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觉文化的内隐学习对美术教育的思考

视觉文化的内隐学习对美术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内隐认知的角度,笔者大致探索了儿童是如何学习视觉文化的这一问题,接下来再来关注视觉文化内隐学习带给当下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新思考。(一)融合内隐学习的优点来促进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当前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似乎主要是从影像识读等角度来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等理念。学生也很可能通过认识自身,反观自身,达到批判自身与重塑自身这样一个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视觉文化的内隐学习对美术教育的思考

从内隐认知的角度,笔者大致探索了儿童是如何学习视觉文化的这一问题,接下来再来关注视觉文化内隐学习带给当下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新思考。

(一)融合内隐学习的优点来促进视觉文化艺术教育

当前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似乎主要是从影像识读等角度来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等理念。但这些教学主要还是通过学生的显性学习来进行的,严重缺乏从内隐认知层面来实施的教学,因而难以让学生深刻地获得正面的、有益于他们塑造健全人格的缄默视觉文化知识。也就是说,我们在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中也应该充分挖掘无意识认知层面的内隐学习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内隐学习的诸多优点来开拓这一研究领域的新途径。

(二)缄默视觉文化知识带给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思考

1.正视缄默视觉文化知识与学生健康人格教育

从以上的论述中笔者发现,儿童所拥有的缄默知识有些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益,有些则无益,甚至有害。为此,如何预防与纠正负面缄默视觉文化知识的影响造成学生健康人格的缺失问题,应该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利用缄默视觉文化知识来开发相关案例

挖掘学生在缄默视觉文化知识中表现出来的各类表象,对美术教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虽然儿童所拥有的缄默视觉文化知识是无意识的,但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流露出来。为此,如果美术教师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的话,就能发现诸多细节,如学生的发型、服饰等视觉现象。进一步地讲,如果教师能将这些视觉现象开发成课程,那么肯定会给学生以重大的启示。学生也很可能通过认识自身,反观自身,达到批判自身与重塑自身这样一个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3.利用缄默视觉文化知识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其实视觉文化内隐学习还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以这样认为,许多美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大都是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完美结合的产物。

对于那些喜爱探索美术奥秘、热衷于创意学习的儿童而言,他们在学习与思考视觉文化知识时,获得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积极主动地去接近无意识领域的边缘,挖掘贮量丰富的缄默视觉文化知识,并让其显性化,从而获得灵感与创意。(www.xing528.com)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儿童需要经历短期或长期的“苦思冥想”、不断地追问自身或是与同伴进行对话等过程,才有可能接近无意识的边缘,获得灵感、顿悟,才可能有所收获或触及高峰体验。实际上,这一过程通常还会涉及儿童的需要强度、兴趣、情绪与意志等方面的心理因素,因为这些要素都能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接触缄默视觉文化知识,从而期待创意思维的出现。为此,在强调创意教学的今天,更需要教师设计出让儿童接近缄默视觉文化知识的教学策略

同样,对于缄默知识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更深入的探讨,笔者将在下一节中作进一步阐述。

(三)基于内隐学习角度来反思“视觉文化”的定义

1.三位学者对视觉文化定义的“修正”

邓肯对米尔佐夫把视觉文化定义为“日常生活”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邓肯强调,每天的日常生活影像仅有在能建构并传达人类之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时,方具有成为视觉文化研究题材及教学内容的条件。郭祯祥与赵惠玲继而认为,视觉文化在艺术与人文教育领域中下定义时,强调其为“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能建构并传达吾人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之视觉影像”[12]

2.视觉文化定义疑似没有考虑无意识学习维度

笔者认为,三位学者删除“部分日常生活”的观点疑似有忽略通过视觉文化内隐学习所产生的态度、信念等问题。同时,他们似乎更多地是从显性学习的角度来看待儿童与视觉文化的关系,从而提出在该定义中删去表面上看来与学生态度、信念等“无关”的“视觉文化”。但事实上,笔者通过对视觉文化内隐学习的解读,反而感受到有些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属于不能“建构并传达吾人态度、信念,以及价值观之视觉影像”,却能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

3.笔者对“视觉文化”定义的思考

基于对视觉文化内隐学习的思考,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除去自然景观外,所有人造影像都能对学生产生态度、信念等方面的影响。由此,视觉文化似乎可以定义为“除了自然景观外的每天日常生活”。尹少淳也认为,由于我们已经知道文化一般与人为相关,与自然是相对的,因此要过滤米尔佐夫所作定义中“泛视觉化倾向”及其自然因素。[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