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主义文化与前资本主义文化的对比

资本主义文化与前资本主义文化的对比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主义为精英文化而放弃了大众文化。艺术开始能接受和容纳一切,但正如什么都能装的容器全无个性,资本主义文化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丧失了个性。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对比见表7.2。随着德国社会民主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跃升为执政党,社会主义思想开始流行。

资本主义文化与前资本主义文化的对比

1.资本主义文化

它是资本主义经济状况一五一十的反映。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在文化领域体现为受教育者和未受教育者的对立,这在资本主义时代不仅是劳动分工,而且是人与人的价值差别,还得到军国主义的助长:一年志愿兵证书即获得预备役军官资格。资本主义为精英文化而放弃了大众文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兴盛,所有的文化领域开始独立自律:出现了只为自身目的的艺术科学、义务、权力政治、法权和经济交易,各领域都在极细地推进个别化,整体文化时代结束,只有文化专家,不再有文化人类。专业化把制品的数量推向极端:经济领域商品堆积、生产竞争、群众贫穷匮乏;文化领域知识堆积、文化竞争、群众头脑空空。这种两极对立超出以往任何时期。文化生产者间的竞争引发了“原创性的现代精神瘟疫”,不同艺术比肩而立、各自为政,整体上极度不和谐。创作者不再面向大众,而面向听众和观众,上层阶级不断改变流行款式以区分于下层阶级。艺术开始能接受和容纳一切,但正如什么都能装的容器全无个性,资本主义文化在追求个性的同时丧失了个性。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对比见表7.2。

表7.2 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对比

(www.xing528.com)

2.自然主义

《社会主义者镇压法》(1878—1890)时代,继没落的资本主义文化产生一个新的自然主义时代,如霍普特曼《日出之前》《织工》在“自由舞台”上演,霍尔茨和亨克尔的抒情诗,德梅尔的《劳动者之歌》[3],伯尔舍和威勒用宗教热情将自然科学认识深化为世界感,哈特兄弟、希勒和兰道尔的“新共同体”生活样式,以及珂勒惠支对贫困和暴动的纪念碑式塑造。但自然主义还不是社会主义,其社会基础不是工人阶级,而是讲坛社会主义和瑙曼的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工人阶级真正获得自己的语言是在表现主义中,不同于自然主义客观的造型美术,表现主义是主观的演说家,如托勒、格罗兹和麦绥莱勒。

3.过渡文化

社会主义劳动者文化此前是支流文化,与“市民文化”完全隔离,膜拜和拥护纯粹的“社会主义科学”。随着德国社会民主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跃升为执政党,社会主义思想开始流行。劳动阶层也开始向市民文化敞开。受教育者和非受教育者间的对立缓和,一年志愿兵证书制的废除使立身处世的新方式成为可能。在艾伯特推进下,德国统一知识阶层与民主一道形成,改变了原先各行其是的状态。托马斯·曼指出:直到共和国时期,德意志民族精神的顶点才从军队和贵族遮掩下昭显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