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IBDP中文A:如何选定讨论题

IBDP中文A:如何选定讨论题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此,我们在选题时应当明确的第一条原则便是:讨论题必须达成对文学文本背后的“文化”或社会背景的思考。她从戏剧中的光影设计、声音效果以及场景安排等具体的舞台艺术角度出发,在讨论的最后阶段借由这些要素引出并加深了“文化”主题。如果将可供选择的讨论题范围用表格呈现,大致有以下类别,如表2—1所示。

IBDP中文A:如何选定讨论题

1. 选题原则

第一部分的“翻译作品”,HL学生须学习3部,SL学生须学习2部。这部分的作品出自IBO官方文件Prescribed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翻译文学指定名录》)。顾名思义,作品在最初创作时,应由非中国籍的作家以中文之外的语言撰写。

文学课程中,“翻译作品”能够提供不同的民俗风景文化心理,直观地帮助学生体认“他者”文化,这也正是这一课程模块的设计初衷。鉴于此,我们在选题时应当明确的第一条原则便是:讨论题必须达成对文学文本背后的“文化”或社会背景的思考。例如,有教师在第一部分中,选择了美国著名戏剧家阿瑟·米勒的作品《推销员之死》。这部作品的背后是宏大的文化主题及时代背景,写的是一个名叫威利的推销员,在自己苦苦追求职业成功未果之后,以自杀换取保险费用,期盼儿子能够继续其成功梦想的故事。作品表现了20世纪30、40年代小人物的“美国梦”破灭,作者通过写主人公的“异化”,表现了消费主义影响下美国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困境。我们自然而然可以想到的选题便是:“美国梦”在《推销员之死》中如何体现?或者造成威利死亡的社会因素到底有 哪些?

此外,作品的细节中还有大量对于美国社会中文化现象(例如家庭关系生活风尚等)的生动描摹。这些都是口头交流中能够呈现的“文化”元素,可供思考。

2. 选题类别

这里必须澄清的一点是,讨论虽然以“文化”为目标,但是学生并不需要把文本中的“文化”主题或“背景”元素直接作为选题,或将其时时贯穿于讨论中。而我们达成这一目标的方式是多样的。例如,在《推销员之死》的口头交流中,一位同学跳脱了“文化”的出发点,选择了“表现主义”的题目。她从戏剧中的光影设计、声音效果以及场景安排等具体的舞台艺术角度出发,在讨论的最后阶段借由这些要素引出并加深了“文化”主题。这种操作也是完全符合规范的。

同理,如果我们的口头交流选题聚焦于“人物形象塑造”“戏剧结构设计”等其他文学本体层面,也都受到IB官方的欢迎与支持。前提是明确上文提到的选题原则:交流不应仅仅停留在文学层面,它必须延伸至对文化的思考,因为文化元素将直接呈现在WA中,这一点将在第三章进行具体阐述。

总结起来,我们既可以直接选择“文化”类的选题,也可以通过选择其他文本要素切入,间接表达我们对于“他者”文化的思考。如果将可供选择的讨论题范围用表格呈现,大致有以下类别,如表2—1所示。

表2—1 可供选择的讨论题范围类别

以上类别的选题,我们如果直接选择文化类的题目,讨论容易显得过于宏观而“不实在”。因为在进行文化背景反思和文化比较时,很可能只谈文化,而忽略文本的文学特质。但如果选择间接类的题目,从文学特质入手,只谈艺术效果或审美体验,也会显得单薄。

由此我们得到启示,正如表2—1中“间接”类的选题须将艺术手法和审美特质导向文化思考,“直接”类的选题也应当将文化感受同具体文学要素结合起来。实际上,在文本间,文学和文化永远不可能脱离彼此独立存在,它们就如同一张纸的两面。若选题不能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可能会走向极端的抽象或具体。

下面我们实录两位学生的例子(如表2—2和表2—3所示),展示在这两大类选题中保持“文学”和“文化”平衡的某些可能的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表2—2 选题1:《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如何体现?

表2—3 选题2:《推销员之死》中的“表现主义”如何展现?

上述两个表格,可以看作两次口头交流的现场记录。表2—2中,“人文主义”这一典型的文化选题,在组织者的引导下展开得非常具体。主持人在准备阶段对《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做出梳理,大致明确了其在书本中的复杂性。交流阶段,主持人先通过定义,带领参与者翻阅文本,找出“人文主义”思想在主人公身上的表现,再启发大家发现文本中主人公的矛盾,对“人文主义”思想产生反思,打破对它的绝对认识,最后再观察“人文主义”在个体身上作用的结果,得出对这一文化思潮的反思。(www.xing528.com)

整个讨论的逻辑线索应该是:内涵—表现—矛盾—结果—反思。

落实的过程要完整、清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核心环节中,表中反复出现了“讨论”的字眼。主持人虽然预先确定了方向,但每个部分的文本材料收集和论证分析都是由所有参与者共同完成的。这一过程中,作者使用的艺术技巧走上前台,正是通过对这些技巧的分析,我们才一步步得出结论:文学分析成为文化讨论的有力助推。最理想的结果中,口头交流甚至能跳脱主持人的设计方向,走向更深的层面。“人文主义”思想选题的这堂讨论课已然十分优秀,结论具有思辨性,深度十足。

表2—3则明显是第二类选题的代表,从作品的“文学性”角度入手,讨论“表现主义”在剧本中的表现。在“‘表现主义’在作品中的具体展现”这一核心环节中,主持人带领大家讨论的虽然是具体艺术手法和美学效果,但是在艺术分析的每一阶段,都会将分析的结论延伸到社会、文化的角度,让艺术与现实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虽然结论的深度有限,但这堂讨论课同样保持了“文学”和“文化”概念的平衡。

3. 材料选取

选题一旦确定,讨论课便应当围绕选题展开。如何甄选每个部分讨论所需要的 材料?

首先,背景信息的讨论。例如,上文表2—2的莎士比亚思想、人文主义定义等,可从其他参考书籍论文以及网络资料中收集,再对资料进行梳理,这样能为讨论提供具体和直接的帮助。

其次,切入选题后,应当从口头交流所选的书籍中寻找有关讨论主体部分的材料。

如果按照篇章构成来看,我们的讨论课所选书籍大致可分为合集和单部作品两类。前者多由数篇篇幅相对较短的小说、诗词、戏剧、散文组成,而后者则是一部较长的文学作品独立成书。这两类书籍虽然选题范围一致(详见表2—1),但结构上各有独特性,所以进行讨论材料选取的时候,也应当区别对待。

一般来说,单部的长篇作品,我们应当更加注重文本跨度,从作品各个部分的细节处寻找材料,这样才能在把握全局的情况下构建自己的话题。若只选择一个部分或片段的文本,可能会显得零碎。例如,表2—2中的“人文主义”概念,如果我们只讨论全书开始部分的某些片段,便无法把握其作为悲剧诱因的特点,“人文主义思想的动摇”“人文主义思想与结局的关系”的讨论也就可能不复存在了。如此一来,讨论深度便大打折扣。但是也有例外,长篇作品的某些部分在情节上相对独立,或是内涵特别丰富、手法特别集中,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专门的讨论。

而中短篇作品的合集,学生的选择相对比较自由。合集可只关注单篇作品,细致详尽地讨论其中的某些问题。此外,他们可以串联不同篇目中的材料,展开选题。例如,讨论《罗生门》小说集中的“僧人形象”,便可选取《竹林中》《鼻子》等单篇作品中与僧人相关的文本构建论点。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串联合集中的作品,不宜太多,否则讨论会显得琐碎和跳跃,一般以2~3部为宜。

长篇小说和戏剧外,其他文体作品一般都以合集形式出现。只要按照我们上述的原则进行文本材料的选择,便可明确基本方向。

4. 话题练习

请细致阅读后,根据你所选定的一部翻译作品,在不同选题类别下各拟一个选题,填入表2—4。

表2—4 拟写选题

从表2—4中再选出一个你认为最适宜讨论的选题,完成下面的口头交流计划表2—5。

表2—5 口头交流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