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IBDP中文A:临场考试技巧-简单有效

IBDP中文A:临场考试技巧-简单有效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第三章中PAPER 2解题方法的介绍和本章中真题的分析,至此可对PAPER 2考试建立起完备的答题思路。但作为思路的有益补充,在此提供一些简单的临场技巧。本节所举例子都来自中短篇小说,分别为鲁迅的《鲁迅全集》第1和第2卷、张爱玲的《传奇》、白先勇的《台北人》等,供各文体借鉴,技巧如下。修改后的第二种分析方式明显更能表现考生对于文学的认识深度。

IBDP中文A:临场考试技巧-简单有效

经过第三章中PAPER 2解题方法的介绍和本章中真题的分析,至此可对PAPER 2考试建立起完备的答题思路。但作为思路的有益补充,在此提供一些简单的临场技巧。这些技巧来源于阅卷实践以及真题分析的基础之上,可以高效改善文章的质感并提升分数。本节所举例子都来自中短篇小说,分别为鲁迅的《鲁迅全集》第1和第2卷、张爱玲的《传奇》、白先勇的《台北人》等,供各文体借鉴,技巧如下。

(1)建立论点时多用宏观艺术手法,微观艺术手法(具体艺术手法)作为辅助。这样的方法会区分大部分文章,分析也更容易具备深度。

例1:中短篇小说中,作家往往热衷于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其背后更广阔的意义。你所学习的作品如何体现这一点?请试做比较分析。

分析:

这道题中,关键词在于“人物形象”及“更广阔的意义”。按照一贯做法,我们应寻找出几类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再分别讨论,找出几个层次的意义。这一逻辑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具体写作时,考生非常容易将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简单处理,使用诸如“人物肖像描写”“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动作描写”等作为论点基础,这样便可能形成类似这样的论点:① 作者使用人物肖像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揭示知识分子社会中的艰难处境;② 作者细描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命运对于特定时代个体的无情;③ 作者描摹人物动作,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女性身份的低微。

这样的分析,覆盖了题目中的关键词,准确但略显简单。考生所使用的手法都属于我们之前所总结出的微观层面。如果能够适当添加一些宏观的概念,文章的深度或许有所加深,从而形成以下三个论点:① 作者使用细节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内外面貌,揭示女性身份的无奈;② 作者采取特别的叙事视角,刻画反常的人物形象,表现人性黑暗的一面;③ 作者采用特殊的叙事结构,表现人物形象的变化,突出时光和命运的无情。

这些论点中,论点①可以使用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在白公馆中的动作细节,表现其压抑的心理;也可以使用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朱凤等舞女的行为细节,表现她们被抛弃后的痛苦。论点②可以以鲁迅《狂人日记》中第一人称视角为切入点,分析“狂人”视角下人物形象的兽化变形,突出人性嗜血的一面;也可采用白先勇《孤恋花》中从女性叙事者的第一人称视角中观察柯老雄的动物化形象,凸显男性对于女性的践踏。论点③可以用鲁迅《在酒楼上》中的截面式结构,表现吕纬甫的前后对比;而白先勇《一把青》则通过叙事者的设计,实现了文本的对比结构,突出了朱青在时代环境下无奈的转变。

我们用叙事视角和结构这两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可以帮助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并以细节这一较为简单的概念为辅,较为立体和全面地分析文本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修改后的第二种分析方式明显更能表现考生对于文学的认识深度。

(2)一道题目的题干往往可以为其他题目提供答题的灵感。从这个角度来说,真题实际上也可以是答案。

例2:在小说创作中,作家对细节的事物往往有精心的安排,所有的细节都会成为小说的逻辑链条上的一个组成部分,环环相扣引出结果。请问你对上述观点如何评价?试比较说明。

例3:小说呈现的往往是一个个发人深省的过程,这些过程自然引出某个结果。请问你所学习的小说如何体现以上观点?试比较说明。

例4:中短篇小说中,作家往往热衷于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其背后更广阔的意义。你所学习的作品如何体现这一点?请试做比较分析。

分析:

以上三道题,实际上有共同之处。后两道题都可以从例2中汲取灵感。例2的问题实际上是问细节如何环环相扣,成为一个体系来为某一结果服务。我们可以将论点设立如下:① 作家通过人物眼睛的变化勾勒人物性格的变化,凸显环境对于人物生命状态的改变;② 作家设计贯穿情节始终的道具,以此反映人物的命运,表现个体在时代中的无奈;③ 作家通过色彩的变化,勾勒人物性格的变化,反映女性的悲剧命运。

论点中的“眼睛”“道具”和“色彩”都属于“细节”范畴。由于考题针对的是“细节事物”,我们的回答便只能运用这些微观的艺术概念。论点①中,我们可以利用白先勇《一把青》中朱青眼睛的变化,表现其改变;也可以聚焦于鲁迅《祝福》一文中祥林嫂三次出场时眼睛的变化,思考其生命力丧失的原因。论点②中,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有一个道具小粉板,它伴随着孔乙己的变化而出现,记录主人公的生命历程;而白先勇的小说《岁除》中,蜡烛作为赖明升生命的写照,也贯穿始终。论点③中,我们可以举张爱玲《金锁记》和鲁迅《祝福》中的例子。《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服装色彩随着其性格走向极端,也由明到暗;《祝福》中的服装色彩和祥林嫂眼睛的细节类似,在祥林嫂每次出场时都会产生变化,标志着主人公走向困厄。

我们观察例3,便可发现例2的题干可作为例3的论点。甚至例2中的每一个论点,也可直接转化成例3的论点。再看例4,虽然问题具体到“人物形象”,但例2中的论点也恰好全部对应人物形象。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个论点,直接转化成例4的论点。我们进行练习时,遇到难以找寻论点的情况,不妨回到题目之中,或许答案自己就会 出现。

(3)一个文本的例子,只需要稍稍调整分析方向,往往可以适用于多个问题。这提示我们应在练习中收集使用频率最高的例子,并将其牢记,考试复习可事半功倍。

例5:人物形象的前后对比,往往蕴藏作者对于社会的思考。请用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本分析你对以上观点的认识。

例6:叙事视角的选择,往往可以呈现完全不同的叙事风貌。你所学习的作品如何体现这一点?请试比较分析。

例7:作者对文章结构的剪裁,往往匠心独运,包含着独特的主题诉求。请问你如何认识这个观点?请回答并比较所学过的文学作品。(www.xing528.com)

分析:

之前的分析中曾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白先勇的小说《一把青》。这部小说作者选择了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叙事者由于自己行动的空间限制,多年未见主人公朱青,后来出于偶然两人才又相遇。文本由于叙事者视线的缺损,造成叙事省略,由此形成了特别的对比结构。这一结构又蕴含了人物方方面面的对比。可以发现,这个例子可同时适用于例5、例6和例7,只需在作答时根据题意强调例子的不同方面即可。回答例5时,着重强调对比结构和人物对比;回答例6时,从叙事者和第一人称限制的视角入手;而回答例7时,则从叙事省略和对比结构出发。在我们所学习过的文本中,一定有很多类似的“普适性”文本,我们应努力发掘并使用。

(4)不同试题中的关键词往往非常类似,甚至难以分辨。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区分类同概念,防止偏题。

例8:人物的“转变”往往是小说中常见的主题,请根据所学过的两部或两部以上作品,说明这一主题在文本中如何表现。

例9:人物的“变化”往往是小说中常见的主题,请根据所学过的两部或两部以上作品,说明这一主题在文本中如何表现。

分析:

这一组题目中,“转变”和“变化”是在第一章已辨析过的两个词。转变是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化是指人或事物产生新的状况。我们不妨将转变理解是一种质变。既然是质变,那么变化是极大的,往往暗含前后对比。

这种质变还有一个条件:它应当是指向人内心的,外在形式的改变,我们一般不叫转变。只有一个人从善良变成邪恶,从懦弱变成勇敢,才能被称为转变。转变不由外在形式决定,却往往通过外在的形式做具体呈现,比如衣服的色彩、环境的设置、人物的语言等。基于这一前提,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应将这些外在形式引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加以分析。

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从揭露吃人现实的疯子到向这个社会妥协的候补官员、《在酒楼上》中吕纬甫从热血的革命青年到消磨生命的私塾先生、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对范柳原的态度从物质走向精神、《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从清纯女学生变为风尘女子等例子,都是符合“转变”的定义的。“变化”的概念包括“转变”,所以符合“转变”要求的例子也都能通用于“变化”类的题目。

例10:小说“结局”有何特点或作用?请根据所学习过的两部或两部以上作品分析说明。

例11:小说“结尾”有何特点或作用?请根据所学习过的两部或两部以上作品分析说明。

分析:

“结局”和“结尾”分别属于故事情节层面和文本结构层面的概念。一个故事发展到最后的情节是结局,而一部作品篇章上的最后一部分叫作结尾。结局和结尾在顺叙的小说中,往往是重叠的;但是它们的所指在很多时候并不统一,例如白先勇的小说《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的开头便是主人公死亡的故事结局。

在分析结局时,我们可以关注结局的悲剧性,例如鲁迅《药》中夏瑜和小栓的死亡,以及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王雄的死亡;我们也可以讨论结局的出乎意料,例如张爱玲《倾城之恋》结局中“爱到不爱”的反转,以及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死亡;我们还可以考量结局在文本中提前的现象,例如鲁迅的《孤独者》和白先勇的《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而在分析结尾时,我们则应更多地从结构角度出发,可以分析结尾与文本开头的呼应关系,可以思考结尾中的突转。除此以外,开放式的结尾也可作为论点。

例12:小说的“环境”如何设置?请从所学文本出发,试做比较分析。

例13:小说的“场景”如何设置?请从所学文本出发,试做比较分析。

分析:

小说的“环境”和“场景”也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空间的构成状况以及历史背景、社会情态这类所谓“社会背景”。“场景”则与单纯的环境不同,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空间概念,包括人物、事件和环境等概念。环境相对场景而言是静态的,而场景由于强调人物活动,所以是动态的。在分析场景时,除环境、空间布置外,一定要强调与之相联系的、发生其间的人物活动。

以上所举出的三组例子只是代表。希望大家能够自主辨析类同的概念,做到文学学习的精细化。只有做到对文学概念细微差别的体认,才能掌握严谨、客观的分析语言,收获更加理性的文学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