹太节日都不同程度地与犹太宗教信仰和律法有关。在圣经中提及的犹太节期多达几十个,较为重要的几乎每个月都有。在古希伯来社会,孩子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也具有教育意义。如石料和其他材料制造的纪念碑遍布全国各地,用以纪念希伯来历史上的大事件。在这一时期,由于有众多的宗教节日,使人们恢复了对于神和理想的献身精神,从而使这些节日显得十分重要。儿童们在游戏中也经常表演这些活动,并充当不同的角色。教士总是定期地召集所有的人民来听他们宣讲和解释法典。妇女、儿童和成年男人一样,也是听众的一部分。儿童成长的整个生活环境就是他学习知识的大学校。

正是这种沉浸着浓郁宗教气氛的家庭教育,使得每个犹太人家庭都是一个个牢不可破的堡垒,正是这种把一切统摄在笃信上帝、充当上帝的子女的教育之下,使得犹太人尽管以后散居各地或被掳往异乡,仍能继续生存、发展,保持其传统习惯和宗教信仰。

虽然古代希伯来家长一般都懂得一些文字和书法,但教育儿童的方式却基本是口授,父亲为了严格地要求儿童,有时甚至会采用体罚和暴力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