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作文语言表达效果之锤炼琢磨:杨丽霞语文教研与实践札记

提高作文语言表达效果之锤炼琢磨:杨丽霞语文教研与实践札记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而,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最重要的是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指导学生学写对联,以强化其语言表达能力。三是,要求学生动手修改:既自己“修正”,又同学互改,以锤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修正”也是常常进行的,这样才能不断地激活其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后一项尤为重要。

提高作文语言表达效果之锤炼琢磨:杨丽霞语文教研与实践札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写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因而,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最重要的是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语言水平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老师耐心而有序的指导,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写作的最高境界;带领学生效法“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顽强意志;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平日的训练中不断地反复锤炼,仔细琢磨。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一是,平时在教读课文时,不仅仅是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品中好的语句,还常常有意识地让其仿写,以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指导学生学写对联,以强化其语言表达能力。三是,要求学生动手修改:既自己“修正”,又同学互改,以锤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这“修正”也是常常进行的,这样才能不断地激活其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后一项尤为重要。这里就用艾力夏提同学《窗口》一文的修改实例来说说“修正”的具体做法。

艾力夏提的这篇《窗口》,是一篇期末考试的现场作文,无论从立意、构思还是从表达方面来看,都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对于一名刚由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写出这样的作品已属不易。但它毕竟属于现场“急就章”,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为了使学生们对作品修改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我将这篇作品印发给同学,让大家跟小作者一起修改。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集思广益,已趋于成。下面将原文与改文以及修改理由展示如下。

窗 口

高一(3)班 艾力夏提

原文:

我家住在十二楼,①我们家的阳台面对三屯碑那边,②从窗口往外看就能看到水上乐园。③还有一个小窗口,④那就是卫生间的窗口,⑤从这里可以看到乌鲁木齐的全景。自从我8岁起住在这里,我从来都没有在卫生间看过外面,⑥只会站在阳台上看水上乐园。

改文:

我家住在十二楼。家里的阳台面对着三屯碑那边。家人站在窗口就能看到孩子们的天堂——水上乐园,真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家还有一个小窗口,在卫生间,从那里可以看到乌鲁木齐的全景。自从8岁起住在这里,我从来都没有在卫生间看过外面,只是常常站在阳台上看水上乐园。

这是作品的首段,开门见山,有点题作用。语言表达比较简洁,且叙述有条理。同学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

重复处:①处“我们”,因前一句已有代词,此处不妨删去。而且删除“我们”后语流更顺,并突出了所要介绍的重点。

啰唆处:②处“从窗口往外看”似过于书面且不够简练;③④两处亦缺乏简练。

语法有问题处:②处缺主语;⑤句的“这里”依据叙述顺序应改为远指代词“那里”;⑥处中的“只会”有“只能这样”和“只是常常”两种不同的理解,为了避免歧义,直接改为“只是常常”更好。

标点符号处:②③处之间宜用分号,可用来区分对家中两个窗户的叙述层次。

丰富补充处:②处同学们改为“家人站在窗口就能看到孩子们的天堂——水上乐园,真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来突出“我”为什么总爱留恋于这个窗口,这样更符合孩子好玩的心理。二来这样表达也似乎更有点儿文采。

原文:

①我自从初二起,开始迷恋网上游戏,②学习一直下降,③我那时还小,本来就很爱玩的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④听人说:男孩子上了高中后就会自觉了,可我没这样认为。

改文:

自从上初二起,我开始迷恋网上游戏,学习一路直线下降。两年前的我年龄还小,好玩的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听人说:男孩子上了高中后就会自觉了,可我却不是这样,上了高中的我依然故我……

这一部分是第二个段落,是整个事件的关键环节,是必要的内容交代段落。

同学们修改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①处的“我自从初二起,开始迷恋网上游戏”是一种错误的表达方法,是学生最易出现的语法问题。通常来说还是应该将介词短语放在全句前,改为“自从上初二起,我开始迷恋网上游戏”就好多了,这样既符合语法习惯,读起来也更顺畅。

②处中的“一直下降”改为“一路直线下降”更符合习惯,语气也更舒缓,更切合全文的叙述风格。

③处在改文中增加了“两年前”,一来可以使得介绍内容表达得更准确;二来将两处的“我”都改成“……的我”的句式,会得到语气连贯、语意畅达的表达效果。此时,最好再让学生反复阅读,品味一下原句与改后的区别。

至于第④处,就上下文的文意看,小作者是想表达自己的成长与通常人们习见的成长规律有所不同,但他所使用的“可我没这样认为”一句则极容易让读者理解成“我”不同意别人的说法。为了避免歧义,同学们将之改为“可我却不是这样”,并补充增加了一句“上了高中的我依然故我”,这样修改后就强调了自己身上问题的严重性,严重到了积习难改的地步,以至于父亲都要出面了。这就为父亲的出场做了铺垫。

原文:(www.xing528.com)

有一天,爸爸问我:“最近在学校表现怎样?”我每次都会说:“还行。”可是我心里知道。我表现得不好。那天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我爸爸突然说:“你是不是该换个位置了。”我当时很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然后爸爸又说:“跟我来。”爸爸进了卫生间,站在那扇窗户边上往外看。他在那里站了很久,似乎是在想什么,于是我问:“爸爸,你在想什么?”爸爸没有回答我,只是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爸爸说:“你从这里往外看,看看有什么?”我把头伸出去,看看天,看看地。说:“没什么事发生啊???”

改文:

“最近在学校表现怎样?”有一天,爸爸问我。我像往常一样随口而出:“还行。”可是我心里明白,我的表现不好。那天,我依旧站在阳台上看着外面那喧闹的世界。爸爸在我身边,也饶有兴致地看着。过了一会儿,他双手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你是不是该换个位置了。”我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转过身来,疑惑地望着爸爸。“跟我来。”爸爸伸手带我走出阳台,来到卫生间。他站在那扇比阳台窗户小多了的窗口边上向外看。他在那里站了很久,神情凝滞,似乎是在想什么。虽然从小惧怕父亲,可就这么在他身后干站着,也不是事呀,于是我有点儿不耐烦地问道:“爸爸,你在想什么?”爸爸没有回答我,只是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爸爸让开点儿身子说:“你从这里往外看,看看有什么?”我把头伸出去,向上扫了一眼天,低头瞥了一眼地,没好气地说:“没什么事发生啊?”

这一段,主要写了父子二人的一段对话,是整个事件的发展部分,也是后文的重要铺垫部分。应该说原文在记叙方式上运用的对话描写是比较成功的,发展层次也交代得比较合理。除了像前两段一样进行必要的语法、标点的修改外,同学们将重点放在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对事件过程的细腻表达上。如对父亲描写部分改文增加了“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双手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神情凝滞”“让开点儿身子”等对其神态和动作的描述,颇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而且也更能塑造出一位疼爱孩子、睿智的父亲形象。另外一些修改及其达到的效果展示如下:

——“依旧”表现其经常性。“喧闹的世界”既是实指窗口外的“水上乐园”,也是象征现实生活这个外部世界的纷繁多样及其对孩子们的诱惑力。

——“伸手带我走出阳台”“伸手”“带”的动作自然而又能够再现父亲的慈爱与坚定,而“走出阳台”的增添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转过身来”“疑惑地望着爸爸”不仅能再现生活的真实场景,更写出了“我”当时的疑惑心理。

——这里除添加必要的主语外,又将“往”改为“向”,使语言趋于书面化,“往”过于口头化了。更重要的是引入了与阳台窗户的比较,既可以不断扣题,又照应前文处,使读者进一步知道“我”常常迷恋于阳台窗户,不仅仅因为它面对水上乐园,有可看之风景,还在于这里的窗口极小。

——“向上扫了一眼天,低头瞥了一眼地”较“看看天,看看地”来得更具体传神,细致地表现出看的细节动作,符合生活的真实。“没好气地说”活画出“我”的不耐烦,将孩子气的忤逆再现出来。

原文:

爸爸看着我,我从没看到过那样的眼神说:“你看,外面是一个拥有二百多万人的大城市。也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的城市,如果你想在这个地方找到立足的地方也很难。你小时候爱去水上乐园,好,我和你妈妈可以带你去。那么你呢???你以后也会结婚生子,如果,你也有一个爱玩的孩子,你会怎么办?如果他想玩,你有能力带他出去玩吗?你现在所花的钱,都是我和你妈妈以前努力的结果,你知道吗?你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学习。”说完爸爸就出去了。

改文:

爸爸看着我,用一种我从未看到过的眼神盯着我说:“你看,外面是一个拥有二百多万人的大城市,也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的城市。如果你想在这个地方找到存身立足的地方,这很难,你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健的体魄去打拼。你小时候爱去水上乐园,好,我和你妈妈有能力可以带你去。那么,你呢?将来你长大后,也会结婚生子,如果你也有一个爱玩的孩子,你会怎么办?如果他想玩,你有能力带他出去玩吗?你现在所花的钱,都是我和你妈妈以前努力的结果,你知道吗?你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地调整自己,全力以赴地好好学习……”说完爸爸就出去了。

这一段是文章的高潮部分,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做了不少的“修正”。限于篇幅,只将几处重要的地方将原句与改句对举列出以展示,并简要说明之。

——这一处主要是进行语法修改。原文后句主语改为“我”不如改文语意连贯、顺畅。这也是高考题中常考查的一项能力。

——这两处的修改侧重于语意的完整与合理性。

——这一处主要是从刻画、塑造父亲形象的角度进行丰富、补充的修改。很显然,作品中的“爸爸”是一个有知识、富理性、善思考的家长,那么,他的语言表达也就应该更知性而全面才好。

原文:

①……我站在那里想了很久。我明白了许多。两个同样的窗子,两个不同的意思。

②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该怎样做好现在和以后的事……

改文:

我站那里思量了很久,我明白了许多:同样是两扇窗子,却展示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包含着迥然不同的两重意思。

我感到了肩上的压力,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我也似乎明白了怎样做好现在和以后的事……

这是《窗口》这篇习作的结束段,也是卒章显志段。难能可贵的是小作者没有硬生生地空喊口号,而是用含蓄的道白,传达出将来会努力改变自己,以求进步的想法。同学们的修改主要有两步:一是将①句从上一段中剥离出来,另起一段,这样更有层次性,也使文章的布局更合理;二是对第②句做了必要的补充、修改,恕不赘述。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虽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是,纵观古今中外大家之作,在正式发表前,无一不是呕心沥血,精雕细琢。反复锤炼,仔细琢磨是作品成功最关键的步骤。“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相信,学生在这种不断锤炼、反复琢磨中,语言表达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2009年9月28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