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渭源年鉴(2019):麻家集镇基础设施改善成果

渭源年鉴(2019):麻家集镇基础设施改善成果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麻家集镇坐落于洮河之滨、南屏山麓,平均海拔2105 米,年降雨量523.5 毫米,年平均气温5.7 ℃。距县城66 公里,东北与上湾镇相连,南与峡城乡毗邻,东连田家河乡,西北与临洮县南屏镇接壤。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75 户,全镇自来水入户率为94.5%,自来水村社覆盖率达100%,建档立卡户安全饮水比率达100%。投入2.6 万余元改建镇便民服务大厅及10个行政村的便民服务站,购置了办公设备,更换了版面,建立了麻家集镇党务政务电子查询平台。

渭源年鉴(2019):麻家集镇基础设施改善成果

【概况】麻家集镇坐落于洮河之滨、南屏山麓,平均海拔2105 米,年降雨量523.5 毫米,年平均气温5.7 ℃。距县城66 公里,东北与上湾镇相连,南与峡城乡毗邻,东连田家河乡,西北与临洮县南屏镇接壤。耕地30560 亩,林地17784.8亩,退耕还林面积1900 亩,森林覆盖率18.8%。主要粮食作物有马铃薯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以当归蚕豆为主。辖10 个行政村88 个村民小组,3772户16757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 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73户6843 人,其中2014 年脱贫223 户996 人,2015年脱贫221 户948 人,2016 年脱贫128 户607 人,2017 年脱贫187 户869 人,2018 年脱贫235 户1006 人。有未脱贫户679 户2417 人,贫困发生率14.42%,其中一、二类低保户392 户1116 人,占未脱贫人口的46.26%,兜底户111 户211 人,兜底率为18.9%。

【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项目9 项,签约资金5542.7 万元,占任务的110.85%。争取到新建项目21 项,建设资金5302.75 万元。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75 户,全镇自来水入户率为94.5%,自来水村社覆盖率达100%,建档立卡户安全饮水比率达100%。严格按照“一申、二评、三核、四批”程序规范操作,严把工程质量,加强监督检查,完成危房改造167户,竣工率达100%。

【产业发展】 在毗达村和塄坎村分别建成1000 亩农业科技示范点2 个;在袁家河村建成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 个;在塄坎、毗达、袁家河村建成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片带1个;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4000 亩;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3500 头、12000 只、10000头、10万余只。

【基层党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聚焦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各个环节,列出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反复学标议标;广泛开展自查自纠,倒排工期逐项立标整改,坚持每月部署推进、每季度督查检查、随机明察暗访,以常抓问题整改促进工作落实。突出支部特色,拉高争创标杆,精心打造袁家河、乔家滩、土牌湾3 个标准化示范点,以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各党支部围绕争创规范全面达标。

队伍建设】调整党支部书记2名,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50 名,发展党员11 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4名。切实用标准化规范解决路西村党支部服务意识差、服务能力弱、群众意见大等突出问题。紧扣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精准选派28名党员干部到村担任帮扶队员,协助第一书记在建好班子、抓好队伍上理思路、出实招。筹集资金70多万元,高标准完成塄坎和土牌湾村活动阵地的新建和扩建,购置办公设备和食宿用品,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和驻村帮扶队生活条件。

【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以清除“四旧”(废旧房屋、废旧墙壁、废旧杂物、废旧设施)、建设“四化”(道路硬化、环境美化、乡村绿化、人居环境亮化)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建设,全镇8 个村40 个村庄1700 多户8000 多人参与建设,参与面占全镇总户数的46%,全镇的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人居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完成了袁家河村美丽乡村“千村示范村”和村文化广场建设、塄坎村村级活动场所、村文化广场建设。开展全域无垃圾综合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执法巡查督查、镇区卫生日常保洁和垃圾处理等长效机制,对镇区、公路沿线、各村及其他重点区域加强日常巡查,配备垃圾车3 台,垃圾箱12 个,垃圾桶264 个,完成了垃圾热解站建设。

【作风建设】以“作风转变提升年”活动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切实抓紧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投入2.6 万余元改建镇便民服务大厅及10个行政村的便民服务站,购置了办公设备,更换了版面,建立了麻家集镇党务政务电子查询平台。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议案,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规定,以政府采购、项目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为重点,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制度,“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www.xing528.com)

生态环境建设】采取“项目带动、企业投资、政府实施”的措施,全镇完成面山绿化2000亩任务。完成历年补植补造1000亩,补栽苗木约15000 株;退耕还林补植补造500 亩,栽植苗木11000 株;行道树栽植40.1 公里,栽植苗木12778株。

社会事业】全镇高标准、多功能村级活动场所达100%;通讯普及率达100%,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51%,其中精准扶贫户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8.5%。发放农资综合补贴、草原奖补、生态公益林补偿、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优抚、计生扶助、危房改造资金等共计1736.28 万元。完成了城乡低保、五保提标工作,共有低保户1196 户3957人,占全镇农村人口总数的24.08%,城镇低保户29 户42 人,五保户70 户73 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3%,建档立卡户参合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3.68%,建档立卡户参保率达100%。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综治、禁毒、维稳、反邪教、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尤其是严防清明前上坟祭祀火灾事件发生。持续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调处化解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依法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提高运用法律推动信访工作水平,建立健全领导接访制度,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收到来信来访案件6 件,已全部办理答复;接县民生办批转上访事项109 件次,共办结109 件次,办结率达到100%,满意率达96.3%。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重点对建筑工程、道路交通、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监管,消除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完善并全面落实“河长+警长”部门联合执法等11项制度,对宗丹河、陆家沟河和八戒河区域进行了集中清理。调解矛盾纠纷112 起,办理电子民生平台事项109 件。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实施工作,加强出生人口监测,提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能力,确保全镇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发展。

【社会民生】完成了城乡低保、五保提标工作,共有低保户1196 户3957 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24.08%,城镇低保户29 户42 人,五保户70户73 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3%,建档立卡户参合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3.68%,建档立卡户参保率达100%。通过“两后生培训”“东西协作扶贫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开展培训19 场6399 人次。通过“东西部协作”项目实现福州晋安区劳务输转就业35人;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四团移民搬迁8 户28人;完成劳动力技能鉴定168 人,发放培训证1423户。

【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方面: 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则退”“应扶尽扶”的要求,新纳入13 户40 人,返贫8 户37 人,误剔除重新纳入3 户11 人。对全镇符合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按照贫困村退出4 项指标、贫困户退出6项指标进行逐村、逐户、逐项核查验收,通过乡村初验、部门数据比、市县验收后拟退出235 户1006人。四沟村的贫困发生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四项指标经通过乡村自评、市县验收均已达标并通过退出验收。产业助推精准扶贫方面:1.产业带动类。各类入股1435万元带动贫困户882 户,其中中药材带动40 户,马铃薯带动69 户,蔬菜带动15 户,扶贫车间带动80 户,光伏带动共525 户(其中东西部协作光伏带动125 户),400 户光伏带动通过参加公益劳动获取每年3000 元的劳动报酬。2.种植奖补类。对在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上合理扩大种植面积的按照奖补方案进行补贴,全镇共享受种植业补贴资金为34.2 万元,涉及贫困户325 户(其中中药材补贴27.76 万元受益户152 户,马铃薯补贴2.88 万元受益140 户,蔬菜补贴3.56 万元受益33 户)。3.养殖奖补类。全镇新建、改建圈舍379 座,为462户贫困户引进良种牛462 头(其中东西部协作帮扶80 头);为7 户贫困户发放良种羊43 只、1 户贫困户发放猪10头、20户贫困户发放中蜂105箱(其中,东西部协作帮扶18 户90 箱)。“一户一策”制定方面:完成“一户一策”921 户3448人,其中未脱贫914 户3422 人,已脱贫需巩固提升7 户26 人,在制定一户一策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市文件精神及“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填写说明要求,进村入户对接户内需求,分析困难和问题,对症下药,制定符合贫困户实际发展需要的“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帮扶工作方面: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合力联动职责,分批次、有计划进村入户开展经常性常态化帮扶工作。各帮扶责任人充分履行各自职责,积极参与“一户一策”制定完善、产业扶贫及政策落实明白册(卡)填写、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奖补政策落实等工作。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通过提供物资、帮扶资金、协调落实项目等方式,共协调争取落实项目、筹措资金和提供帮扶物资1026.0389 万元(其中省直865 万元、市直14.26万元、县直146.7789 万元),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帮扶事业,形成了齐抓共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党建保障脱贫攻坚方面: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全面落实党委、党支部主体责任,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任务,通过结合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使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先锋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