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股份制:出版业最佳产权组织形式

股份制:出版业最佳产权组织形式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认为,股份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不仅从股份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它的进步性,而且还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它的进步性,提出股份制是进入一个新的生产方式中去的过渡点。理论分析与实践证明,股份制是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好形式,更是现代出版企业最佳的产权组织形式。

股份制:出版业最佳产权组织形式

马克思认为,股份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它显示出过去料想不到的联合的生产能力,并且使工业企业具有单个资本家力所不及的规模;另一方面,在股份公司联合起来的不是单个人,而是资本。股份制企业作为一个多元产权集合体,实际上也是一个多元利益主体的汇集处。马克思认为,股份资本的出资人,其行为动机是为利而来,“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3]“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马克思不仅从股份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它的进步性,而且还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它的进步性,提出股份制是进入一个新的生产方式中去的过渡点。理论分析与实践证明,股份制是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好形式,更是现代出版企业最佳的产权组织形式。要想提高出版企业的效率,就必须选择具有产权明晰的产权形式,而股份制就是最好的产权形式选择。在今天,股份制已成为市场经济企业最主要的产权形式,因为它具有其他产权形式所没有的特点。而股份制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产权明晰。产权明晰解决了有效使用资源的关键问题,一是实现了使用财产的权责利一致,能使企业的所有者决定财产的使用,获得并享受这种使用而得到的利益;二是保证了财产在转让中流动到最有效地使用它的人手中。股份制的基本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就股份制的形态而言,股份有限公司在形态方面是最完备的,所以要求的条件也非常严格。国家规定生产特殊产品的公司或者特定行业的公司,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这是出版业可以优先考虑的。股份合作制是将股份制和合作制结合起来的一种产权组织形式,宜在发行和印刷行业大力发展。根据所有制结构的不同,出版业的股份制企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国有企业股份制;二是集体企业股份制;三是私营企业股份制;四是中外合资企业股份制。国有企业股份制是由不同的国有企业相互控股而形成的,集体企业股份制是由不同的集体企业相互参股而成,私营企业股份制是私人合伙投资而建立起来的股份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股份制是指跨所有制、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联合创办的股份制企业。

按市场经济规律,按现代产业发展规律要求,强化我国出版企业的改革,即对我国出版企业进行产权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这样可以提高出版改革的积极性,也能深化和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更加支持国家对出版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加快出版单位内部重组,重新配置资源和优化产业结构。出版企业战略重组,它涉及管理体制、重组模式、资源整合、内部结构设计的全新打造。出版企业的战略重组的范围大、力度强,将为企业带来全局性和根本性的转变,从而能够分步实施“事转企”“企转股”的各项改革,完成阶段性的目标。出版社应该重视组织创新,不能直接引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治理结构,要把特殊性放在首要位置,把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会、编委会设置为基本的组织结构,同时实行决策层、监督层和管理层相互制约的领导体制;也要在董事会之下设立经理会和编委会,分别由总经理和总编辑负责,将经营活动与编辑出版活动完全分开。我国的出版企业改制后,出版社要走公司制路线,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形成一个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要抛掉原有的传统的组织结构,实行社长负责制,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运作,从而避免经营者的权力过大,能够体现约束机制的优势。出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对出版社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同时将主要目标定位在市场上,全部围绕着提高效益、增强企业活力,调动人员积极性,从而能够抓好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的创新,构建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的新型出版企业组织结构。

【注释】

[1]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0页.(www.xing528.com)

[2]张五常:《中国的前途》,香港信报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7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