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图书馆馆藏建设原则

数字化图书馆馆藏建设原则

时间:2023-07-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更好地、高效地建设好数字资源馆藏,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来规范和指导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图书馆应该围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进行数字资源的建设,不求大而全、要求精,形成本馆的资源特色,在保障读者广泛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收藏特色学科资源,做到人有我全、人无我有。馆藏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与前提。

数字化图书馆馆藏建设原则

数字资源馆藏建设应该根据图书馆的性质与任务,发现、识别、评价、选择电子信息资源,融入图书馆的馆藏与服务体系之中,围绕图书馆的总体发展目标及用户的需求,较系统、完整地收藏各学科的中外文电子资源,建立起科学、合理、适用的数字资源体系,以满足图书馆读者现实与潜在的信息需求。

数字资源馆藏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图书馆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制定切合实际需求的数字资源发展规划,指导数字资源馆藏建设。经过较长时期的积淀,逐步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体系。

为了更好地、高效地建设好数字资源馆藏,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来规范和指导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明确数字资源馆藏的发展目标,提供资源选择和评估的标准,规范工作流程,保障数字资源的购置经费。

图书馆应该围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进行数字资源的建设,不求大而全、要求精,形成本馆的资源特色,在保障读者广泛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收藏特色学科资源,做到人有我全、人无我有。对用户而言,信息的获取除了准确性、方便性外,更重要的是新颖性。图书馆应集中优势,重点建设特色资源,保证其系统性和新颖性,使自己在某类信息资源上占垄断地位,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本馆的性质、任务与读者需求,围绕地区优势、资源优势、学科优势构思并收藏区别于其他单位的、独具特色的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馆藏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要按照馆藏发展规划使各类型、各学科的资源增长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比例,同时按学科发展同步发展。注意资源收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要充分考虑各类型的资源,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的综合平衡,使读者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资源或资源线索。

建设本馆数字资源馆藏要注意与其他图书馆文献信息机构协调,将本馆馆藏纳入地区、高校、全国的各类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在承担义务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外部的数字文献资源,通过文献传递等手段为本馆读者服务。

数字资源和纸质文献资源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对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而言,在不具备资源共享条件的情况下,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必须拥有资料,馆藏即为拥有。馆藏是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数字资源馆藏并非一定要存放在图书馆内部,是以是否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利用为标志。数字资源形式多样,按存储地点划分,可分为虚拟和现实馆藏。虚拟馆藏是指资源存放在图书馆以外的地方,但读者可以通过网络登录的方式使用。现实馆藏是指数字资源以某种存储介质存放在图书馆内部供读者使用。

按使用权限划分可以分为拥有和获取两种方式。拥有方式指图书馆以买断形式将资源永久保留在馆内供读者使用,不管今后是否再次购买,图书馆对已购资源拥有保存权和使用权。获取方式指图书馆按年购买资源的使用权,在规定的时间内供用户使用,一旦超过签约时间,将自动停止服务,必须再次签约付费获得使用权。

按运行方式划分可分为镜像方式和链接方式。图书馆为了使用户更方便快捷使用数字资源,一般将使用率高的资源在本馆做镜像站点,充分利用内部网络的带宽提高下载速度。链接方式是指通过互联网的超链接功能,将存放在任何地方的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数字资源的馆藏发展规划应该包括数字资源在图书馆文献采购经费中所占比例以及各类数字资源的构成成分和比例。构成比例具体应包括但不限于:(www.xing528.com)

文种结构:应含中、外文,尤其是英文数字资源。

学科结构:与用户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公共图书馆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大学图书馆应包含与本校学科专业设置一致的数字资源;要重点发展与学校特色专业相关的数字资源,在发展学校强势学科资源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学科。做到各学科综合平衡,重点保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需求,基本保证一般学科需求。

水平结构:学术性、资料性及部分学习娱乐性资源;在充分保障学术性、资料性资源的同时要不断向综合性内容上发展,为培养用户的人文素质,适当购置知识类的数字资源。

类型结构:应包括各种形式的电子出版物,如光盘、磁带、网络数据库、讨论站、电子期刊等,从以前的单纯全文数据库向事实型、二次文献、视频资料、图书、学位论文等多方向扩展,形成符合读者各种需要的多类型的数字文献保障体系。

级别结构:虚拟和现实、镜像和链接、拥有和获取并存。科学、合理、适用的电子信息体系应当是:电子信息资源的构成成分既丰富多彩,又有层次,且各构成成分之间比例协调、平衡,可满足用户对各种数字资源的需求。

【注释】

[1]李明理.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型策略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2(4):84—88 + 119.

[2]杨宁.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可持续性的再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2006(3):44—48.

[3]朱灵慧.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2):90—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