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墓碑制度及其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墓碑制度及其历史演变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中国传统的墓碑制度,与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中国传统的墓碑制度是陪葬制度下的产物。两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厚葬时期,也是中国传统墓碑制度的滥觞时期;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厚葬时期,正吻合中国传统墓碑的高峰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墓碑作出等级分类后,平民百姓依次仿制,对应自己的阶级地位,做出自觉的形式及内容模仿和抄袭。

中国传统墓碑制度及其历史演变

墓碑的概念:《中国民俗词典》中的“墓碑”条:“墓前所竖的条石,上刻死者姓名、言行、生平等,有子孙、弟子友人等为之撰文,也有死者生前撰文自立者。”[1]

卢蓉先生在《中国墓碑研究》一书中,总结了中国墓碑形成和发展的五个阶段,认为:先秦至汉是中国墓碑的形成时期;东汉是中国墓碑的兴起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墓碑的沉浮阶段;隋唐是中国墓碑的高峰阶段;宋元明清民国是中国墓碑多元一体阶段。并对形成的历史背景、原因加以了深入的分析。[2]

中国传统的墓碑制度,与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丧葬文化固然是中华民族全民遵行的孝道礼制,但其分明的等级制度却深嵌其中。无论是风水讲究、形制大小、还是墓碑的雕刻工艺、装饰艺术、铭文的内容及书法水平都是有极其严格的等级烙印。一座上流社会人士的墓碑或暗碑,其实等同于一个墓主的人生小传。而一个平民百姓的墓碑,通常只是个人姓名、生卒年、籍贯(男性墓志上大多没有这项内容,但是女性墓志上则一般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这与婚姻制度相关)及其子孙的简单记录。

中国传统的墓碑制度是陪葬制度下的产物。中国的陪葬制度可追溯到史前社会,其间出现过人殉、俑葬、物葬等多种形式,但全民崇尚厚葬的风俗则主要出现在两汉和唐代。两汉(前202—220),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厚葬时期,也是中国传统墓碑制度的滥觞时期;唐代(618—907),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厚葬时期,正吻合中国传统墓碑的高峰时期。(www.xing528.com)

宋代以后,厚葬之风逐渐削弱,至民国几乎就只剩一个简单的形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移风易俗”和“破旧立新”等思想导向,中国传统上的陪葬制度便基本废止。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墓碑作出等级分类后,平民百姓依次仿制,对应自己的阶级地位,做出自觉的形式及内容模仿和抄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