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湘江法律评论第16卷:中国行政法学奖获得者专访

湘江法律评论第16卷:中国行政法学奖获得者专访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期法意人生专题部分,湘江法律评论编辑部特委托西南政法大学的张运昊、张博等同学分别对获得中国行政法学“杰出贡献奖”的王连昌教授以及获得中国行政法学“从事行政法学教研三十年荣誉奖”的贺善征教授进行了专访。

湘江法律评论第16卷:中国行政法学奖获得者专访

美国著名法理学家E.博登海默指出:“我们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根据某个单一的、绝对的因素或原因去解释法律制度。一系列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的、历史的和文化的因素以及一系列价值判断,都在影响着和决定着立法和司法。”法治国家的建设历来都不是形而上的,其既需要立足于当前的经济社会现实,又需要从该国以及其他国家以往的历史发展中汲取营养,使立法与司法活动具备充足的实践基础,进而做到有的放矢。本期在法律文化与法律史专题中收录的目前仅有一篇文章,尽管有点遗憾,但该栏目依然予以保留,这篇有关战后日本解释修宪是非的文章,本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旨意,探讨外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变迁,可以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提出可作参考的经验遵循与文化价值指引。

近年来,随着刑法参与社会治理程度与范围的不断加深与扩展,对犯罪现象的有效治理、对平稳社会秩序的维护以及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刑事法律正逐渐扮演治国重器的关键角色。在本期收录的三篇刑法学论文中,既有讨论涉及刑法修正中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这种犯罪圈划定的宏观之作,也有从微观着眼,探讨刑法中前构成要件行为的体系构建以及在死刑案件中引入无效辩护制度等具体问题的文章,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建构与实践答疑相呼应,为我国刑事法研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20年5月,《民法典》的出台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整体来看,民事权利成为贯穿《民法典》始终的一条红线,这全面展现了《民法典》权利法的特质。在所有的民事权利中,自然人的生命健康权具有基础性地位,我国《民法典》第1002—1004条专门规定了自然人的生命、身体和健康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在本期民商法专题部分收录的三篇文章中,有两篇分别以食品电商平台的民事责任和食品消费惩罚性赔偿中公私益诉权的协调为切入点,深入讨论了食品安全的法律保护问题。另有李博、殷洁芳的《论留置权不适用于房屋租赁合同》一文,从实务的角度对房屋出租人是否享有留置权的认定及处理问题作了初步探索。

此外,作为较为重要的两个部门法律,刑民交叉问题历来都是不同法律思维的碰撞之地,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在本期收录的四篇刑民交叉论文当中,涉及的主题较为广泛,既有关于诸如“一物多卖”拒不返还财产等经典问题的讨论,也有关于近些年出现的“套路贷”相关问题的分析,张永江、曹岚欣和李树帅等的论文还分别讨论了刑民交叉案件中被害人的保护、诈骗罪与善意取得共存的困境与出路等问题,这些论文都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本期收录的国际法学、体育法学的论文以及法学译文皆颇具见识且研究主题聚焦,蔡高强、蔡鋆的《论中国航天产品贸易法律制度的构建》一文从中国构建航天产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缘起入手,介绍了中国构建航天产品贸易法律制度的现实困境与摆脱困境应然的路径选择,其核心观点是,中国现阶段要想稳健完成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加速推进构建航天产品贸易法律制度的进程来改变航天产品贸易滞后发展的现状是重中之重;焦园博、唐熳婷的《论美国航天服务贸易法律规范》一文认为,当前在探索与利用外层空间方面,美国一直占据国际领先位置,其航天立法紧跟国内航天发展的步伐,为美国的航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与支持,它的经验对于国际航天服务合作与发展以及对我国航天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周青山的《美国职业体育领域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及启示》一文将目光聚焦于美国职业体育领域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及其启示,指出对于职业体育而言,所涉及的主要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包括商标的法律保护、运动员形象权的法律保护、赛事转播权的法律保护等。美国是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比较严格的国家,也是职业体育非常发达的国家,其对职业体育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我们开展体育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此外,域外法学的译文《美国〈教育修正案〉第九章对跨性别学生运动员的保护》对于帮助我们了解美国的跨性别学生运动员的法律保护问题大有裨益。

新中国能够在成立几十年后便取得法治建设的长足发展,正是一代代心怀国家发展、热爱法学研究、充满钻研与奉献精神的法学人不断探索的结果。正如人民教育家高铭暄教授所说的,“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让人民权利得到保障……今后我还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和法学界同仁一道,努力推动法学体系不断发展完善,为我国法学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岁月转换之间,前辈与长者的谆谆教诲、悉心指导既是后辈开启学术之路的指路明灯,也是一种常伴左右的鞭策,督促青年学子不断进步。本期法意人生专题部分,湘江法律评论编辑部特委托西南政法大学的张运昊、张博等同学分别对获得中国行政法学“杰出贡献奖”的王连昌教授以及获得中国行政法学“从事行政法学教研三十年荣誉奖”的贺善征教授进行了专访。从专访的内容来看,两位教授都非常重视(行政)法学知识的本土化构建与运用,解决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特色,既有助于青年学子找到正确的学术发展方向,也对未来法学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www.xing528.com)

本卷末收录书评三篇,分别是吴汉东的《云计算专利法律领域的开拓性力作——评〈云计算专利法律问题研〉》、黄丽颖的《达玛什卡的司法程序模式与中国刑事诉讼模式——读〈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与李熠的《比较法范式转换及其多领域应用——读威廉·B.埃瓦尔德〈比较法哲学〉》。莎士比亚早有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阅读学习之后完全可能得出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与看法,那么书评的意义又在何处?一方面,在当前浩如烟海的文献海洋”中,书评能够帮助我们把最耀眼的几朵浪花撷取出来,使我们或能够享受前沿法律知识带来的思维冲击,或能够了解经典法学著作的写作背景、成书历程与核心主旨;另一方面,虽然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就个人而言,剩余的九百九十九个哈姆雷特又何尝不是看待同一问题的九百九十九种不同的思路和切入角度,其对于发散思维、培养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意义非凡。

从本卷开始,基于领导的信任,决定由我接任主编一职,各种因素导致本卷到现在才面世,我应承担这一责任。希望本卷书稿的出版没有令对《湘江法律评论》寄以厚望的读者诸君与领导失望,并适当弥补时间拖沓带来的遗憾。本卷能够高质量地出版,得益于诸多同事、同仁的鼎力相助,得益于广大作者群体的信任有加,也得益于我们编辑部的各位老师。同时也要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阚社长等领导的鼎力支持和艾文婷编辑的辛勤编辑。在此我们对所有对本刊给予支持、关心与帮助的人表达最诚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

《湘江法律评论》主编 黄明儒

2020年9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