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与西方人性学说派别的比较与联系

中国与西方人性学说派别的比较与联系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人性学说的派别,约有五说:一,性善说。西洋人性学说的派别,据康德《人性之根本的恶》一文所分有四种观点:(一)人性恶的观点(二)人性善的观点(三)人性亦善亦恶的观点——混合派(四)人性非善非恶的观点——淡漠派中西人性学说的派别与观点,比较过后可发现,西方人性观点大致和中国人性观点相同,仅缺少中国的性三品观。中国第一位建立性善说理论的是孟子。

中国与西方人性学说派别的比较与联系

中国人性学说的派别,约有五说:一,性善说。二,性恶说。三,性善恶混说。四,性三品说。五,性无善无恶。西洋人性学说的派别,据康德《人性之根本的恶》(On the Radical Evil in Human Nature)一文所分有四种观点:

(一)人性恶的观点(严格主义学派)

(二)人性善的观点(严格主义学派)

(三)人性亦善亦恶的观点——混合派(融通主义派)

(四)人性非善非恶的观点——淡漠派(融通主义派)

中西人性学说的派别与观点,比较过后可发现,西方人性观点大致和中国人性观点相同,仅缺少中国的性三品观。以下简述各派人性学说:

(一)性善说:几乎儒家都主张人性本善。中国第一位建立性善说理论的是孟子。孟子之所以以心言性,似即针对告子之以生言性。孟子之后,汉朝陆贾,韩婴,班固唐朝的李翱,宋朝的周濂溪,徐仲车,陆象山等,皆属之;西方的斯多噶派根据人性物性的自然,以求共同的理性与法则,认为人只要依理而行即有至善的行为。这种观点由西塞禄(Cicero)辛尼迦(Seneca,4B.C.65A.D.)而影响卢梭(J.J.Rousean),卢梭是西方性善说的重镇,名著《民约论》(Contract Social)与《爱弥儿》(Emile)前者论政治,后者论教育。两书中均强调自然状态,人性本善,他一再说:”凡由自然而来者,必真;不徒为真,而且为善。””天造之物,一切皆善;一经人手,则变为恶。”以理性和感情两方面言性善。另外,斐希特(Fichte)和福禄贝尔(Froebel)亦属性善说。(www.xing528.com)

(二)性恶说:中国的性恶说,是反性善说而建立,故性善说在前;西方则先有性恶说。基督教主张人类的始祖亚当因犯罪谪降尘世(即原罪),嗣后人性道德的腐败,与生俱来,故成性恶说。中世纪哲学家,自奥古斯丁以来,均持性恶说。其后义大利的马基维亚(N.Machiavelli,1449-1527),英国的霍布士(J.Hobbes,1588-1679)与日耳曼的叔本华(Schopenhauer,1788-1860),均主张性恶,马基维里目睹当时罗马教廷腐败,故持人性恶。霍布士乃假想原始社会初民混乱的自然状态,推演出人性为恶。叔本华笃信天国谪降之说,而持性恶。中国的性恶说,首倡于荀子,荀子〈性恶篇〉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之后,持性恶者,仅法家的韩非清朝袁枚,俞樾。

(三)人性亦善亦恶说:此为西方观点,亦为中国的性善恶混说。如从历史的发展来考察,可能中西方都是这一派理论体系,成形最早。中国性善恶混说的最早主张者,据王充《论衡》〈本性篇〉:“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后汉扬雄也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宋苏轼主张”君子日修其善以消其不善,不善者日消,有不可得而消者焉;小人日修其不善以消其善,有不可得而消者焉。”

西方最早持此说的,是柏拉图(Plato),他在其《共和国(理想国)》(Republic)中,析人的性灵(Soul)为三种要素:理性,意性(情性),欲性。理性是合理的,单一的,意性,欲性是冲动的,非理性的。理性是善,欲性是恶,意性近于善而远于恶。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分性灵为理性与非理性两大部分:理性又分纯粹理性(发展为智德)与非纯粹理性(发展为行德),非理性又分为植物性(发展为体德)与动物性(发展为行德)。三德(智德,行德,体德)调和为圆满幸福的人生

(四)人性非善非恶说:告子说:“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又说:“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弟子公都子引说:“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宋苏轼说:”善恶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所能有也。”亦认为性无善恶。持此说者尚有胡宏,王安石。西洋人性非善非恶观点的人最多,伊拉斯莫士(D.Erasmus,1466-1536)认为“人初生如未成定型之蜡”;洛克(J.Locke)主张”人心原似一张白纸”。霍尔巴哈(Holbach,1725-1789)在其《自然之体系》中,综伊,洛二氏的说法,人性与其它物性并无根本的不同,仅有程度的差别,没有道德的善恶可言。康德主张人的天性是天生的,未有意志的,属自然律的范围,是非善非恶的;而行为的品格是后天的,习得的,与道德有关而或善或恶的。黑格尔(Hegel)亦持非善非恶观。现代教育家杜威,在其《人性与行为》(Human Nature and Conduct)中,说明人性本质无所谓善恶,及其与环境交互接触,才有成为善或恶的可能;而其表现方式的改变,正由环境的影响所致。

(五)性三品说:人有性善性恶的主张,中国独有,西方人没有持此观点的。王充《论衡》〈本性篇〉:“……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其后公都子引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叟为父而有舜,以射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显然他将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王充也说:“论人之性,实有善有恶。”他认为:“孟轲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荀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扬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其观点同于董仲舒。其后贾谊,荀悦,亦主性三品说。唐以后仅韩愈有此见解,在〈原性〉中说:“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而已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