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新课程方案教师必读:反思性教学策略

高中新课程方案教师必读:反思性教学策略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人的思维的反思性本质来看,“反思性思维”从觉察问题直到解决问题,既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又是一个把思维付诸行动的过程。因此这种“反思性思维”并不是单纯的沉思冥想,而是一种活动,一种从人们经验到的活动结果再回到原先尝试的猜测和假设的活动,是对原先假设的再组织,杜威称之为“经验的改造”。行动研究正好体现了这种既思考又行动的“反思性思维”的特点。

高中新课程方案教师必读:反思性教学策略

1.理论思考与教学研究

常规教学依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此不能超越原有的教学传统;反思性教学注重对原有经验的批判性反思,这样才能不断体现出教育创新。但是,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和教学经验的反思需要根据一定的理论而进行。因此,反思和探究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对有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思考是教师进行反思的重要内容,也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基本策略。

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有助于教师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奠定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同时,对理论的思考也有助于教师积极将外部教育教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实践。例如,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在正式讲解某一概念之前,先呈现一些学生熟悉的、与该概念相关的材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搭建联系的“桥梁”。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的知识。这就是“先行组织者”理论。显然,教师如果能够对该理论进行思考并积极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就会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反思性教学致力于消解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二元分离,教师既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又要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进行教学研究是教师理解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并提出新的教学理论和观点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有利于推进反思性教学。

教师进行的教学研究依托于实际的教学情境,针对原有的教学经验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究,可以说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而且,反思性教学体现的是一种反思探究的循环过程,这与行动研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开展行动研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从人的思维的反思性本质来看,“反思性思维”从觉察问题直到解决问题,既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又是一个把思维付诸行动的过程。因此这种“反思性思维”并不是单纯的沉思冥想,而是一种活动,一种从人们经验到的活动结果再回到原先尝试的猜测和假设的活动,是对原先假设的再组织,杜威称之为“经验的改造”。行动研究正好体现了这种既思考又行动的“反思性思维”的特点。

一般而言,行动研究关注的是行动主体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研究以改进实践的质量,它是一个螺旋循环的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一—评价——再计划……这种研究方法适合于教师对具体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究,对于解决具体的问题成效卓著。而且,行动研究不仅是个体教师独立进行的,它更加关注教师之间的合作以及教师与校外研究者的合作,因此行动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个人化的教学反思提供借鉴。行动研究也起源于问题情境,首先要明确问题,然后收集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资料,接下来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确定行动计划,改进原有的实践。

教师进行理论思考和教学研究体现了教师新的角色,即研究者的角色。教师作为研究者意味着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而是要为教育科研和理论创新做出贡献。通过理论思考和教学研究,教师得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批判反思的能力,从依赖经验的经验型教师转变为更为睿智、专业上更成熟的反思型教师。

2.观摩与讨论

观摩与讨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同事之间的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来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时往往局限于个人的视域而难以发现问题和缺陷,而同事之间的观摩和讨论可以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和改进显然需要同事的帮助,集体的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观摩与讨论有助于推进教师集体的教学反思,有利于为反思性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整体氛围。

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是反思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思并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由教与学的社会性本质所决定的。广大教师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也发明了一些进行集体反思的活动,比如公开课、讲课比赛、相互评课等,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是行之有效的。有位中学校长曾深有感触地说:“教学行为的转变需要教师的相互观摩、探讨。我们学校参加外地教学比赛的教师如果拿了奖,回来要上‘指导课’。在外地听课、学习,回来也要讲课,这叫‘示范课’。在评课时,经过大家协商可以不断改变评价标准,如更加重视学生是否参与了,有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灵活性,师生沟通如何,以及是否将教学内容跟学生经验相结合等等。我们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行动来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通过观摩别人的教学,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可以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这样可以拓展思路,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尤其是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可以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有的教师善于把握教材、深钻细研;有的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与学生沟通;有的教师善于旁征博引、循循善诱;有的教师善于营造氛围、达到春风化雨之功效……别人成功的教学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观摩别人的教学并参与讨论是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观摩和讨论都是相互的、参与性的,你可以观摩别人的教学,也可以邀请别人观摩你的教学,并指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这对参与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在相应的教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清晰地进行交流并提出质疑性的问题;有帮助教师渡过难关、改进其教学的历史等等。总体说来,进行有效的观摩和讨论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做负责的人、做善于思考和批判的人。参与观摩和讨论的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进行质疑性的讨论和对话,通过集体智慧的分享而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

3.体验与撰写反思札记(www.xing528.com)

为了让教师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工作环境,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的思考与体验。体验意味着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自觉体悟和反省,体验使得反思性教学超越单纯的技术或方法论层面,而成为教师的存在方式和专业生活方式。众所周知,专业知识是建立在专业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如果不能对自身经验进行积极的体验和反思,经验对专业知识的增长也不会有多大贡献。积极的体验与思考可以让教师从经验中学到一些个人化的实践知识,领悟教学的意义并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反之,如果教师不善于体验、不进行反思,就算是有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也只不过是对一年工作的几十次重复,不会增加新的知识,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没有多少帮助。

为了进行有效的体验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札记帮助自己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札记的撰写比较随意,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记录下来,以帮助自己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譬如,在一堂课或一周的课中,你认为最精彩和最糟糕的教学片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认为?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学生的表现有了进步?等等。每天花费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时间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不管简要还是详细,这些答案对于加深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求得改进是非常有意义的。

教师对教学的积极体验和反思札记的撰写体现了叙事学的方法。反思札记的撰写实际上是一种教学叙事,这种教学叙事为探究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教学故事、积累教师知识提供了可能。教学叙事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叙述发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故事。显然,教师对教学故事的叙述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反思自身教学活动的过程,对于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有着现实的意义。教师善于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教学叙事可以引导教师从多个角度讲述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教学活动的细节,经过书面表达出来并加工整理以后,就是一个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了。教学叙事来自教师的日常生活,从教学叙事中教师可以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并通过教学叙事来揭示灵魂深处的感动与对教育的认识。通过教学叙事进行的反思是深刻的,由于在叙事中教师是讲故事的主体,又是反思的主体,因此教学叙事对于促成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学观的转变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可以将教学叙事看作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途径,有助于教师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注释】

[1]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2]Brubacher,J.W.et al.(1994).Becoming a Reflective Educator:How to Build Culture of Inquiry in the Schools.Corwin Press,Inc.p.19.

[3]James G.Henderson等著,李慕华译:《反思教学:成为一位探究的教育者》,[台湾]心理出版社2000年版。

[4]转引自冯生尧:《指导教师的支持和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广州市中学的经验》,香港中文大学2002届博士学位论文(打印稿)。

[5]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6]Pollard,A.& Tann,S.(1993).Reflective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A Handbook for the Classroom.2nd edition.London:The Open University.p.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