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泥玩具,收藏的意趣

民间泥玩具,收藏的意趣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时每到年节,集市上就会摆出很多卖泥玩具的小摊。这类粘有皮子的泥玩具,当地人统称其为“皮货”。以上介绍的几种泥玩具,现今仍有生产。但也有一些泥玩具因手艺失传或其他原因,再难见到。泥玩具中数着“摇猴”销量最大,“摇猴”又叫“皮猴”。“锅子花”可说是高密泥玩具中相当原始的一个品种。这些泥玩具都用掺了胶的白粉打底,光滑又不掉粉末。其设色除了用红、黄、绿、紫之外,还加有金色,使得泥玩具的外表花哨好看。

民间泥玩具,收藏的意趣

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山东高密及其周边地区,曾盛行过一种用泥巴制作的玩具。此种玩具整体为范模磕制,个别地方施以手工捏制,适合批量生产。

【图172】20世纪70年代泥玩具“鸡形哨子”

所塑形象多是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其次是具有滑稽趣味的人物。那时每到年节,集市上就会摆出很多卖泥玩具的小摊。身着新衣、手里攥着“压岁钱”的小孩子,会成群结队地簇拥在小摊前,争着抢着买自己喜欢的泥玩具。泥玩具有吹着响的(图172),有摇着响的,有推拉着响的,还有在地上可以一边跑一边响的。各种各样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好似演奏一首欢乐的协奏曲,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在制作这些会动会叫的泥玩具时,民间艺人可说是动了脑筋,费了心思。如叫虎(图173),其分前后两扇,皆空心。内在固定的位置安插苇哨,中间用柔软的皮子连接。口部开通,可供气流进出,后扇的老虎屁股可用来储气。推拉时,气流吹动苇哨,在老虎的胸腔内发出或嘹亮或沉闷的响声。有的老虎里面安两个苇哨,一推一拉都发声,而且发的还是高音和低音两种声,民间艺人美其名曰“鸳鸯哨”。运用同样原理制作的玩具,还有摇猴(图174)、摇狮、摇孩、摇鸡等,当地人统称其为“摇拉棒棒”。不同的是,其苇哨安插在器物的顶部,有一段暴露在外。为防塌歪斜,其上下两段(为便于把持,下段为实心)皮革粘连的内里以一根特制的弹簧支撑。这样摇动时,既能够保持直立稳定,又能够快速储气促进发声,实属妙想。这类粘有皮子的泥玩具,当地人统称其为“皮货”。所用皮为狗皮、猪皮、猫皮、羊皮,皆选用处于腿窝处、不大长毛的那一块软皮。另有一种摇动发声的泥玩具,名叫“叭哒猴”“叭哒孩”“叭哒鸡”“叭哒鱼”。其造型有戏中人物、男孩、女孩及猴子(图175)、鸡、鱼等。该类玩具的泥坯均磕制得小而轻薄,其中心的凹陷部位蒙以油纸,上别竹签。摇动时,由一固定在小木棍上的泥齿轮带动竹签,敲击油纸,发出“叭哒”悦耳的响声,音节快慢由齿轮多寡所决定。以上介绍的几种泥玩具,现今仍有生产。但也有一些泥玩具因手艺失传或其他原因,再难见到。例如“猪八戒念经”,这个泥玩具的眼珠、耳朵、舌头和一条胳膊都能动,并且能敲打木鱼“哒哒”作响。其制作过程相对来说要麻烦一些,能动的部分无法用模具磕,要用手一个个来捏,还要多捏出一个把柄,好用来拴线。为了增强提升力,各活动部位都拧有铁丝。为防脱落,胎内里安置各活动部位的所在都设有挡柱。最后把连接在眼珠、耳朵、舌头、胳膊上的线,集中到一起,扯一扯,找准中心系上一个结,将尾线穿过底座。这样托在手上,就可以“牵一动百”了。

【图173】20世纪70年代泥玩具“叫虎”和“骑叫虎孩” 

【图174】20世纪70年代泥玩具“摇猴”(www.xing528.com)

【图175】20世纪70年代泥玩具“叭哒猴”

令人回想的泥玩具还有很多,如肚子里安装个泥轱辘,利用皮筋和线绳拉扯纠缠助跑的青蛙、鼠、兔、蚂蚱乌龟等;又如放在桌子上,用手一动或用手一拍桌面就晃动起来的“晃荡孩”;再如把一只泥蝉粘在一根小木棍上,后面点上一点黄香,利用马尾毛做的弓来拉,就像拉二胡似的,让蝉发出叫声,等等。泥玩具中数着“摇猴”销量最大,“摇猴”又叫“皮猴”。其体小,形似一根棒,用筐盛装得多,不怕磕碰,适合远途贩运。有时为了赶货,艺人们画摇猴不用笔画,而是用一根竹管,一端绑上纱布,灌上颜色往泥坯上吹。摇猴坯子在地上一摆就是一片,用两根管来吹。吹完绿色接着吹红色,再点睛,又快又省事。这两根竹管也就成了泥塑绘制工具中的秘密武器,被称作“吹杆”。

泥玩具中有一样东西,名叫“锅子花”(形似倒扣的锅而得名),外壳涂着白粉画有花纹(有的外壳被塑造成各种动物形象),里面装有火药,是过节时燃放的一种烟花。放完花,留下的外壳可当玩具耍。“锅子花”的产生,一种说法是从北府(莱州)学来的,后经高密人改进。另一种说法是源自高密当地一种土造焰火,此种焰火名“摇花”“拎花”。“摇花”的主要用料为炭和生铁,炭是选带疙瘩的木头焙烧出来的,生铁要截碎成一块块的。做花时,村民们多习惯用套在牲口嘴上的铁笼嘴来装炭和生铁。往里面装时,要先放一层木炭,上面再搁几块生铁。一层加一层,直到满了笼嘴为止。中间夹一粘了火油的纸充当引信。装好两三个笼嘴,把它们用绳绑在一根木杆上,将杆置于地上挖好的一个洞窝里,由两个人来摇杆。点上火,有人先把绳头上的笼嘴转起来。俩人抱着杆子摇,让笼嘴旋转起来。随着风力,炭烧旺了,铁熔化了,铁花顺着笼嘴的孔打出去,一串串似火菊花,星光四溅,有的打到墙上“啪啪”响。杆轮着摇,前面的人没劲了,可另换人上来继续摇。现场很有激发力,摇的人用力,一边看的人手舞足蹈也跟着用力。喊好声、惊叫声不绝于耳,场面火爆。有了“锅子花”后,这种费人力并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摇花”,就很少有人再玩了。“锅子花”可说是高密泥玩具中相当原始的一个品种。

这些泥玩具都用掺了胶的白粉打底,光滑又不掉粉末。绘画所使用的各种颜料内也都掺加了胶,颜色厚重鲜亮,能够保持长时间不褪色。为防止颜料流淌,一般多选择天气较冷的时候来画,这样画出的纹线才不走样,易凝固。画时,把盛有胶和颜料的小碗放在温火盆内慢烤,搅化均匀。需要什么颜色就烤什么颜料,按工序一道道点染。其设色除了用红、黄、绿、紫之外,还加有金色,使得泥玩具的外表花哨好看。其形、其色、其动相结合,玩具更显得充满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